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703662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孝心敬老事迹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孝心敬老事迹材料导语: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她和老人心灵 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以下小 编为大家介绍孝心敬老事迹材料文章,仅供参考 !孝心敬老事迹材料 尊师、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也是小朋友从小就要培养的优良品格。尊重与感恩并不只是 一句口号或者只在某个节日才可以做,对父母说一句感谢、 对师长道一声问候,简单又温暖。下面是一篇孝亲敬老的材 料,欢迎大家参阅 !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女儿,也是一名体贴入微的儿媳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 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 ; 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 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怀 ; 她用真爱

2、勾勒了倾注与 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 县农电局职工马艳丽。搭建心灵的桥梁, 与老人沟通共鸣, 做老人的精神支柱 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慰藉,使她和老人心灵的距离 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密挚友和避风港湾。做为一名儿媳,她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顾着公公婆婆。 不管平时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 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时,她都会想尽办法,耐心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开心果” 。一次,婆婆去早市的 时候丢了 200 元钱,因为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她得知这件 事后,就来到婆婆家中,为婆婆送去 200 元钱,并劝解老人 要放宽心,

3、 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慢慢的,婆婆解开了心结, 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欢愉。每当老人想做什么事情时, 她都会首先去支持、 去鼓励。 婆婆身体不太好,听说早上打太极拳可以锻炼身体,婆婆很 想去。可是又怕自已年岁太大,学不会,正在踌躇不定时, 她为老人送去了鼓励,并连续几天陪老人一起练习,增强了 老人自信心,为老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竭尽所能,为老人送去温馨和舒适,让老人安享晚年。 物质上的照顾是有形有限的,可是换来的却是无法用金 钱和言语比拟的,那就是一种理解、信赖、认同和赞许。做为一名普通职工,她的收入不是很多,但即使这样, 她依然从自已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老人改善生活,添 置衣物。 每当单位发

4、米油时, 她都会首先给老人送去一部分, 每隔几天,她都会为老人送去一些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的 生日,她可以讲是熟记于心,每到这时,她都会精心为老人 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逢年过节,她都 会准备一些好吃的, 组织全家人与老人齐聚一堂, 共度佳节, 让老人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温馨,体味祥和。关注老人生活,细心呵护,雪中送炭,难处见真情。 生活本来就是由点滴累积而成,只有缜密应对点滴的人 才真正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全情投入的人,马艳丽就是这 样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她总能抓住点滴,抓住细节, 为老人送上百倍关怀。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她都会尽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 当老人有些头痛感冒时

5、,她总能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 暖,端水递药 ; 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时常嘱咐老人要早 睡,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有助睡眠休息 的健康枕 ; 为治疗老人的风湿病,她经常陪老人去进行中医 按摩,并且为老人购买了按摩棒 ; 每当老人外出时,她都会 嘱咐老人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为老人配了手机,以备 不时之需。20xx 年的非典时期, 可以说是一个万众恐慌的黑色时期, 婆婆正是在这时身染重病,医院在这一时期也相当紧张,人 的思想也相当敏感,可是她依然坚持守在婆婆床边,为婆婆 递水送饭,给婆婆支持鼓励。就是这样,她每天还要奔波于 医院、家里和单位之间,一个月下来,婆婆康复出院了,可

6、 是她却整整瘦了十斤。沟通协调,排忧解虑,做家庭和睦的调味剂。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而她应 对这些烦恼却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因为她有一颗真挚的心、 平常的心、善良的心。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 会发火,每到这时,她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 争辩,等事情过后,她就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 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她的看法会和老人发生分岐, 每到这时,她都会坐下来和老人商量,征求老人的意见,并 将老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老人开心满意。有时候老人会和晚辈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 而此时,她又成为了“和事佬” ,周

7、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 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 享天伦。就是这样,她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 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 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 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 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 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孝心敬老事迹材料 李兴海同志今年 39 岁,是宜宾 县喜捷镇新联村人,他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千辛万苦创 办了“九彩虹”农家乐,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努力,进而发展 为响誉西部的“九彩虹”生态农业科技园; 他不但是当地农

8、 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而且还是一个充满了爱心、孝心的敬 老楷模。他不但获得 “全国劳模” 、“全省十大杰出青年” 、“全 省优秀农村人才” 、“北京奥运火炬手”等多项殊荣,而且被 广大老年人公认为“敬老模范” ,并送匾牌,他不仅孝敬父 母,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爱广大的社会老人。 自 20xx 年以来, 他长期资助 40 位贫困老人,每年春节都要给敬老院的五保 老人送去大米、肉食等慰问品,每年重阳节或端午节都要邀 请当地的老年人代表近 300 人到他的农家乐集体过节,一切 费用全部承担,还经常向老年群众组织捐赠活动经费,支持 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此外,还长期资助 30 名贫困中小学 生,每期资助金额

9、达 5000 元,还每年向喜捷镇中小学捐资 6000 元,设立奖学金。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一、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李兴海同志从小家境贫寒,读小学时,连很少的学费都 交不起,为了求学,哪怕坐在后排的空位,也认真学习。 13 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却因母亲意外死亡被迫辍 学, 15 岁那年,大哥又不幸触电身亡,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 雪上加霜,成了宜宾县建卡的特困户,从此便挑起了家庭生 活的重担。为了生存,他求师学艺,刻苦学习,努力拼搏, 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劳动的艰辛, 自己心爱的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年不如一年,又因大 哥身亡,其它兄妹远走出嫁,对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

10、足, 他与妻子商量后,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由自己来照顾,他 用一颗孝心为父亲的晚年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从此,照 顾老人的责任一直由李兴海夫妻俩承担。多年来,光是在父 亲的饮食上他就下了不少心思,为父亲准备的每日三餐尽量 做到顿顿不重样,热菜热饭伺候着,让老人吃得开心舒心, 在日常生活中,大小事也多让父亲随着性子来,从不惹老人 生气。父亲年纪大了,心灵上的孤单寂寞可想而知,有时常 常担心自己年老体弱成为子女的包袱,李兴海就一直让父亲 和自己同桌吃饭,这样做一可以消除父亲的疑虑心思,二来 可以在饭桌上和老人多交谈,拉些家常里短,让他在亲情的 包围下消除孤独。随着自己的经营业务壮大,每月他都给父

11、亲至少 200 元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多做善事。家里的 大小事李兴海也会给父亲通气,听听父亲的意见,让做了一 辈子“当家人”的父亲心里得到安慰。当有人问他为啥对父 亲这么好时,李兴海说: “人都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 老人们为子女操老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照顾他们还不 是理所应当的 ?再论,想想自己将来也都有老的一天,现在 不伺候好长辈,将来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对待自己呢 ? 如今,在李兴海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老人已 70 有余,头 脑清晰,面色红润,逢人就夸: “李二娃两口子对我好啊, 对我好得很 ! ”二、热心公益,奉献显精神李兴海艰苦创业致了富,不忘回报社会,十分热心为当 地的公益

12、事业办好事、实事。 1999 年玉龙街村街道建设,李 兴海出水泥和资金共计 6000 余元,今年修新联村公路又出 资 5800 余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助老残的传统美德, 兴海同志时时践行着这一传统。 1998 年屏山县鸭池有两位 老人受抱养子女的虐待,处境十分困难,李兴海知道后,把 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包吃包住,过得挺愉快,过了一段 时间,李兴海找其子女帮助教育,启发感动了老人的子女, 主动把老人接回了家。李兴海的这些举动,使老年人和残疾 人十分感激,使年青人深受感化教育。 1999 年以来,李兴海 帮扶的方式,一是以购买赠送生产资料的方式帮扶贫困户, 长期为 40 户贫困老人每户每年送

13、 1包尿素肥,其中 30 户还 送了水稻、玉米良种,至少用去资金 3 万余元,帮助他们发 展生产,使之增产增收。二是帮助当地 20 户贫困老人发展 蔬菜,出钱为他们购买菜种,助他们脱贫致富。三、孝敬老人,尽献人爱之心 李兴海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深刻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兴海说: “虽 然我的母亲早年去世,但我一直遵循古人“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的遗训,应该把别人的老人也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孝 敬。”李兴海身处农村,切身体察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由于 相当多的青壮年农民远离故乡务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人”,有的不仅要种庄稼、 养畜禽, 还要抚育照顾孙辈儿童,

14、一年四季辛苦劳累,尤其是每到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很 多老年人缺少一种亲情的关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灵上 不免产生一些孤独和寂寞感。欲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李兴海十分理解老年人的心情,关注老年人的疾苦,为了能 使广大老年人能在重阳节过得高兴快乐,从 20xx 年开始到 今年,一直坚持会同喜捷镇的老年协会把本镇和邻近乡镇的 部份老年人请到“九彩虹”农家乐作客,并请镇党委、政府 和县级有关部门领导到场指导,与老年人共同欢度节日。李 兴海说:“我把他们请来团聚,能使他们笑一笑,送上我对 他们的祝福,我要从多方面努力感召社会使他们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近几年重阳节到“九彩虹”过节

15、的 老年人都在 300 人以上,李兴海个人出资每年达 6000 元以 上。在 07 年的庆祝重阳节会上,还对镇老协会评选出的20名道德模范颁发了奖状和奖杯,在全镇的干部群众中引起了 良好的反映。在去年十一月底,四川、云南两省四县 16 个 乡镇的老年联谊活动在“九彩虹”农家乐隆重举行,李兴海 主动出资 5000 元,使联谊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得到了外 省、县老年朋友的好评,也为宜宾县争了光。每年春节,李 兴海为了表达对附近贫困老党员和贫困老年人的关爱,不仅 要请他们吃团年饭,还要为他们购买猪肉、酒、保温杯之类 的年货,使广大农村贫困老人深深感受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 当今社会,不仅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而且还有社会上有 仁善之心的人带来的温暖和关爱。李兴海,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亲和社会老人的晚年撑 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喜捷镇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