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041464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165 大小:7.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东方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古代东方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古代东方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古代东方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古代东方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东方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东方史(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古代东方史,第一节古代埃及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第三节古代波斯第四节地中海东岸的古代文明第五节古代印度,第一节古代埃及,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二、从古王国到新王国三、后期埃及四、古代埃及文化,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1、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之象形文字。马斯伯乐之考古发掘。马涅托(前300年)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31王朝。,2、自然环境位置利比亚沙漠、努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地中海。交往通道西奈半岛。,天然的屏障与交往的障碍之双重作用。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性与历史进程的相对连续性即非中断性。区别于两河流域。干旱的气候与特定的水源。河谷与沙漠。广袤

2、的瀚海与绿色的丝带。人烟稀少与人口稠密。上埃及与下埃及。尼罗河:农业与纽带。,3、古代居民北非的土著与西亚的移民之混合群体;前者属于含姆语系,后者属于塞姆语系。希腊罗马统治时期,特别近代殖民主义时期,印欧语系亦融入埃及。,4、史前文化,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上埃及,包括巴达里、阿姆拉和涅伽达。,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农业文化。母系氏族社会。女性雕像和墓葬规模。,铜石并用文化阿姆拉文化。即涅伽达文化。前4000-3500年。农业文化。父系氏族社会。雕像和墓葬的变化,5、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格尔塞文化即涅伽达文化前3500-3100年。与巴达里文化、阿姆

3、拉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即包含两河流域的文化风格。推测与西亚移民有关。,象形文字的出现。冶炼术的发明。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扩大至上埃及与下埃及。国家的雏形:上埃及的涅伽达与希拉康波里。王陵与墓葬的差异。小国寡民。古埃及人称之斯帕特;古希腊人称之为为诺姆。法老时代地方行政区州的原型。,6、早王朝第1-2王朝,前3100-2686年。都于孟菲斯。第一王朝的美尼斯或纳尔迈。兼并战争:下埃及和利比亚。统治上下埃及的王冠。,第二王朝的哈谢海姆。统一的完成。墓葬(马斯塔巴)的变化:诸如规模的扩大、陪葬内容的复杂,反映分化的加剧、权力的增长和政治生活的进步。,二、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法老的时代与僧侣的时代埃

4、及作为整体的和独立的发展时期: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1、古王国第3-6王朝,前2686-2181年。都于孟菲斯。主神拉神。,法老统治的时代法老与国家的同一性:法老是社稷江山的象征抑或朕即国家,法老的圣谕即法律,国有经济即国有土地构成物质基础。在传统社会,忠君与爱国往往被视作统一概念而不可分割,,古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金字塔:现存约80座,位于吉萨。常见的三大金字塔即胡夫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门卡拉金字塔。源于早王朝时期的陵墓马斯塔巴。首座是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之墓,阶梯状,6层,约60米,内设走廊和墓室。第四王朝均为斜面角锥体,其中胡夫金字塔高140余米,哈弗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高22米而长5

5、7米。关于金字塔的建造者与古代埃及的社会形态何人建造?奴隶?民工?外星人?。,金字塔与古王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国明清时期的皇陵与极度膨胀的封建专制。“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们智慧的象征”相比之下,更重要的在于,金字塔是古王国时期埃及政治文化的浓缩,如同紫禁城和明清皇陵之浓缩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如同白宫和国会山之浓缩美国现代的政治文化,2、第一中间期第7-10王朝,前2181-2040年。人民起义?特征是王权衰落,战乱频仍,经济凋敝。目前详情知之甚少,不宜妄做结论。3、中王国第11-12王朝,前2040-1786年。都于底比斯,主神阿蒙神。基本特征:生产逐渐恢复,私人经济扩大;政治

6、重心南移,贵族势力尤存;离心倾向明显,法老权力衰微。,4、第二中间期第13-17王朝。前1786-1567年。希克索斯人入侵下埃及,建第15-16王朝。希克索斯人意为“外族统治者”,语言与阿摩列人相同,从何而来尚无定论,可能来自叙利亚。,5、新王国第18-20王朝,前1567-1085年。都于底比斯,进入青铜时代。,法老的扩张即走出埃及。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东北部的巴勒斯坦、叙利亚以及南部的努比亚的征服。,新王国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底比斯的神庙。僧侣势力的膨胀,左右政局。,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具体内容见教科书):废黜诸神包括阿蒙在内,独尊阿吞神;没收诸神庙的财产;迁都阿马

7、尔那,改御名为埃赫阿吞。,目的:排斥神庙影响和僧侣势力,强化王权。实质在于宗教改革形式的政治斗争。教俗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改革的失败结局:恢复原有信仰,首都迁回底比斯,僧侣势力进一步加强,法老地位衰微。,新王国后期的主要内容,是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战场位于叙利亚地区。决定性战役是卡迭什战役。结局是两败俱伤。,三、后期埃及古代尼罗河文明的衰落1、铁器时代2、外族入侵利比亚人(22-24王朝)与努比亚人(25王朝)的统治。波斯人(27、31王朝)的统治。马其顿人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罗马人的统治。,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阿拉伯人的征服与埃及的阿拉伯化。突厥人诸王朝的统治(阿尤布王朝

8、与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1952年革命与埃及的独立。,四、古代埃及文化1、宗教:崇拜对象:小国寡民与诸多神灵的并存。主神:太阳神即拉神/阿蒙神。一神崇拜的尝试:太阳神即阿吞神。,宗教思想灵魂不灭。木乃伊。金字塔。,2、文字象形文字之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24个表意符号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与阿拉伯字母的源头。纸草。,3、建筑:凝固的艺术孟菲斯附近的金字塔。,底比斯附近的巨型宗教建筑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膨胀的浓缩抑或物质体现。,4、科学天文学:天文观测与星位的确定。太阳历之3季12月365天:罗马朱里亚历、中世纪格里哥利历和公历的前身。数学

9、:十进位。圆周率3.16。面积的计算公式。医学:木乃伊与外科学。,复习题金字塔纸草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二、古巴比伦王国三、亚述帝国四、新巴比伦王国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1、自然环境所谓两河流域,作为历史地理概念,特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于现在伊拉克,不包括上游地区,后者位于现在土耳其境内。所谓两河流域亦称美索不达米亚:亚述与巴比伦;阿卡德与苏美尔。,气候干旱,河流构成主要的水源;河谷,灌溉农业。尼罗河的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稳定性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非规律性泛滥以及农业的非稳定性。

10、位置天然屏障的缺乏与交往的非障碍性。埃及的封闭性与两河流域的开放性。农耕地区与游牧世界的并存与冲突。,2、古代居民首先在两河流域南部创造文明的苏美尔人:苏美尔语属于非塞姆语系。来源不详。来自中亚?塞姆语系的分支阿卡德人(可能来自阿拉伯半岛)、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3、古代历史的重新发现19世纪-20世纪初的考古活动:遗址的发现:亚述王宫与乌尔城。楔型文字的泥版文书。德国人格罗芬特译古波斯文。英国人罗林生译亚述文和巴比伦文。,4、苏美尔文化(铜石并用时代)埃利都欧贝德文化(前4300-3500年)公共墓地与墓葬的相似。原始社会末期的父权制阶段。出现最初的社会分化。,乌鲁克文化(前3500-

11、3100年)社会分化明显。神庙建筑的发展表明公共权力借助于宗教的形式逐渐成熟,文字符号的出现标志着诸多社会群体之间交往的扩大。,捷姆迭特那色文化(前3100-2800年)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城邦成为两河流域早期国家的历史形式。,早王朝时期(前2800-2371年)在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构成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势力。城邦林立,包括乌尔、乌鲁克、乌玛、基什和拉伽什等。,最著名的统治者是拉伽什的乌鲁卡基那。(乌鲁卡基那的改革p75)此处与埃及的斯帕特抑或诺姆相似。,苏美尔人城邦的特点是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权的影响。每个城邦都尊奉自己的神灵,神庙构成城邦建筑的核心内容,神庙地产规模庞大,僧侣作为城邦的首领

12、主持祭祀和掌管神庙地产,具有广泛的影响,神庙地产与国有土地之间界限模糊,宗教政治与世俗政治浑然一体,是为突出特征。原始民主制的遗存,导致苏美尔城邦的民主政治色彩;氏族部落血缘传统的延续,则是苏美尔城邦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所谓的王近似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首领,至于所谓的东方专制主义此时尚无从谈起。苏美尔人的文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一般认为,苏美尔文明的辐射范围曾经达到尼罗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苏美尔文明的直接影响或间接响。,5、阿卡德王国(铜石并用时代)前2371年,乌鲁卡基那的统治结束,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由苏美尔城邦时期进入

13、阿卡德王国时期。前2371-2191年。阿卡德人是塞姆人的一支,貌似阿拉伯人。阿卡德语亚述语与巴比伦语。,萨尔贡:发迹于基什城邦,即位后建新都阿卡德城,降服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乌鲁克、拉伽什诸城邦,统治两河流域南部即巴比伦尼亚地区。前2191年亡于来自东北部山区的游牧群体库提人。,6、乌尔第三王朝(青铜时代)前2113-2006年。阿卡德王国灭亡以后,经过库提人的短暂统治,苏美尔人再度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统治者,是为苏美尔人最后的复兴。苏美尔人城邦乌尔成为新的政治中心;乌尔第三王朝,统治两河流域南部诸地,可谓苏美尔人的帝国。乌尔第三王最著名的统治者是乌尔纳姆,乌尔纳姆法典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14、。前2006年亡于埃兰人和阿摩利人。,二、古巴比伦王国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以后,苏美尔人最终退出两河流域的政治舞台,两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阿摩利人建立的城邦,包括伊新、拉尔萨、马里、埃什嫩那、巴比伦等。前1894-1595年。阿摩利人与前1894年巴比伦建城。,汉谟拉比(前1792-1750年)征服诸多城邦,首次统一包括巴比伦尼亚和亚述在内的两河流域大部地区。汉谟拉比时代,国家土地所有制广泛发展,王室经济发达,君主政治达到较高的水平,国王成为统一国家的象征。前1595年亡于来自北方的赫梯人。此后数百年间,来自扎格罗斯山的加喜特人成为两河流域南部的主要政治势力。,汉谟拉比法典石刻现存于巴黎的卢弗宫,是研

15、究汉谟拉比时代的重要史料。(主要内容见教材P81),三、亚述帝国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居民是亚述人。亚述人的语言与阿卡德人的语言同属塞姆语系的分支。,古亚述前2500-1500年,相当于两河流域南部的阿卡德城邦、乌尔第三王朝和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以及埃及的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城邦时代。保留原始公有制和原始民主制的浓厚色彩。,中亚述前1400-1078年,相当于埃及的新王国时期和赫梯帝国时期。两河流域南部此时处于混乱状态,主要政治势力是来自扎格罗斯山区的加喜特人,加喜特人的语言和种族归属尚不清楚。政治生活从城邦向王国过渡,君主政治逐渐形成。,新亚述前935-612年。铁器时代。扩张:叙利亚、乌拉尔图、巴

16、比伦尼亚、埃兰、埃及。统治两大文明发源地。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强制移民政策。,四、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年。迦勒底人,亦属塞姆人的一支。疆域:巴比伦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尼布甲尼撒二世:“巴比伦之囚”(前586年)(见教材P91)。巴比伦城的建设与“悬苑”。前539年亡于波斯人。,小结(1)埃及:诺姆统一国家;两河流域:城邦统一国家。,(2)埃及之统一国家古王国(前26862181)中王国(前20401786)新王国(前15671085);两河流域之统一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1595)亚述帝国(前935612)新巴比伦王国(前626539)。,(3)统一与分裂的更替。(4)大河流域与灌溉农业。(5)埃及之相对单一的人口构成与历史传统;两河流域之相对多元的人口构成与历史传统。,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文字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文学埃努玛埃利什。洪水的故事。吉尔伽美什和阿伽。苏美尔人的传说,至古巴比伦时期逐渐形成文字。,科学天文历法:阴历,年分354天12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