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98858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重点检疫性害虫,属鞘翅目象虫科水象亚科,原产美国东部,密西西比河流域种植水稻后成为重要稻作害虫。,目前,我国大陆已有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吉林等9个省市发生稻水象甲,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部分地区已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形态识别,1.1成虫体长34mm,宽约1.5mm,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新羽化成虫深黄色,具金属光泽,田间新生成虫背侧或足上通常带泥。自前胸背板的端部到基部,有一个由黑色鳞片组成的大口瓶状的暗斑。触角赤褐色、膝状,索节6节,第一节大、第

2、二节长、第3至6节球状,棒基部无毛,具金属光泽,端部1/3密生细毛。,1.2卵呈长肾形,圆柱形居多。在水稻叶鞘内侧组织沿叶脉方向纵排分散,其它部位分布较少,长约0.8mm,初产为无色至白色,至孵化时变黄且多呈圆柱形。,1.3幼虫为无足型白色。一、二龄幼虫较细小,足突不明显,其一龄幼虫在根部极少见,三、四龄幼虫较大,足突明显,而四龄幼虫长宽比小,显得肥胖或粗状。,1.4蛹幼虫在土茧中化蛹,土茧长约5mm,卵圆形,表面光滑,着生于稻根中部或被咬断的稻根末端,单生或26个着生于稻根某一位置附近,预蛹或蛹乳白色,至羽化时蛹浅黄,大小与成虫相似。,2寄主植物及其被害状,2.1寄主稻水象甲成虫对水旱生植物

3、均可取食,其寄主有7个科的40余种植物,属杂食性害虫,但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作物中以水稻、高粱、玉米罹害最重。成虫通常沿叶脉啃食叶肉,仅剩下下表皮,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上造成“I”形长斑痕,久而呈条状破裂,在阔叶植物上取食,亦造成长条状食痕,但不规则。,2.2危害症状幼虫仅为害少数几种水生植物,田间在稻和稗根部调查到了幼虫。幼虫具有寡食性,水稻是幼虫最主要的寄主,一龄幼虫,可取食少许叶鞘及附近组织,造成为害状不明显。而二龄以上幼虫钻断须根,附着或钻入根中为害,被害稻丛根系变少变短,呈黄褐色;幼虫较多时,几无白色根,整个根系呈平刷状,稻丛根易拔起。受幼虫为害,水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蘖减少,

4、植株矮小,穗数、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严重时,水稻停止生长,特别低洼水深田块,水稻发育不良,受害更为严重。,3生活史及习性,3.1生活史稻水象甲在湖南一年发生12代,并存在一个不完全世代的第二代。越冬成虫卵巢于3月中旬开始发育,成虫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活动,随着气温升高,4月上、中旬开始迁入秧田取食秧苗并产卵为害,5月上、中旬越冬成虫集中在秧苗上取食为害,直到7月中旬。,6月上旬开始见卵,持续到6月末,一直可查到卵,幼虫在6月10日前后即发生,连续发生至8月上旬,到8月中旬才查不到幼虫,7月中旬即有土茧,持续发生在8月末才遂渐查不到茧蛹,自7月起田间始见新生成虫,至8月15日前后,新生成虫达

5、到高峰,然后田间成虫量逐渐减少,一直到水稻收获时,仍有少数成虫活动。自8月下旬起,越冬场所有成虫活动至10月末、11月初,成虫进入越冬状态。,稻水象甲以休眠成虫在越冬场所越冬至次年春季。出土后的越冬成虫先取食杂草,补充营养后迁飞到秧田或直接迁飞到本田取食和产卵。幼虫共4龄,老熟后在土茧中化蛹。新羽化的成虫在田间或迁飞到越冬场所取食幼嫩的杂草以贮备能量越冬;在气候温暖的双季稻区,第1代成虫继续在稻田产卵繁殖。,稻水象甲越冬成虫4月初出土活动,刚出土的成虫在附近的白茅、芦苇等杂草上取食,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田间出现了稻水象甲成虫取食为害的盛期。迁飞到本田的成虫当天即可产卵,产卵盛期为5月中下旬到

6、6月上旬。卵期为6d,孵化的幼虫取食稻根,1龄幼虫盛期为5月下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水稻分蘖盛期,幼虫期约1个多月,老熟幼虫附着在稻根上结茧化蛹,蛹盛期约为7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虫飞到稻田四周寻找幼嫩的杂草取食,以备越冬。,3.2生活习性3.2.1越冬成虫有集居习性主要越冬场所成虫密度为200头/m2,而且越冬死亡率极低。3.2.2越冬成虫有集团迁飞习性5月下旬、6月上旬晴微风的黄昏,可见大量成虫向稻田方向迁飞。,3.2.3成虫活动性上午9:0011:00和下午4:007: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很少飞行。6月份的成虫多在叶面进行取食活动,中午前后,一般沿植株爬入水中,或伏于水层表

7、面附近,或因“风吹草动”作假死坠入水中,在水表或水层内作游动。8月份以后,稻田的稻水象甲新生成虫几无游水及在晨昏时间集中于植株冠部活动的特点,而主要在植株中下部活动,取食矮小分蘖的嫩叶。,3.2.4趋光习性稻水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通常新生成虫较越冬后成虫趋光性强,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又较6月中下旬成虫趋光性强。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长为3040mm的黑光灯诱虫较日光灯或白炽灯诱虫最大得多。3.2.5产卵习性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时间多为白天中午,在无水条件下,一般不能产卵。,3.2.6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

8、,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后,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幼虫多危害早插秧的水稻,喜食嫩根,而晚插秧的田块幼虫危害则明显较轻。,4综合防治,4.1防治指标稻水象甲成虫密度达到0.3头/穴时即进行药剂防治。,4.2农业防治稻水象甲成虫、幼虫连续为害水稻。水稻移栽后成虫开始为害稻秧,虽然成虫仅取食部分叶肉,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但成虫密度较高时,成虫危害严重影响水稻的分蘖;稻水象甲幼虫为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在水稻的分蘖期内,直接影响根系发育,从而影响分蘖,减少有效穗数。因此,根系发达、分蘖力强、且有较大补偿能力的水稻品种,

9、可能更为耐害。而培育壮秧适期晚栽,使水稻分蘖盛期和稻水象甲幼虫为害高峰期重叠时间缩到最短限度也有利于减轻稻水象甲的为害。,4.3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的防治,以药剂防治为主。稻水象甲是以幼虫取食稻根为主的地下害虫,一般药剂对其幼虫直接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因而稻水象甲通常以防治成虫为主。,4.3.1防治适期越冬的成虫侵入本田高峰期,即本田插秧后510d左右为最佳防治时期。此时防治将成虫杀死在产卵之前,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4.3.2防治药剂防效较好的药剂,有特制甲基异柳磷、功夫、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杀威、灭扫利、来福灵、稻乐丰等药剂对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特制甲基异柳磷药效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10、,对幼虫具有较好的间接控制效果。在插秧后20d以内防治1次成虫,到幼虫发生盛期,防治田内几乎没有幼虫。,其它药剂对幼虫的间接控制和直接防治效果均不够好。由于甲基异柳磷对人畜毒性较大,建议在施用时,采用颗粒剂或用毒土法防治为主,可省时、省力、使用安全、提高防效。一次性施药即可控制越冬后成虫的整个发生期无需二次施药。其它类药剂如菊酯类农药等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能在防治适期施用才能达到较好防效,且在越冬成虫基数较大时,防治适期把握不好,普遍需要23次施药防治,增加防治用工及成本。,4.3.3注意事项无论防治成虫或幼虫,均以田间落水12d喷雾防效最好,而施用颗粒剂或撒毒土时,田间保持3cm左右水层

11、防效更好。,5结语,(1)稻水象甲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主要以幼虫在稻根隐蔽危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它具有营孤雌生殖、潜水性强、越冬成虫死亡率低、成虫多食性等特性,有利于其扩散和传播,其发生现状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稻水象甲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成虫为主,要掌握好防治适期,特制甲基异柳磷对幼虫及成虫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效期长,防治成本低。但因其毒性较大,故施用时要注意安全。,(3)为避免稻水象甲对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治药的速效性、持效性、降低毒性同时考虑兼治二化蝗、稻蝗、稻负泥虫、稻纵卷叶螟等其它水稻害虫,应探讨甲基异柳磷与适当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合使用技术。,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