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溶液的形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99617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3溶液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单元3溶液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单元3溶液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单元3溶液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单元3溶液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3溶液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3溶液的形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尝过海水吗,啥味道?,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溶液,一定喝过这个,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吃过这个吗?,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下面我们再现两个生活中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取两只烧杯,各加入20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一药匙的氯化钠晶体、硫酸铜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固体吗?,固体消失,成为无色透明液体,固体消失,成为蓝色透明液体,蔗糖溶于水微观示意图,氯化钠溶于水微观示意图,1、为什么这些固体会“消失”在水中?,粒子在不断地运动,2、观察硫酸铜溶液颜色深浅是否各处相同?,溶液具有均一性,3、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溶液具有稳定性,4、此时的溶液是纯

2、净物还是混合物?,溶液是混合物,通过上面的思考题,大家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小结:,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与所取液体的部位、数量(体积)无关。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温度、气体压强、溶剂量等)不变时,被溶解的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性质也不会发生变化。,(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一、溶液,(一)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1、溶液是无色的。2、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3、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4、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5、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

3、中分离出来。,练习一:判断说明,练习2: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A:ABB:ABC:A=BD:不能确定,A,B,C,练习3: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A:会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C:会浮上水面D:不能确定,B,如蔗糖溶液: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三)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1、从宏观上看,2、(微观上看):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分子中。,如蔗糖溶液: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氯化钠溶液:Na+、Cl-分散到水分子中,想一想:溶剂只可以

4、是水吗?水能溶解所有物质吗?,如:1、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溶液的质量是多少?2、把80g的蔗糖加入100g水中,只是溶解了30g蔗糖则蔗糖溶液中,那么溶液的质量是什么?,3、溶液、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数量关系,(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注意:溶质的质量是指已经溶解的那部分溶质,没有溶解的那部分,不能计算在内。,实验探究二:溶质与溶剂的关系,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实验3-2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现象纪录,几

5、乎不溶(溶液略显棕黄色),溶解,溶液紫色,溶解,溶液棕色,几乎不溶,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问题:溶质是固体,那么液体可作为溶质吗?,(2),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溶液的溶剂都是水,(1),结论,气体,(3)溶质,固体,液体,(如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等),(如白酒等),(如稀盐酸、汽水等),探究实验三,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用滴管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分层,均匀混合,不分层,乙醇和水互溶,探讨: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气体

6、,液体,固体,液体,量少,量多,非水物,水,无论水的多少,5、同一溶剂中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如海水),溶液的名称:一般溶质的名称在前,溶剂的名称在后(通常溶剂“水”隐去)。如:硫酸铜溶液、碘酒、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练习: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KMnO4溶液,碘酒,盐酸,10ml汽油90ml豆油,90ml酒精10ml水,溶质,溶剂,KMnO4,水,碘,酒精,HCl气体,水,汽油,豆油,酒精,水,澄清石灰水,Ca(OH)2,水,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2、外因:(1)温度:升高温度,加快溶解速率(2)状态:气、液态溶质溶解较快(3)接触面:扩大接触面,溶解速

7、率加快(4)搅拌或振荡:加快溶解速率,溶液的用途,溶质在溶剂中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大大增加接触面积,使反应加快。若是药品或营养变成溶液也更易被吸收。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医疗、清洁、农业生产等。,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较快的。,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活动与探究】NH4NO3、NaCl、NaOH分别溶于水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2.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实验现象:,24,14,56,实验结论:NaCl溶于水没有明显的吸热或放热象;NH4

8、NO3溶于水时吸热;NaOH溶于水时放热。,实验分析: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升高,不变,例1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C硝酸铵晶体D氯化

9、钠晶体,D,【思考】我们已经知道:汽油可以把衣服上的油脂洗去,是汽油可以溶解油脂。那肥皂水、洗涤剂也可以洗去油污,道理何在?【实验探究4】油脂怎样溶解在含有洗涤剂的水中,分层,浑浊,分层,否,分层,浑浊,浑浊但不分层,是,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图二,【结论】1.人们把能使.叫。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确切地说是类似于形成“水合分子”。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大集团化解为“个体户”。2.汽油去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两者效果相同但原理不同。,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乳化剂,归纳总结,1.乳浊液:分散到里形成的。它(是

10、/不是)溶液。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而不聚集成为。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小液滴,液体,混合物,不是,乳化,细小的液滴,油珠,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问题:,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11、,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食盐水糖水稀盐酸石灰水,泥浆水洪水,油水,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探究,全部溶解,有部分没有溶解,全部(部分)溶解,20ml水可以溶解5g氯化钠,20ml水不能将10g氯化钠完全溶解,25ml水能(不能)将10g氯化钠完全溶解,结论:一定量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是有限的,溶剂增加,溶解的溶质也增加。,思考: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NaCl不能无限地溶

12、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固体溶解在水中还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2】把上述实验中的氯化钠换成硝酸钾再进行上述实验。,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剩余KNO3全部溶解,全部溶解,有晶体析出,温度可以影响KNO3的溶解能力,综上所述:物质的溶解能力除受溶剂量的多少的影响;还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在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溶剂的量”是多少,在什么“温度下”,才是正确的;缺这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量,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都是错误的.如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的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所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影响我们对物质的溶解能

13、力的认识。,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溶解溶质的溶液。,这样看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我们已经知道: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多少的影响。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就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才可以。,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同样的温度相同量的溶剂达到饱和,一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14、分数=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其单位为“1”。,1.溶液的分类(1)从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把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稀溶液,如20/时,100g水中溶解20gNaCl,可谓浓但没有饱和;20/时,100g水中溶解0.153gCa(OH)2,可谓稀但饱和.,100%=13%,0.5g,0.5g+10g,100%=4.8%,三溶液的计算

15、1.已知溶质和溶剂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在3个盛1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5g、1g、1.5g溶质,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g,1g+10g,100%=9%,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g,1.5g+10g,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解:含溶质NaCl=150kg16%=24kg含溶剂水=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kg24kg=126kg答:-。,三、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例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NaCl和H2O各多少克?解:1.计算;需NaCl:50g5%=2.5g需H2O:50g2.5g=47.5g,2.称量;,3.溶解;,4.装瓶、贴签,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A.B.C.D.,B,3.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