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698169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篇: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投放问卷和交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了解农村法律普及现状,掌握一手资料,为以后普法活 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一、农村现状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 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 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 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 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 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2、法律

2、需求大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 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 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 农;人身伤害;农民工基本权益。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促农富农;婚姻家庭。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 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 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 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 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

3、类的法律。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 人员等原因, 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 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 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 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 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 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并能准确说出不 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 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 群

4、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勺男性和25%勺女性选 择私了。而男性有 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 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 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 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 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 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

5、费,再 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 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 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 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虽然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 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 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 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解室 12 个,镇级纠纷调解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解干部中仅有镇调 解室2名工作人员接受过司法培训并专职调解,村级调解室 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而且仅村支书接受过几天相关调解 培训,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诚然, 不少同志的工作经验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 很多经验跟法

6、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 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 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 路;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 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 自身权益的追求。三、解决方案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 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 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 解力等原因而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 为采用。2、多种方式

7、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 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 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 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 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 杂志学习法律知识。 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 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 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 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 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

8、中也有许多贴合 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 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 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 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 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 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 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第二篇:关于农村法制普及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关于农村法制普及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摘要:自在新中国建国以来,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公 正立法,严格执法”的理念。在全国各个地方,

9、各级政府多 次开展普法教育,在各个村庄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中国是 一个拥有绝大多数农村人口的国家,所以做好农村法律普及 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村法制的普及与社会安全稳定紧 密相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在“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等思想的伟大领导下,在共产党和国家政府的英明指挥 下,普法工作不断贯彻落实, 农村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农村人民的法制素养不断提高。关键字:农村法制普及状况一、引言回顾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以法治国 的国家。农与法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离。从法家学 派的诞生到法家思想的发展,从战国时期的变革

10、法治到近现 代的维新变法,从先秦的法律条文到新中国的各种法典。而 这之中,任何与法律有关的也都涉及到了农业。农业是任何 一个国家不了缺少的立国之基,法律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缺 少的固国之本。着眼目前,法制的观念和法律的知识都深深 普及到农村人们的心中。在处理事故冲突和矛盾纠纷的时候,人们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通 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有效解决。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不断向 全面小康社会稳步迈进,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正在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这一切 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关,社会和谐稳定又离不开农村法制 的普及。自然,农村法制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二、农村法制普及状况、过去的农村法

11、制普及状况在古代社会,农村人当中识文断字的都不多见,更别提 精通律法的人了。然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并不是人们不 学习法律知识。第三篇: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投放问卷和交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了解农村法律普及现状,掌握一手资料,为以后普法活 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一、农村现状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 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 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 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

12、段。走 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 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2、法律需求大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 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 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 农;人身伤害;农民工基本权益。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促农富农;婚姻家庭。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 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 解法律,更

13、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 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 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 人员等原因, 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 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 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 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 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 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

14、,并能准确说出不 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 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 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勺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 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 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 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 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 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

15、生暴力事件。例如,走 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 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 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虽然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 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 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 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解室 12 个,镇级纠纷调解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解干部中仅有镇调 解室2名工作人员接受过司法培训并专职调解,村级调解室 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而且仅村支书接受过几天相关调解 培训

16、,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诚然, 不少同志的工作经验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 很多经验跟法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 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 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 路;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 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 自身权益的追求。三、解决方案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 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 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