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0328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考练】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历史训练营 (14)一、选择题1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美元贬值 B规定工资标准 C规定工作日时数 D兴办公共工程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 ( )贫富差距扩大 股票投机过度 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产品严重过剩A B C D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国有化 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 C扩大政府开支 D政府直接采购4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会从美国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主要是因为 ( )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

2、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造成了比一战还严重的经济损失 B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C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废除 D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6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7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在经济萧条中采取了不同措施来摆脱危机,这些政策包括 ( )设置关积怨壁垒 限制人们的消费,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国家干预经济 货币贬值A B C D8第

3、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9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 )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 B C D10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

4、坏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11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 B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C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2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出现,主要是基于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自由放任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C二战后国际竞争的加剧 D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借鉴二、非选择题13(12分)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 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图1 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图2 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救济金的美国人请回答: (1)图片1和图片2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

5、大事件?(1分)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请回答: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3分) (3)面对材料一、二的情

6、况,罗斯福政府与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2分) (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分)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材料

7、二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材料一、二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5分) (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5分)15(18分)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8、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3分)材料二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

9、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旧唐书 (2)根据材料二,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4分)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3分)材料三 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

10、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8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BDCACBCDAB二、非选择题13(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及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等。(3分)(2)破坏性大;时间长;范围广。(3分)(3)罗斯福政府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而胡佛政府所奉行的是自由放任政策。(2分) (4)不能。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14(

11、1)相同点:都改革社会保障体制、减少政府开支;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2分)不同点:里根政府强调减税和调整经济结构;撒切尔政府强调发挥自由市场机制,推行企业民营化。(3分)(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罗斯福政府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5分)15(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分析评价: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4分)(2)隋炀帝置百姓于不顾,仍然征发兵役、徭役;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重视赈灾。(4分)减省诸司进奉(戒奢从简);减轻徭役;救济灾民;亲临灾区了解灾情。(3分)(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4分)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4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