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7045270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公开DOC·毕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摘 要:教育源自生活,必将回归生活。教师要思考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整合,并从创设情境、教学形式、评价考核几个方面出发,以具体的实例加以理论探究信息教学为什么要与日常生活整合及怎样整合。关键词:日常生活;教学形式;评价考核一切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一切知识服务于客观世界,将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传统学科相比,虽是一门新课程,却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所见即所得,所学即所用,是这一门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借助生活经验去了解、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信息技术的课堂也要生

2、活化地教学。我们说,只有符合社会生活的需要,才是符合培养人的需要。而如今依靠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必然。所以,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要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从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进行生活化方式教学,逐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以后发展打下基础,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主题,这是在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就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讲信息的获取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庆节会放几天假?”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上网查、问同学、看报纸这时我趁机说:“大家选择了这么多信息来源,我

3、们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用这种学生最感兴的话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教学。又如在讲“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时,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主题任务:探讨低碳生活。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低碳?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吗?”学生通过网上信息检索,归纳出搜索引擎的类别,实现了将技术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与转化。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能增加学生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生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良知。生活问题信息化,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尽量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完

4、成任务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与问题知识的相互促进、转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身处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结合生活,布置任务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训,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参与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与信息技术相匹配的生活情境。同时,创设的情境必须要符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产生我想学、我愿学的念头,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应用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进一步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如在word的“制作封面和封底”的教学中,坚持“以任务驱动为

5、主线,学生探讨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设置了一些生活化而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课前让学生收集不同图书的封面,让学生凭第一印象进行选择,并说出理由。接着教师再设问:“我们能做出吸引读者的封面来吗?”这样,“制作封面封底”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通过为将来的自己制作一张精致而富有个性的出版物封面或封底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想在封面或封底上得以体现,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信息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些抽象的、看似复杂的问题,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生活化,培养学生整体观、布局观、审美观,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信息技

6、术教学中,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把一些信息技术变成社会生活常见现象,培养信息技术的拓展应用能力。三、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一直局限于机房,常使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信息课就是操作计算机,长此以住,不利于学生信息课程的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实,有时将学生带出机房,在机房外学习和完成信息任务,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的时候,将学生分组,准备好相关数码采集设备,走出教室,置身于校园中,去拍摄美丽的校园、拍摄身边活泼的同学、拍摄辛勤工作的教师等,然后回到教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与汇总这样的授课形式,效果远远大于教师的空口讲解。教学组

7、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我们要打破常规,用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情境,从而以更积极的状态去体验信息的收集、整理。在生活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学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信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信息技能的积极体验者,信息意识的积极开拓者。四、生活化的评价考核新课程要求评价方法多元化,我们不再单纯地将试卷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形式,可以将考试形式跟日常生活相联系。如在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的考核中,教师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个人网站,叫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集成在一个网站中,网站的风格和内容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样的评价考核,完全和学生的个人生活相联系,在技术上,考核了学生的对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在情感上,网页内容显示了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结构、生活情趣;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上,进一步体验了信息集成与交流的乐趣。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生活化”教学具备了可行性,在不少学科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促使我们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参与文献:1顾菊萍.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2012(2).2高燕芬.生活: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6(9).(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