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699609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对XX市*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况进行 了简述,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产生问 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新时期生 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区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对策措 施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 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去年四月温家宝总理在 第六次全国环保工作大会上提出了环保工作关键要实现三 个历史性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 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

2、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二是从环 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做 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 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 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区委、区 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 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从产业发展、村镇规 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深 化农村改革等六方面全面启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我现就 如何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容、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 理民主”的建设目

3、标,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 境保护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加强我区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美丽新农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 施。一、*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况*区是XX市的主城区,距离市中心就25分钟的车程,全区辖1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个开发区管委会,幅员 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 66万,其中农业人口 34.9万,全 区现有119个村民委员会,2169个村民小组,有村委会干 部479人,村民小组长 2169人,建有村级党组织 414个, 有农村党员13980名。目前在农村已基本形成了以村民代表 会议为权力中枢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 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至X

4、X年,我区“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结构 调整不断深化,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农村经 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全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5亿元,比XX年增长52%年均递增8.7%,上规模、上档次 的特色农业基地已初步建成,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现有特色花木 6万亩,高优水果3万亩,蔬菜基 地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蚕桑、笋竹、香料、中药 材等多经1万亩。粮经作物(不含退耕还林)之比由XX年的 69:31调整到61:39,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 3670元, 恩格尔系数为 48.5%,;农产加工、乡镇企业、农村生态休 闲旅游,农村商贸服务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农

5、业园区建设、乡镇工业基地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 染问题逐渐增多,这既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经济 基础,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二、*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原因尽管我区新农村建设启动快、力度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区农村量大面广,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总体离新 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 快速发展,尤其是分布在乡镇的企业、矿山排放的污染物、 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 的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与 主城中心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 身体健康,制约

6、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急需 改善。(一)农村村庄环境“脏、舌L、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 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处理,全区各镇、村均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计算,每天有近 226吨生活垃圾和 279吨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 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同时,在我区农村有存栏牲畜牛、马4068头,生猪15.2万头,羊1.2万只,兔1.2万只,家 禽137万只

7、;XX年出栏牲畜牛、马530头,生猪26.2万头, 羊2万只,兔3万只,家禽289万只,每天可产生废弃物 619 吨,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现象各镇村均存在,同时在我区工 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的歇马镇、童家溪镇、东阳街道、天 府镇、澄江镇、水土镇、静观镇、蔡家镇等则存在着城镇和 农村聚居点与工业区混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 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二)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10多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主城周边的中心镇为适应产业阶梯 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各镇的工业

8、园区、开发区悄 然兴起,加之分布在各镇的乡镇企业和矿山开采企业,造成 城镇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 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三废”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 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 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设备 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 农村的环境污染。(三)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 成污染由于各镇村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农膜以及有的村 镇使用污水灌溉,XX年我区销售化肥 40917吨、农药292吨、 农膜412吨、柴油1717吨,尤其是靠近工业区和污染企业 的一些农地,

9、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耕地质量,土壤生产力下降,土壤 理化性质恶化,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 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农产品进入超市或出口、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影响,少数重点污染企业周边和矿 山开采地区周边土壤受到严重污染,这对我区大力发展无公 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问题尽管*辖区内有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8个,全部设置了界碑,并按规定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和保护 区陆域纵深范围,一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H类水质标准, 二级保护区内执行地表水川类水质标准,通过强化对集中式 饮

10、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确保了全区镇街使用自来水的安全。但是在我区广大农村,尤其在15个乡镇,除了中心场镇区域使用自来水外,大部分村民均是使用地表水、井水 或地下水,尤其是 XX年的大旱灾,反映出了我区天府镇、 澄江镇、水土镇、金刀峡镇等部分镇村存在水源性缺水和水 质性缺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水不足,有的地区水质也不 太好,全区大部分村庄没有集中式安全供水设施,大部分村 民的饮用水都未经过净化处理,在部分沿江、沿河、沿库的 镇,由于部分江、河、库受到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用水的不便,可以说,农村村民的饮水 安全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五)农业生产废弃物未能有效综合利用,不

11、同程度地存 在面源污染问题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禽养 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区共有存栏牲畜 16.81万头,家禽137 万只,畜禽养殖业的污水、粪便、作物秸杆以及残留农膜等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初步估算,我区每 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 22.59万吨,产生农作物秸杆 10万吨, 且大部分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均未被有效 利用,大部分专业养殖户养殖场没有完备的污染防治设施, 有的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环境污 染。由于一些村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知识,加之施 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的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的大量 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使

12、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受到损 害。目前,我区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农村的村容村貌,已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 决,必将影响到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影响 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XX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区总 体目标的实现。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全面建设XX小康社会先行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 ”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 以创建国家级

13、生态区为抓手,注重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积 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环境的“脏、 乱、差”问题,努力改善辖区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注重农 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控制辖区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彻底 解决辖区农村“脏、舌L、差”问题,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 到全面改善,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2、“十一五”目标到XX年,基本解决辖区农村环境“脏、舌L、差”问题, 农村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一批安全饮水工程

14、,农村 饮用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辖区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 垃圾、畜禽养殖、乡镇企业等污染的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建 成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优美乡镇、生态 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 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三)建议措施1、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开展 农村循环经济的示范一是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进一步加强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的布局,大力发展 生态环保型农业,发燕尾服农村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环 境污染。二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创 建全国生态区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15、都市观光 农业和现代科技农业,结合现有花木产业带、果苗基地、景 区、林区等建设提升规模档次。 三是以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开展和推广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尤其在 发展节水农业,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 用,农产加工废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经济 和生态的良性循环。2、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科普示范区、全国文明 城区、生态城区、构建和谐 *与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抓住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

16、施,在全区19个镇街、119个村全面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在中 心镇、景区、主要道路沿线的农村地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的“定点存效、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提倡资源 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二是在城镇化、 工业化较快的中心镇(如龙凤、东阳、北温泉、澄江、水土、 歇马、童家溪、蔡家、施家梁、静观等),可采用“村收集镇集中一一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 三是在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偏远村镇可采取堆肥或简 歇填埋处理。四是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 处理方式,结合我区农村实际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对于人口 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中心镇、景区镇等可建设 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五是在人口密度低、水环境容量 相对较大的村镇,应大力推进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 厨、改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