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700286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调研报告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将商业贿赂 作为反腐败的重要内容,并被确定为20XX年的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 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这是向商业贿赂开战的号角。在卫生行业,同样存在着医药 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现象,并且它对医药经济发展危害日益 严重,甚至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治理医药购销 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整顿规范医药购销秩序,优化医疗服 务,降低虚高药价,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力推 进卫生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各地各部门都在进行 积极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笔者现

2、就当前形势并结合*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谈如下粗浅认识。一、*市卫生系统医药购销工作现状*市年用药总额 3000余万元。通过集中招标采购的药 品1000万元,其余药品均来自各个医药经销企业和代理经 销个人。从当地2家医药经销公司订购药品的比例逐年减少, 而外地医药企业送货上门或者通过电话采购从托运公司托 运或者医疗机构医药主管人员直接上门提取者居多,还有一 部分则是根据用药情况由医药经销商定期拆零供货。从总体 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制度健全,渠道 正规,各项程序公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销企业和经销商具 备资质,手续合法;医务人员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遵守 医疗法规,自觉维护职业道德,

3、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精心 治疗,全心全意为各族患者服务。人民群众对医疗机构和医 务人员的服务基本满意,未发生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案件。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医药购销体制和 渠道的转变,商业贿赂问题也逐渐渗透到医药购销领域。由 于隐蔽性较强,虽未发现和受到查处,但从实际情况看,一 些不法药品、器械经销人员采用非正当手段,向医院推销高 价药品和医用器材,甚至通过亲戚朋友和熟人的关系,进入 医院开展临床促销活动,记录医师所开处方数量,或者请吃 医务人员,或者赠送一些价值不高疏通感情的节日礼物,或 者给医务人员提取一定的辛苦费用等等;个别药品采购和医 务人员还存在接受经销企业和经销商提供

4、的高消费活动。导 致一些医师开大处方、开进口药和高价药品,给患者实施滥 检查、过度医疗等行为。这些在个别医务人员看来十分正常 的情况,殊不知,它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重 了群众看病经济负担。同时也腐蚀了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医务 人员和管理人员,致使人民群众对此意见较大,也成为近年 来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成因分析卫生行业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产生于改革开放,泛滥 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中期,进入新世纪,随着打击的深入,医 药购销贿赂又有所收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从宏观上分析,其一是缺乏关于治理卫生行业医药购销 领域商业贿赂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和制裁,不正当竞争 随之产生

5、;其二是医药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购销渠道的转变, 加剧了卫生行业医药购销贿赂现象的蔓延。其三是国家财政 对医疗机构的经费补偿长期不到位,几乎没有经费投入,致 使医疗机构经费紧张,发展资金短缺,以药养医也就自然而 然地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一条便捷途径,在此过程中,医药 回扣等活动很自然地发展起来了。从微观上分析,其一是在全国,作为医疗机构的监管部 门卫生行政部门,狭窄的从本行业利益出发,在对待药品和 医疗器械的购销上,有意弱化权力,放松管理,让医疗机构 在购销中获得更大的利润,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由 于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由医疗机构所得的一部分回扣则流 入到个别人的手中,产生了贿赂。其二是药品经

6、销人员为了 取得非法优势,不惜抬高药品价格,使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 品,几经转手便成了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高价药,将成本转 嫁至社会和患者,利润则层层予以划分,由此发生医药购销 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其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的驱 动以及医务人员受不良风气的侵蚀,追求富足生活而缺少经 济支撑,药品回扣和提成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一些医务人员“补偿”家庭收入的,而这也是成为医药贿赂高发的原因之 一;其四是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 手中的权力,在医药购销和招投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 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获取不正当利益,由此 产生贿赂。三、治理工作的对策商业贿赂危害性极大,特别

7、是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 行为,不仅败坏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当前药价虚高 造成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广大 群众也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深恶痛绝,甚至被列为 商业贿赂重灾区之首。如果任其滋生繁衍,不仅破坏了正常 的经济秩序,还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加大了交易成 本,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也可以说医药购销领域商 业贿赂活动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 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重拳治理。(一)开展专项整治,打击医药购销贿赂行为。按照自治区、地区的统一部署,*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于 4月 中旬启动,卫生行业成为治理的重点之一。具体工作中,成 立了治

8、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意见。卫生系统也积极行动,成立领 导小组,制定治理工作意见,完善相关制度,制定有关措施, 声势浩大地开展治理工作。卫生系统自下至上也层层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建立健全了旨在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相关制度和约束机制,制定出台了*市卫生系统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市卫生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实施意见、*市医务人员十不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医 务人员违反纪律处罚意见等,设立了专线举报电话,接受 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用以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同时,市纪委 监察局、卫生局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 排,标本兼

9、治,综合治理,联合开展了严格的执法检查活动, 促进治理工作健康发展。(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务人员行为。首先是 在医疗卫生行业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 育和各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 观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上述相关规定和制度,教育医务 人员自觉遵守的同时,进一步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以诚 实守信、遵纪守法为荣,以见利忘义、违法乱纪为耻,认清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参与治理医 药行业商业贿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广大医务人员遵纪 守法意识,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倡导良 好的医德医风,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加强医

10、疗 机构廉政文化建设,每年开展以反贿赂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 动和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自觉抵制贿赂,增强拒腐防变 能力,树立廉洁从医、依法执业和抵制商业贿赂的良好风气。 使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调 动群众参与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一 场人民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攻坚战。(三)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各项制度。公开透明是 防止腐败的最佳路径。卫生行业医药购销活动中,之所以发 生贿赂,就是因为在医药购销中存在竞争,而部分竞争者可 以利用竞争过程的不透明性,通过贿赂交易决策者获取交易 机会。所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药品、医疗器械交易过程 进行公开,那么接受医药

11、行业贿赂的任何人就会难以立足。 在具体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向 社会公布卫生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政许可等重大事项。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和医疗器械,要经院药事委员会集体研 究,严格审核经营者的经营资质, 全面考察其经营的信誉度, 签订公开透明的购销合同,货比三家,坚持在同等条件下, 购进质优价廉的药品和器械,明确付款方式,把购销的各个 环节置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搞个人说了算。在公开工 作中,要充分利用电子滚动显示屏和触摸式电子显示屏,进 一步加大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和医疗服务信息公开的力度,向 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 向患者公布医疗服务流程,让

12、他们及时了解服务收费标准, 了解自己住院所支出的各项费用,放心地住院治疗。各基层 卫生院也要及时公开相关的医药价格和收费标准,公开采购 的途径和程序。同时,健全医疗机构内部的人事、财务、采 购等事项的民主监督制度。规范处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 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制定明确的诊疗项目临床路径,推行 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医生不当处方公示点评 制度和医德医风档案制度,对不正当行为要及时告诫或查 处,规范医务人员临床诊疗服务。 加大执业医师法和药 品管理法贯彻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并进行 曝光。开展以医疗质量及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 主要内容的医院诚信服务工作,促进医务人

13、员廉洁行医、诚 信服务。(四)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监管效能。药品监管部门和 物价部门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利用信 息网络技术对药品、医用器材的采购、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建立健全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建立 投诉处理机制,提高监督效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管, 定期检查医药购销途径,检查医疗机构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 生的折扣、让利、优惠等是否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严禁任何机构、科室设立帐外帐和“小金库”。 严禁将科室收入与个人奖金直接挂钩。对医疗机构实行巡视 检查制度,对医院的领导干部、科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的人 员加强监督管理。(五)深化改革,逐步规

14、范流通秩序。推进医疗卫生体 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改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逐步推行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减少流通环节。按照合 同法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规范招标采购办法。医疗 机构严格按照招标合同确定的药品中标规格、价格、数量采 购,严禁在招标合同之外擅自采购药品。逐步扩大高值医用 耗材集中采购和医疗设备招标采购范围。加强对医疗机构招 标采购行为的检查监督,对违反招标规定的医疗机构负责人 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托管工作。(六)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紧密结合专项 治理与行业纠风工作,紧密结合医院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教 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建立 和完善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宣 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 伦理等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反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氛 围,逐步建立起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制度构架,包括反 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教育体系、监督体系和惩治体系的基础 性建设。使商业贿赂得到有效遏制,从而树立起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医药经济步入正常运行的轨 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