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703496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天城县教育综合改革情况为加快天城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 展,根据省、州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 结合天城实际,县委、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综 合改革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 、县直属中学 校长公选方案 、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 、教师聘任制 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 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明确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我县 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情况如下:一、改革的基本情况(一)积极实施 1650 工程,突破高中“瓶颈”制约。 我县按照“合理规划, 统筹全盘, 重点突破, 兼顾一般, 政府主导,社会参

2、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 展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展发展新思路,调 整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充分利用好现有 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采取以下措施,加快高中教育发 展。1、积极扩大现有高中办学规模,盘活现有教育资源。 在稳定天城一中 30 个高中教学班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县属中学办学规模。一是天城二中扩征土地 20 亩,动工建 盖一幢建筑面积 3600 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撤销竹园镇一 中、竹园镇二中并入天城二中办学。二是天城三中扩征土地 8 亩,动工建盖 1 幢建筑面积 4900 平方米的教学楼, 撤销虹 溪中学并入天城三中办学。三是西山民族中学扩征土地 3

3、0 亩,建盖一幢综合楼,为下一步招收高中学生打好基础。四 是天城四中建盖一幢教学楼,以扩大高中学生容量,目前教 学楼已开工建设,从 XX 年 9 月起,停止招收初中学生,增 扩高中班级。五是在职教中心积极开办综合高中班,到 XX 年办学规模可达到 16 个班。盘活现有资源后,我县高中每年可招收 50个班 2500 余 人。天城一中年招生 10 个班,天城二中年招生 8 个班,天 城三中年招生 6 个班,民职中年招生 6 个班,西民中年招生 8 个班,天城四中 XX 年停招初中办成高级中学,年招生12个班。2、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走多元化发展高中的路子。 认真贯彻“积极鼓励、 大力支持、 正确引导

4、、依法管理” 的方针,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XX 年协调配合红河烟厂兴建了 庆来学校,并招收高中学生12个班385人,XX年高中计划招生 30 个班 1200 余人,学校完成建设后高中部最大规模可 达年招生 48 个班 1900 余人,滇南文武学校职业高中规模可 达年招生 6个班 300 余人。两所学校为我县突破高中教育 “瓶 颈”制约增强了发展后劲。3、新建天城中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建天城中学的工作,成立了天城 中学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和建设指挥部负责学校筹建工作,安 排了 100 万元的前期工作经费。目前工作顺利推进,编制完 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初步勘测报告和地质方

5、案 评价报告。天城中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 6 月 9 日经州环保局审批通过。项目计划上报相关资料已备齐,于 6月 16日上报州发改委审批。完成了用地丈量、树木、坟墓 清查、迁坟用地规划相关费用补偿标准核定等项工作。天城 中学占地 400余亩,建成后办学规模可达 60 个班 3000余人。XX 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0, XX 年预计可达50。上述措施全部落实后,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到XX年可达 60,到 XX 年可达 75。(二)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用人机制。XX年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来,我县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把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在 全县学校积极试行

6、校长公选制,推行校长奖励制、教师聘任 制和绩效工资制,极大提高了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 县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1、校长公选制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选好校长是全面提高学校教 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县结合天城教育的实际,制定出台了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实施方案和天城县乡镇中小 学校长公选实施方案 ,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 和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教育专家、教师代表 组成的校长遴选委员会,由校长遴选委员会提出公选校长的 具体实施步骤,并组织实施。通过向社会公告、发动报名、 资格审查、公开演讲、答辩测试、综合考核、组织审批、公 示任职 8 个程序,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

7、了校长公选的公开、 公正和公平的原则。XX年,在校长岗位空缺的西二镇中学和 管理薄弱的天城三中试行校长公推公选,产生了 2 位公选校 长。2、校长奖励制 我县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通过对校长本学年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县属中小学(含 教办幼儿园、民办学校)奖励前 3 名,第一名 6 万元,第二 名 4万元,第三名 3万元;乡镇中学奖励前 2 名。第一名 5 万元,第二名 4 万元;乡镇中心学校奖励前 3 名,第一名 5 万元,第二名 4 万元,第三名 3 万元。3、教师聘任制 我县的教师聘任制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秉公办事,任人唯贤;二是定编定员原则

8、,学 校对教职工的聘任只能在县编委和县教育局核定的编制内 聘任,超编聘任的人员,其工资由学校自行解决;三是科学考核,客观评价原则,聘任以考核为依据,对年度考核为称 职以上者予以聘用;四是因需设岗,因岗定员原则,根据岗 位需要和学科需要设置岗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五是评聘 分开,因岗定酬原则,受聘人员在聘期内按所聘专业技术职 务等级享受相应的工资档次; 六是合同管理, 依法聘用原则, 校长对教职工的聘期为 3 年,在聘期内,对年度考核不称职 的教职工,校长有权解聘。在聘任的方法和程序上,首先由校长根据岗位设置情况, 制定出各岗位人员的任期目标及工作职责 、考核奖惩办 法、聘任方案和绩效分配方案提

9、交教代会讨论,讨 论通过后报县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实施教职工聘 任由校长公开招聘,教职工申请应聘,经考试或考核,公开 竞争上岗确定受聘人员后, 由校长与其签订合同, 颁发聘书。4、绩效分配制我县各学校从 XX 年 9 月开始建立并实施了重实绩,重 贡献,薪随岗定,优质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学校对教职工的 工作实行月考制和学年考核制,把工作目标、工作过程、工 作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客观地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客观 公正的评价,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绩效工资。绩效工资 的经费来源分为三个层次,城区县直属学校由教职工工资收 入的 50%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乡镇中学及地 处乡镇的县直属学

10、校由教职工工资收入的40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 乡镇小学由教职工工资收入的 30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绩效工资的核发,60用于月考核分配,按考核成绩每月发放一次;40用于年考核分配,按考核成绩每学年发放一次。目前,各学校的绩效 工资分配运行良好。(三)继续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夯实教育发展基 础。XX年,我县“两基”主要指标完成较好,小学入学率达% 辍学率为 %,初中入学率达 %,辍学率为 %,扫除文盲 161 人, 15 周岁人口文盲控制率为零,小学扫盲提高班结业 420 人。 为继续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在教 育综合改革中,我县把发展基础教育的着力

11、点放在改善办学 条件和提高普及质量上,主要措施如下:1、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XX 年,全县投入资金 1536 万元,完成危改项目 7 个, 排除危房 5943 平方米,新建校舍 14 个,新建校舍建筑面积 33742平方米。XX年,县财政安排 XX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 件,主要用于支付历年教育欠债、在建校舍工程、天城中学 等新建工程、校舍危房改造、购置教学设备。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队伍素质。 按照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我县采取引、培结合的方式,充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XX年引进本科生22个,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 88 人。

12、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 训中小学教师 2838 人,选派教师外出培训 684 人,邀请教 育专家到县内培训教师 861 人,各校举办校本培训,培训教 师900余人。XX年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2450人,开展新 课程理念培训 70 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培训 54 人, 选派 30 位教师参加州举办的义务教育工程教师培训。3、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 资源配置日益优化,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全县撤 并初级中学 7 所,调减小学 15 所,小学校点 56 个。(四)开展扶贫助学,全力控辍保学。 保证入学,控制辍学是实施义务

13、教育的两大难点。为了 克服这两大难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我县主要采取以 下措施:1、继续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政府、 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到依法治教,依法管教,依法执教,家长 做到子女依法入学。2、实行控辍保学的目标责任制。县、乡、校三级层层 签定教育目标责任书,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各级各校领导 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增强控辍保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建立完善助学保障机制,切实对贫困学生给予扶持和帮助。我县主要采取“免、减、补、助”等办法,帮助贫 困学生完成学业。 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农村独生子女 “三免费” 政策。从 XX 年 5 月至今,享受教育“三免费”政策的农村 独生子女 652

14、 人,给予教育“三免费”万元。二是坚持财政 扶持不动摇。每年财政拨款万元补助 2400 名半寄宿制民族 高小班学生生活费,对民职中和西山民族中学招收的8 个山区乡镇和坝区村委会少数民族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10 元,每年拨款万元补助 150 名民族高中生生活费和杂费。三是对 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2年来,共免除 5900 余名 贫困生书杂费 72 万元。四是多方筹措资金, 帮扶贫困学生。 县教育局领导带头扶贫助学,局长每年扶持 2 名贫困生,其 他局领导每年至少扶持 1 名贫困生,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 开展了“一帮一”助困活动;协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据不 完全统计, XX 年,社会捐赠和

15、个人捐资 24 万余元,补助贫 困生6580人;XX年4-6月,红河烟厂工会、残联等组织捐 资近XX0元,有68位贫困学生获得补助。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XX年以来,我县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基础教育的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危房改造面大,教学 设施设备不配套,整体办学水平偏低。教育历史欠债大,再 加上扩大高中容量,突破高中“瓶颈”制约,硬件建设要投 入上亿元的资金,仅靠县级财力难以解决。三、今后的工作打算(一)千方百计拓宽办学融资渠道,积极筹措教育建设 资金,进一步加大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努力夯 实教育发展基础。(二)

16、创新办学体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化,切实 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多元化, 鼓励独资、合资、股份制、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 办学,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三)创新用人机制。加大推行校长公选的力度,把德 才兼备的教育管理人才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推选到 校长岗位上;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增强教师竞争意识和工 作责任心。(四)创新分配机制。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 试行校长年薪制;全面实施教职工绩效分配制,增强忧患意 识和工作责任感。(五)创新教育评估督导机制,推进学校办学标准化、 法制化建设。总之,我县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 落实州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 力实现办学体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