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4166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包身工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 合 作互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互动与展示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听这三段文字的表情朗读录音。(放录音) 学习难点赏析语言的运用。自主研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标与导入分析:(1)14自然

2、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2)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3)2123段“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这一段的叙述。 自学与诊断一、全班同学朗读14段。 老师提出下面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投影显示) (1)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3)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4)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 (5)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楼的句子。 (6)第2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

3、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精讲与点拨同学议论、回答问题后老师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 检测与评价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达标检测题检测与纠错二、请一个同学朗读1315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

4、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3.下列各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3)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4)包身工

5、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A.(1)借喻(2)暗喻(3)借代(4)借喻B.(1)借代(2)借代(3)双关(4)借喻C.(1)借代(2)暗喻(3)借喻(4)双关D.(1)借喻(2)借代(3)暗喻(4)双关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身工的作者是沈端先,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B.课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又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为副线。C.课文记叙时注意点面结合。即对包身工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和劳动条件作“面”的介绍,又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作“点”的描写。D.课文在记叙中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在结构上以空间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悲惨遭遇浓缩在一天的生活中。总结与升华老师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三、老师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课后反思: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