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989364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保护接地:通信设备金属外壳及其他非正常带电部分的接地。工作接地:在AC/DC电源内或配电屏内(注意是在电源内部),输出直流48V总接线排的正极接地;对于24系统,是直流24V的负极接地。工作接地的概念不是针对直流用电通信设备的48V正极(或24的负极)的电源线连接,直流用电通信设备的48V正极(或24的负极)到电源设备的连接应该属于电源线连接的概念,不应属于接地线连接范畴。屏蔽接地就是一种工作接地;电器外壳接零线就是保护接地;两次以上的零线接大地就是重复接地.电力系统中的中性概念在电力变送和市电供用系统中,出于经济性上的考虑,常常采用3相交流的模式馈送电能。3个交流电的

2、相位互隔120,其矢量和为零。(注意,包括电压和电流)对市电用户,直接使用3相电并不方便。因此拆成3个单相电送往终端用户。这3个交流电源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即星形接法)这样一个点对3个相电来说,是对称中立的。所以叫“中性点”。同理,若3相负载也按星形接法,也会形成一个公共点。为避免混淆,我们叫做“负载中点”。由于3个独立的单相负载大小不可能一致,所以负载中点就不可能对称中立。为防止3个单相电源的不平衡,就要增加一条电线连接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点。这条线把负载中点的电位钳制在电源中性点上,并通过不平衡电流。这就是“中性线”。这就是所谓“三相四线制”。它仅用于市电系统。在这个供电

3、制度中,出于系统安全的要求,其中性点是与大地连接在一起的。所以这时的中性线也叫零(电位)线。而在不需要3个单相拆分供电的电力系统中(例如高压输电和三相动力),一般只在电源侧有一个中性点,哪来中性线?这样的一个中性点,当然也应该是接地的。但绝不是出于电路原理上的原因。至于远在另一端的发电设备是如何作的,可问一下电厂师傅。以上观点没有引经据典,仅凭记忆,难免有错。应以著作文献为准。1. 在一个电气设备中,是否可以将零线与地线接到一起?在供电系统中,“零线”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力正常传输的“工作线”,若没有它就不干活了。而“地线”的更多作用是安全保护方面。两者是否连接在一起,不是由原理决定,而是由规范

4、规定。所以不可自行连接。2.在什么情况下会需要重复接地,它有什么好处呢?“重复接地”是一个专用术语,是指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其中性线除了在用户变压器端做了工作接地,往往还在用户端再次接地,以提高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3.变压器和设备处壳需要接地吗?电力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按要求必须做保护接地。关于接地概念 一、种类 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 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

5、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有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4、直流接地 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屏蔽接地与防静

6、电接地 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6、功率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二、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三、智能大厦接地系统的设

7、计 1、防雷接地系统接地体一般利用智能大厦桩基,桩基上端钢筋通过承台面钢筋连在一起;防雷接地系统引下线一般利用柱子内钢筋;防雷接闪器用避雷带和避雷针结合的方式,智能大厦30米及以上,每三层利用圈梁钢筋与柱筋连在一起构成均压环;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2、工作接地系统线就是电力系统中的N线。 3、保护接地系统,在变配电所内适当位置设总等电位铜排,从等电位铜排引出PE强电干线,每层在适当位置设辅助等电位铜排,从辅助等电位铜排引接地线至设备外壳及金属管道等。 4、直流接地系统。直流接地系统基准电位引自总等电位铜排,采用 35铜芯绝缘线,穿钢管保护直接引至设备附近,作直流接地用。 5、功率接地。用与

8、相导体等截面的绝缘铜芯线从楼层配电箱与相导体一起引来,在TN-S系统中就是中性线N。 6、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自总等电位铜排引出PE弱电干线,每层在适当位置设弱电辅助等电位铜排,电子设备的外壳,金属管路的屏蔽及抗静电接地均引起至弱电辅助等电位铜排。接地与接零知识接地和接零的类型一、接地和接零的类型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接零。为防止雷电的危害所作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为防止管道腐蚀的接地采用电法保护接地;还有静电接地和隔离接地等。1、工作接地 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保证电气设备可靠地运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点(如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

9、性点,防止过电压的避雷器之某点)直接或经特殊装置如消弧线圈、电抗、电阻、击穿熔断器与地作金属连接。2、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如图2所示,这种接地,一般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3、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作金属的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4、接零与变压器和发电机中性点连接的中性线,或直流回路中的接地中线相连,称为接零。 5、过电压保护接地过电压保护装置或设备的金属结构,为消除过电压危险影响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6、防静电接地为防止可能产生或聚集静电荷,对设备、管道和容器等所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

10、地。7、隔离接地把电器设备用金属机壳封闭,防止外来信号干扰,或把干扰源屏蔽,使它不影响屏蔽体外的其它设备的金属屏蔽接地,称为隔离接地。8、电法保护接地为保护管道不受腐蚀,采用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保护等到的接地,称为电法保护接地。接地和接0使用时相近,但概念是不一样的。电气工程中三相四线的中性点称为0线而不叫地线,地线是通过在地下埋设金属极板或打入金属桩再用导体引出的连接 系统。地线的作用有二项,一是人体保护,二是所有电气信号的参考电位。发电系统0线和地线相联,经过线路的传输,0线的电位会有变化,相距一段距离要做重 复接地的保护措施。所以设备及家用电器的外壳要求时接地而不是接0,漏电保护器也是判断

11、包括0线在内的供电线路上与地线之间若有电流通过就自动断开供电回 路。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2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

12、而要采用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工作接地的定义:由于电气系统的需要,在电源中性点与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 重复接地的定义:在工作接地以外,在专用保护线PE上一处或多处再次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保护接地的定义:保护接地将用电设备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的定义:在TN供电系统中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与电源中性点连接,而与接地点无直接联系。1、重复接地:将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为重复接地。 2、保护接零:在中性线有工作接地的三相四线低压系统中,

13、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零线可靠连接,叫保护接零 在TN系统中中性线(N)与保护零线(PE)开始是合一的,在某个位置是才开始分开。(一般是在进入建筑物的总配电箱后开始分开),而TN系统包含TN-C、TN-S、TN-C-S、TT、IT等系统。因此对是否于连接在这个位置的前后的定义是不同的。配电系统采用共用接地的优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随着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负荷设备种类的多样化和数量的日益增长,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分开独立接地,还是共用接地,已成为广大设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实践表明,采用共用接地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分析和对待。 所谓共用接地是指电力系统的工作接地与电气设备的保

14、护接地、防雷接地等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或指几个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汇聚在一起,连接到设置在一个或几个地点的共用接地电极上的接地。 1 共用接地的优点 接地线少,接地系统较简单,维护、检查容易; 各个接地电极并联连接的等效接地电阻比独立接地的总电阻小。如果是利用建筑结构体作为共用接地装置,因其接地电阻很小,共用接地的效果就更显著; 当有一个接地电极失效时,其他接地电极也能补充,提高了接地的可靠性; 减少接地电极的总数,节省了设备施工费用; 当负荷设备绝缘损坏发生碰壳短路故障时,可以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动作。同时能够减小人员触及故障设备时的接触电压; 可以减少雷电电压的危害。理论上,为了防止雷电压

15、的反击作用,防雷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系统之间最好能保持足够的距离,但在工程中往往存在许多 困难而无法做到。因各种建筑物总有许多引入管线,这些管线分布范围很广,尤其在利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钢筋作为暗敷防雷网时,建筑物管线与电气设备的 外壳实际上是无法与防雷系统真正分开的,也无法与电气设备的接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为限制雷击时电气设备和建筑物接地点电位的增高,应采用共用接地,即 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如大楼建筑物,当把电气部分的接地和防雷接地连成一体后,就使建筑物内的钢 筋间构成一个法拉第笼,在此笼内的电气设备和导体都与笼相连接,也就不会受到反击。因此,利用大楼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体接地时,大楼内多种系统的接地就可以 共用接地,不过,应使共用接地电阻限制在1以下为宜。 2 共用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接地电流的性质。接地点电位升高的危害程度与接地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发生概率等几方面因素有关。例如避雷针、避雷器在雷击时,虽然可能发生大的接地短 路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