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04164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抗旱科技成果与措施简介(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抗旱科技成果及措施简介省科学技术厅二一年三月说 明2009年下半年以来,省遭受到了6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近80%的地区正在经历极为罕见的冬春连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全省3563万亩秋冬播农作物受灾,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面对已造成的特旱灾害和持续加剧的旱情,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积极应对,制定相关作物抗旱保收科技措施,组织科技抗旱服务专家组赴一线指导抗旱保收。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全面部署和要求,深入做好抗旱保收科技工作,发挥科学技术在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在大旱、久旱条件下及时提供补救及防灾科技措施,省科技厅组织省农科院、农大、省林科院和西南林学院,面向社

2、会推介一批各类具抗旱作用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及措施。这些科技成果及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成熟、配套完善、直接适用于抗旱生产的特点,有的已在去冬今春连旱生产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旱作用。由于时间仓促,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批评指正。目 录一、品种类1(一)粮作1水稻抗旱品种“两优2186”1抗旱水稻品种“两优11”2抗旱水稻品种“两优61”3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云光14号”4籼型杂交旱稻新品种“旱优113”5抗旱陆稻品种“陆引46”6抗旱陆稻品种“云陆52”7抗旱玉米品种“云瑞6号”8抗旱玉米品种“云瑞88”9抗旱玉米品种“云瑞8号”10马铃薯新品种“紫云1号”11小麦新品种“

3、云麦53”12小麦新品种“云麦42”13小麦新品种“云麦42”栽培技术14小麦新品种“云麦51”15小麦新品种“云麦47”16大麦新品种“云大麦1号”17大麦新品种“云大麦2号”18杂交小麦品种“云杂5号”19杂交小麦新品种“云杂6号”20小麦新品种“云麦52号”21小麦新品种“云麦101号”22优质高产抗旱耐冷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2号”23耐旱蚕豆品种“云豆690”24耐旱蚕豆品种“云豆早7”25耐旱豌豆新品种“云豌17号”26蚕豆高密度抗旱栽培技术27蚕豆腹膜抗旱栽培技术28大豆新品种“滇豆6号”29大豆新品种“滇豆4号”30大豆新品种“滇豆86-4”31大豆新品种“滇豆86-5”32(二

4、)经作33国家级大叶茶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33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佛香3号34国家级茶叶良种紫娟35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36甘蔗新品种“云蔗03-258”37油菜新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38油菜新品种“云油杂2号”39油菜新品种“云油双1号”40木薯抗旱品种华南124、华南205、华南5号41适宜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的春植香蕉新品种-河谷青42抗旱特色水果火龙果43二、技术类44(一)粮作44水稻抗旱栽培技术措施44水稻抗旱技术措施45水稻种子包衣抗旱技术措施46稻作抗旱技术措施47旱灾后水稻稻飞虱的防控方案和措施48旱灾后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方案和措施49旱灾后水稻螟虫的防控方案和措施5

5、0旱灾后水稻稻瘿蚊的防控方案和措施51旱灾后水稻苗期烂秧的防控方案和措施52旱灾后水稻稻瘟病的防控方案和措施53玉米抗旱栽培技术54大春马铃薯抗旱丰产栽培技术56马铃薯抗旱栽培的种薯选择与处理57马铃薯地膜覆盖节水抗旱栽培技术58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栽培技术59小麦抗旱技术措施60(二)经作61旱地甘蔗“ 槽植法”节水抗旱标准化栽培技术61旱地甘蔗穴植法节水抗旱标准化栽培技术62油菜抗旱技术措施63桑树旱灾应对措施64蔬菜等作物抗旱技术措施65辣椒无缓苗水移栽技术66山地果园穴储肥水技术67香蕉旱灾应对措施68山地果园抗旱技术措施69荔枝干旱应对措施70亚麻旱灾应对措施71(三)林业72金沙江干

6、热河谷隔坡水平沟造林技术72干热河谷旱坡地雨养造林技术73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麻风树造林中的应用技术74经济林抗旱保水技术75山地抗旱造林技术76抗旱树种及营林技术78一、品种类(一)粮作水稻抗旱品种“两优2186”品种特性:该品种适应性广,抗旱、抗寒、耐粗放,中上肥力水平可获高产,根系发达,分蘖力强,长势繁茂,叶片和叶鞘均为淡绿色,株型紧凑,茎干粗壮耐肥抗倒,感温性中等,秧龄弹性大(曾经干旱情况下秧龄最长达90多天,仍获得700多公斤高产),抗病能力强,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穗子着粒状态好,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生物学优势强,落粒性适中。适用围:在我省海拔1400米以下的籼稻区和部分籼粳交错区技

7、术依托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地址:市龙头街省农科院粮作所 邮编:650205 联 系 人:政芳 联系:08715896202 电子:lizhf8sina. 抗旱水稻品种“两优11”品种特性:该品种根系发达,分蘖力强,长势繁茂,叶片和叶鞘均为淡绿色,株型紧凑,株高110cm,茎干粗壮耐肥抗倒,感温性中等,感光性弱,耐寒、耐旱、秧龄弹性大(曾经干旱情况下秧龄最长达90多天,仍获得700多公斤高产),抗病能力强,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穗子着粒状态好,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生物学优势强,落粒性适中,适宜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20072008年连续省区试A组产量第一位。2005年

8、在嶐阳区蒲缥镇海拔1300米地区种植,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同,株高108cm,穗粒长25.5cm,每穗总粒数163粒,实粒134粒,结实率82.2%,千粒重30克,糙米率77%以上,米质优,适口性较好。2009年,由宜良县农技中心和市隆阳区农推所分别在1550的宜良坝和1650米的坝进行了抗寒性观察试验。在宜良点,该品种折合亩产650.6公斤,比公共对照楚粳27号增产13.06%,其中最值得考察的结实率指标为84.0%,仅比公共对照楚粳27号少3.1个百分点。在坝,结实率仍达到63.6%,说明该品种抗寒性强。适用围:我省籼稻区和部分籼粳交错区技术依托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地址

9、:市龙头街省农科院粮作所 邮编:650205 联 系 人:政芳 联系:08715896202 电子:lizhf8sina. 抗旱水稻品种“两优61”品种特性:该品种根系发达,分蘖力强,长势繁茂,叶片和叶鞘均为淡绿色,植株整齐,株高108cm,茎干粗,耐肥抗倒,感温性中等,感光性弱,抗寒耐旱及抗病性强,秧龄弹性大(曾经干旱情况下秧龄最长达96天,仍获得700多公斤高产),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穗子着粒状态好,成穗率高,结实性好,生物学优势强,落粒性适中,米质优,适口性较好,适宜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20072008年连续省区试B组产量第一位。2005年在弥勒县弥阳镇海拔1430米地区

10、种植,全生育期165天,株高103.3cm,穗粒长25.0cm,每穗总粒数155粒,实粒126.2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9.6克,糙米率80.9%。2009年,由宜良县农技中心和市隆阳区农推所分别在1550的宜良坝和1650米的坝进行了抗寒性观察试验。在宜良点,该品种折合亩产634.4公斤,比公共对照楚粳27号增产10.3%,其中最值得考察的结实率指标为84.1%,仅比对照楚粳27号少3个百分点。在坝,结实率仍达到66.5%,说明该品种抗寒性强。适用围:我省籼稻区和部分籼粳交错区技术依托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地址:市龙头街省农科院粮作所 邮编:650205 联 系 人:政

11、芳 联系:08715896202 电子:lizhf8sina. 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云光14号”品种特性:广适型早熟杂交籼稻品种,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耐肥抗倒,大穗,结实率高,质优似软米,易落粒。水资源缺乏时可全生育期湿润栽培。适用围:省1400米以下籼稻区技术依托单位:省农科院粮作所联系地址:市北郊龙头街 邮编:650205 联 系 人:卢义宣:0(办)电子:籼型杂交旱稻新品种“旱优113”品种特性:籼型杂交旱稻品种,耐旱性强,株高适中抗倒,生长旺盛,分蘖强,结实率高,千粒重达32.5g。适用围:省1300米以下籼稻区技术依托单位:省农科院粮作所联系地址:市北郊龙头街

12、 邮编:650205 联 系 人:卢义宣:0(办)电子:抗旱陆稻品种“陆引46”品种特性:该品种属半矮杆籼型陆稻品种,表现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同杂草竞争力强,兼顾了多穗型和大穗型的特点,抗稻瘟,生育期适中,米质中等,生育期(出苗至抽穗期天数)95-120天,平均110天;株高93-115厘米;分蘖旺盛;穗粒数164粒;结实粒74%;千粒重24克。1999年经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测定,糙米率78.4%,精米率63%,整精米率43%,直链淀粉28.57%,胶稠度99.0mm,湖化温度5,粗蛋白8.44%,粒长4.91mm,长/宽比1.96mm。抗旱应急措施:5月前仍然无法等雨栽秧的雷响田,在5月

13、前水改旱直播陆稻,同时在玉米地间种陆稻增加稻米生产。 适宜围:适应于滇西南湿热区海拔1200米以下、土地较肥沃的地区种植。包括东起广南、,经元阳、墨江、景东、云县、凤庆,到滇西的龙陵、腾冲以南一线,即大部分在北纬240以南共38个县市。技术依托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地址:盘龙区龙头街 邮政编码:650205联 系 人:徐鹏 联系:0电子:shensq75126.抗旱陆稻品种“云陆52”品种特性:适应性较好,根系较发达,抗旱性强,生长旺盛。光壳、光身,植株紧凑,抗倒伏。大穗,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抗旱应急措施:5月前仍然无法等雨栽秧的雷响田,在5月前水改旱直播陆稻,同时在玉米

14、地间种陆稻增加稻米生产。 适宜围:适应于滇中海拔1400米以下温暖湿润区:包括东起富源、罗平、邱北、砚山,西至及怒江河谷北纬240以北及260以南多数县份,包括北部的盐津、大关、彝良、威信和水富县在,共48个县市。联系及技术支持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技术依托单位: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系地址:盘龙区龙头街 邮政编码:650205联 系 人:徐鹏 联系:0电子:shensq75126.抗旱玉米品种“云瑞6号”品种特性: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65厘米,穗位高85厘米,穗长18.9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2粒,千粒重356克,出籽率83%,籽粒黄色中间偏硬粒型,穗轴红色,籽粒商品性好。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全籽粒蛋白质9.9%,总淀粉65.93%,容重760克/升,粗脂肪3.29%。抗性接种鉴定表明,云瑞6号抗茎腐病、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在良好的栽培和管理条件下,一般亩产在600千克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