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36618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通道】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36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幽僻(p)颤(zhn)动平仄(z) 不能自已(y)B参差(c) 袅娜(n)混(hn)沌 脉(m)脉含情C煤屑(xio) 霎(sh)时猗(y)郁 揠(y)苗助长D淅沥(l) 孔隙(x)移徙(x) 梵(fn)阿玲【解析】A项“颤”读“chn”,B项“娜”读“nu”,C项“屑”读“xi”。【答案】D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2、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解析】A项翻番;C项度渡;D项击激。【答案】B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B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C

3、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利伟等等,他们伴随着我们走过泥泞,走过贫穷,走过幼稚,走向光荣。【解析】A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删掉省略号或“等等”。【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事实上,达赖这种恬不知耻、处心积虑、欺世盗名的谎言,掩盖不住其分裂祖国、图谋“”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B2008年的5月14日,是以色列建国60周年纪念日。在加沙地区,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示威此起彼伏,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各自举办了大相径庭的活动。

4、C在今年春节晚会上,七名仙女装束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长袖善舞,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绎到了极致,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D大学毕业后,他先是致力于电脑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在连遭挫折之后,终于改弦易辙,做起了电脑维修的生意。【解析】A“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费尽心机。B.“大相径庭”形容两者截然不同,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C.“长袖善舞”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D.“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方针、计划或做法。【答案】C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击者看到希拉里的车队在奥巴马离开之后先行离开了奥巴马办公区。B独联体2020年

5、前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独联体成员国经济发展新动力。C中方将与各方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峰会有关活动,推动国际社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D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代表奇瑞与泰国奇瑞荣创有限公司在合肥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解析】A“之后”应为“之前”。B.成分残缺,第二个“发展”后应加上“提供”。C.语序不当,“与各方共同努力”应与“积极参与峰会有关活动”互换位置。【答案】D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荷塘月色13段,完成68题。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

6、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6选出推断作者“心里颇不宁

7、静”的原因的一项()A作者生性爱静,却总没有安静的去处。B墙外孩子的欢笑吵得作者无法静下来读书。C无法推知,作者没明白写出来。D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有所不满。【解析】解答此题时,应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想挣扎又想超脱,一时倍感苦闷,找不到出路,因而内心无法平静。【答案】D7第1段“在这满月的光里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A巧妙地交代时间已经很晚了。B委婉地揭示作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C反衬自己心境的孤寂、凄凉。D这里以“静”写“闹”,从另一角度揭示作者所处环境的嘈杂、喧闹。【解析】此小段文字,分别写了大环境和小环境的静。惟此之静,没有喧嚣,作者才感到从未

8、有过的孤独。【答案】C8“忽然想起”中的“忽然”所表示的意思是()A只表示文意的转折。B表示作者内心非常苦闷,想了许多排遣苦闷的方法,但又都觉得不妥。C表示作者想找个乘凉的好去处。D表示作者讨厌住宅环境的嘈杂。【解析】不宁静的心情折磨了作者好多天,但其中的苦又不能向他人倾吐,只能自我排遣。许多方法都无法解忧,“日日走过的荷塘”勾起了作者的心绪。【答案】B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

9、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 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

10、,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 太宗伐辽东,令周与高士廉、刘洎留辅皇太子。太宗还,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周病消渴,弥年不瘳。 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周临终,索所陈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太宗为之举哀,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马周传)注:直

11、:译为“进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德中,补博州助教补:补任B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 草:起草C周病消渴,弥年不瘳 病:患病D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 幸:宠幸【解析】幸:皇帝驾临某地叫幸。【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B项的“而”都是连词,表转折,翻译成“却”。A项的“为”分别是“替”“是”。C项的“以”分别是“因为”“把”。D项的“所”分别是“助词,不译”“用在动词前,共同构成名词短语”。【答案】B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太宗怪

12、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ABC D【解析】表现马周坚强不屈,表现马周洒脱不羁的风格。【答案】D12下列对原文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周不被尊重,主要是他性格豁达随意。他任博州助教时因每日饮酒,不以工作为重,屡次受到责怪。B使马周得以发挥才能的机遇是他离开家乡投奔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并替常何书写奏折,经常何推荐,得到唐太宗赏识。C贞观十五年后,马周频繁调职,官职有升有降。皇帝曾御笔题赠马周,以示朝廷对他的嘉奖。D马周机敏,善于分析处理问题,长于陈述奏章,不愿揭示君主过失

13、以博取身后之名,有淡泊功名的节操。【解析】贞观十五年后,马周官职并未降低。【答案】C第卷(114分)四、(20分)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8分)(1)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_(2)为周起宅,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_【答案】(1)马周年幼时死去父母亲,家里贫穷,但十分好学,尤其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不讲究小节,不被州里人敬重。(2)皇帝为马周建造住宅,常让御厨为马周准备饭食供应他,又亲自为他调药,皇太子也亲到他家去探视病情。【译文】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但十分好学,尤其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

14、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每日饮酒,不以讲课作为正事。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周游曹州、汴州,又被浚仪县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西游长安。住在新丰旅店时,旅店主人只照顾其他商贩而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主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后来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列条目写了20多件事,让他上奏,每一条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的。每次和我谈话,没有不以忠孝作为主旨的。”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四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