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4158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汶上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语文一、选择题(21分,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朱拓(t) 熟稔(nin) 畏葸(x) 长歌当哭(dng)B、尺牍(d) 潦水(lo) 蹙缩(c) 锱铢必较(z)C、贲张(bn) 砧声(zhn) 岑寂(cn) 残羹冷炙(zh) D、绣闼(t) 赍发(j) 孱头(cn) 乍暖还寒(h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号叫/口号 奇葩/奇数 处罚/处理 阴差阳错/差强人意倘若/徜徉 打量/测量 阅读/句读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纤夫/纤弱 荷花/负荷 慰藉/枕藉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埋没/埋伏 殷实/殷

2、红 奔腾/投奔 服服帖帖/俯首帖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股市风云 ,投资者一定要慎重。(2)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3)对于 校规校纪的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A、变换 法制 违犯 B、变幻 法制 违犯C、变换 法治 违反 D、变幻 法治 违反4、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相敬如宾,生活幸福美满。B、他们虽然分手了,但藕断丝连,还偶有书信往来。C、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D、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

3、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D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 。 , , : ; ;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瓷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

4、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 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 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A、 B、 C、 D、7.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可卿去世后,宝玉推荐凤姐料理丧事。贾珍便向王夫人提出请求,但王夫人还有些担心,后听凤姐说得在理,便不作声。后贾珍通过宝玉把对牌递给了凤姐。(红楼梦)B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孙权派鲁肃到江夏,以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孔明自动请求鲁肃带他前往江东商议孙刘联盟之事,鲁肃答应了。(三国演义)C觉慧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囚禁在家,闲逛时在梅林里碰见了奉太太之命

5、来摘梅花的鸣凤,觉慧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鸣凤凄然地说,她害怕梦做得太好不会长。(家)D爱斯梅拉达跟随着从圣母院后门溜出后,弗罗洛见她还是不从,就把她寄在居第尔处,自己去叫官兵,居第尔与爱斯梅拉达母女相认,居第尔竭力帮助她逃跑。(巴黎圣母院)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

6、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

7、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

8、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解深刻。“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

9、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歧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节选自2010年11月光明日报)注: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8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做出了极大贡献。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

10、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C子夏说过“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

11、,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作为的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中庸”现的正是这一特点。所以,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

12、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

13、,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仕,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仕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14、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薪:柴草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寇:进攻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革:改变1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乃至泉所,酌而饮之B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饮者怀无厌之欲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辍餐投箸,为之悲泣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B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C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D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第卷(共111分)四、古代诗歌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11分)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