《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7045304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公开DOC·毕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想象,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所以我认为在计算机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 增设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和兴趣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

2、次的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人间已过数百年,已经不是他所处的年代了,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于是,我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敢去想,敢去尝试。另外,结合具体情景讲解,这样会更直观。例如,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出现了画面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的现象,我

3、告诉学生这是因为这个游戏感染了病毒。我先演示如何用杀毒软件去杀毒的操作,再利用这个机会,讲解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人为编的小程序,它的目的是搞破坏。有人制造病毒,就得有人阻止它去破坏。鼓励学生为计算机的“健康”想一想。二、创设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动手操作,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被动式,接受性的学习还占主流,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地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我在教“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时,就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梦想。2、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不必十分统一。

4、在信息技术课上我认为对学生的有些作业训练要求不应该像语、数、外作业那样人人相同,而应该是一个大概的要求,至于细节方面怎样去设计要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如在学习了“制做贺卡”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奖状,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奖状忙碌。他们制作的奖状内容五花八门:学习进步,第一名,为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发明奖我表扬了那些“敢想”有创新的学生。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

5、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记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三、及时调动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创新,人类就没有今天的进步与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为学生的创新创造环境。如我在讲解画小房子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幅由各种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1、图中的小房子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帮助学生整理表象材料)2、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

6、的房子?(对表象进行初步加工)3、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把你刚才所想象到的房子放入一个美丽的环境中,然后将它画出来。(对表象进行再次加工处理,形成雏形)。就这样,在我的耐心启发下,学生脑海里具备了图画的大致形象,因此他们操作的过程实际变成了形象思维外化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能会发现实际效果与预想的效果有所不同,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些更好的办法也随之出现。通过对表象进行多次再加工、再处理,他们会寻求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由于每个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创作的画面效果也就不同。如:有的同学用苹果瓣作为房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房子的外壳,画出了住

7、着小猴子的两层楼房;还有的画出了想象中太空中的房子、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住的城堡;也有的同学画出了美丽的校园、自己的家。总之,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各自的得意之作。又如:在讲鼠标的常见形状以及它的含义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windows窗口的许多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发现了吗?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形状是不同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对!不一样!”“这节课就由你他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形状,并且想想这些不同形状各自的含义!”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窗口

8、知识积极上机寻找鼠标的各种形状,通过总结,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六种常见形状:单向箭头、沙漏、双向、多向箭头型图案、小手和“ i”形,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比如:单向箭头表示是预备状态,在等待执行命令;双向箭头表示对文本框等进行拉大;沙漏表示计算机在执行任务,你不能再去做别的操作;多向箭头型图案表示可以移动窗口角落的方向;小手表示在使用帮助文件时,在手指图案处按一下,会出现另一层帮助画面;i表示鼠标在窗口内的位置等等。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体现了我们正在倡导的创新教育。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有利条件,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