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41600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12周周练历史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二学期第十二周自主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4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

2、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主要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6.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

3、掌7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8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10 表1 18851892

4、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11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开

5、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 B C D12.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4.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西方列强对世

6、界的掠夺 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B.C. D. 15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16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 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17.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

7、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18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A B C D19.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

8、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0.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巴尔扎克二、材料题(共三小题,共40分)21、(16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C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摘编自美

9、: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年301743947119301937年9927073903摘自任文侠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

10、,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水平的走势。(6分)(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C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4分)(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汁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C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3分)(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C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3分)2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七月朔,制:“悉籍岭北茶药,宜今诸道

11、一任商人兴贩,不得禁止往来。廉州珠池(养珍珠和蚌的池塘),与人共利,近闻本道禁断,遂绝通商,宜令本州任百姓采取,不得止约。” 旧唐书懿宗本纪材料二:德宗非时召拜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赶上。疾驱,请客至府,已列筵矣。或问:“何速?”吏曰:“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筵席),常可立办。” 唐语林补遗材料三:今商贾贱类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至於廊庙(朝廷),不无杂人。如专经以求进,主文而望达者,若不困顿於林野,则必凄惶於道路,今日国家行何道得九流鉴清?作何法得侥幸路绝?施何令使人自知耻?设何教使贤愚自分? 全唐文问进士二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懿宗对商业发展的态度。结合所

12、学知识,简述唐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5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3)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5分)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做学生的快乐女学报材料二: 有人劝不要缠足,还有女史张静娴说缠足是害天理、害人伦、害国事、害人命,把妇女缠足的弊都道破了,真说的好得很。妹子从那儿起,这足总没好生缠他。 舒仙女史致陈班仙女士书女学报1903年11月材料三: 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源西陵。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衣被苍生,组织交明,我曹责任非轻。 女子蚕业学校校歌女子世界第6期1907年7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什么新气象?(2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气象的成因有哪些?(2分)(2)根据材料三中的歌词,说明女子蚕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3分)(3)综合三段材料,概括20世纪初妇女的观念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3分)自主作业十二参考答案1234567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