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703812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在农业产业 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 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 干重大问题。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明确提出了到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 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 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两翼”特 别是黔江区 50 万土家苗汉儿女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前提。在 加快构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

2、 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把加快“三大”农业产业的发 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 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 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 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第一,要形成“区域大产业”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 政府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基层 和“中枢”,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的“主体” ,是产业发展的 “主战场” 。走“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大户带动、规模经 营、整乡推进、全面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表明,水市烤烟、金溪猕猴桃、石会蚕桑的 产业,无论是群众的接受度、

3、面积的占比、收入的比重都是 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例子和典范。如何巩固现有基础,进 一步夯实面积,以点为轴扩散周边,尤其需要我们沉心静气 “一抓不放”。一是学有样板,以白石乡“六分工作法”为 榜样,结合实际抓一个产业扭住不松手。二是完善机制,机 制活、产业兴,在后农业税时代,怎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 变职能,围绕“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 收”,百计千方构建乡镇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在用好、用活、用够各级政策的同时,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 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兑现各项扶 持“三大农业产业”的“硬”政策。“区域大产业”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

4、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农 业产业,使愿意直接投资农业的人更多, 从农的人员、资金、 项目更广泛,分布更合理,措施更具体,为产业的良性发展 注入强大动力。第二,要强化工作重点,突出“主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性质的使 然,但并不是说,工作就平铺直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而是有轻重缓急的,有“主业”的,那就是一切围绕产业想、 产业转、产业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与新农村建 设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修村级连网路、入户路、农网改 造、水窖、农房改造 ; 产业与帮乡扶贫相结合,继续实行区 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街道镇乡,在加大扶贫帮乡力度上有新 举措,机关干部下

5、驻帮扶贫困户制度上有新突破, 街道帮镇、 镇帮乡的梯度帮扶上有新进展 ; 产业与科技有效结合,加强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 和人才等要素引入乡镇,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 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加 工、销售上做文章,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 高效农业、 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 通过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 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 “200 亿黔江、跻身全市区县 20 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做出乡镇应有的贡献和努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走共同富 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黔江的人民群众共享重庆乃 至全国发展成果,这项工作主要靠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完成。 改革开放 30 年,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 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农村经济 总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978 年的 7874 万元、万吨、71元上升到XX年底的亿元、万吨、2828元。这是我 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必须

7、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 的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粮食、 最直接的“票子”、 最现实的利益编辑推荐: XX/1018/special_ 问题入手,坚持 做到勤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兴安民之举,使农民 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较多地增加。市委决定 规划到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 6000元,要达到平 均水平,今后 4 年平均要增加 400 元以上,如果产业上不去, 难度极大,更不用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采取强有力的工 作措施,认真谋划未来 4 年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 细化到年,分类到作物,科学测算对GDP的贡献份额,而不是上有政策、我有对策,上有指

8、标、我有数据。着力帮助有 一定产业基础、有规模经营大户、有致富“领头雁”的村, 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 对有劳力、 有土地、 有种植头脑的农户, 给予其必要的扶持。同时,壮大集体经济、镇域个私经济, 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产业投入,动员机 关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人人思发展、个 个能创业的产业氛围。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抓好农业产业发展 的同时,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乡镇建设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经济建设上,围绕产业大招 商、招大

9、商,把现有各类生产、加工、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31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 家,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 1 家做 大做强,对有市场前景、产品看好的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 化管理和科技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企业的产出效能。在政 治建设上, 加强街道镇乡领导班子建设, 对不在状态的干部, 不换状态就换人,真正把街道镇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想干事、 会干事、能干成事的领导班子。推行部门“科级”干部一律 到乡镇任职 35 年后,视实绩提拔到部门使用,原则上干 部要有基层工作经历。加强村居班子编辑推荐: XX/1018/special_ 建设,只有建设好强有力的村居班子,才 能更好地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产业, 实现增收

10、。 在文化建设上, 进一步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加强文化 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 挖掘草根文化、 山歌文化、 农耕文化, 普及土家知识,让乡村喇叭“吼起来” 、荧屏“亮起来” 、摆 手堂前舞“跳起来” ,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建设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是“劳有所得是 根本,学有所教要育人, 病有所医急民急, 老有所养顺国情, 住有所居不可少,管理有序定民心” 。要坚持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森林工程,宜居黔 江,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 社会永续发展。不

11、断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方面,农业产业发展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发挥基础和引 领作用。农业“三大产业”的重点就是在农村实施产业带动 帮助农民群众致富,因而对统筹镇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 工作中,只有产业强,经济总量大,老百姓的收入“芝麻开 花节节高” ,才能有消费的拉动,集镇扩容建房经商办 厂随之而生,城乡一体共繁荣才变为现实。另一方面,农业 产业发展要以统

12、筹区域发展为重要任务。区域布局决定产业 成败,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 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 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生猪无公害养殖区,统筹建交 易市场、屠宰场、有机肥料厂、土家腊肉制品加工等配套设 施 ; 在蚕桑种植区,建小蚕共育室、室外养蚕大棚、片区技 术服务站和收购站 ; 在烤烟主产区,建烟水配套工程、自动 化烤房,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 要方面。以发挥产业区资源、人文、地理以及政策等方面的 优势,进行项目“捆绑式”开发,发展特色产品,形成特色 产业,使优势产业乡镇增强生机与活力,迅速发展起来,持 续发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