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698095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王圩村村地处舜耕山下,位于三和乡东南部 , 是新 区规划中的政务、文化、商贸区。紧邻山南新区新市政府办 公楼,山南新区正在建设的南纬四、五路和南经十五路等穿 境而过,新市政府办公楼等重点项目建设接近尾声,有“新 区核心”的区位优势。目前主导产业是农业生产,主要经济 收入是农作物生产和外出务工收入。 全村有 11 个自然村庄, 11 个村民组。区域面积 5780 亩,耕地面积 2860 亩,林地 560 亩。现有人口 1526 人,396 户。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 “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 5 人, 共有正式 党员 35 名。近年来,王圩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

2、斗堡垒作用 , 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为主题,以服务山南新区建设为己任,坚持解放思想、 科学发展、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 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 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较好的完成乡党委、政府确定的任务 目标。现将这一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支持山南新区大建设。 王圩村作为山南新区规划的重要建设阵地,承载着征地 拆迁的重要任务。 村党支部高度重视, 在抓好党建工作之余, 更是将征地拆迁任务摆上日程,积极配合乡拆迁办开展各项 工作

3、。截止 5月 6日,丈量房屋、 丈量宅基地、 搬迁、拆迁、 临时安置工作已经完毕,丈量宅基地 100 余亩,签协议 57 大户,拆迁 124 大户,拆迁面积万平方米,强拆违建 1 处, 提供过渡房 170 套,认真执行“征迁与拆违并举、征迁与安 置同步”原则,实现“ 0 事故、 0 上访、 0 伤亡”。作为乡、 村、组三级施工环境协调网络的主体部分,王圩村党支部两 委班子明确了职责, 落实了责任。 放弃休假, 加班加点工作, 长年奋战在征地拆迁安置第一线。多次深入拆迁户家中与户 主进行协调沟通, 努力化解矛盾, 调处影响工程施工的事件。 协助拆迁办成功签订百余份协议书,为重点项目工程的顺利 推

4、进立下了汗马功劳。村党支部始终贯彻乡党委稳定大局, 以人为本,力推和谐拆迁的精神,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从拆 迁户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保障村拆迁户 的权益,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爱戴拥护。二、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新村。 万事民为先,要想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办成几 件让群众看得见、信服的、摸得着的事实。多年来,出行难 是困扰王圩村村民最大的难题,尤其是下雨天,道路泥泞, 很多村民都无法出行。党支部通过多方筹资和“一事一议” 的工作方法,于去年年底,完成修建了通往各自然村庄的水 泥道路,在居民集中区还修到了农户门口。通过为进一步提升被征地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帮助 被征地农

5、民尽快实现就业。王圩村党支部积极筹备组织,每 年都会邀请职业培训学校老师为村民进行了就业培训,今年 3 月份,我村再次组织了 40 名群众参与了面点培训班。 面点制作等手艺学习,失地农民又有了谋生的手段,不用再 为收入问题而发愁了。三、狠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坚持“三会一课” ,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程序、慎重发展”的方针, 严把党员的组织发展关。坚持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 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查自纠、支部考评、党员自评、 群众测评等工作,使党员的党性观念、表率作用等得到进一 步提升。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初,王圩村党支部全体 党

6、员进行新一年度公开承诺,村支两委班子积极作出承诺, 设定践诺期限,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党员群众 监督。结合“小学教”活动开展,依托远程系统,对党员进 行教育培训。春节前后,党支部还走访困难党员、群众,了 解他们的需要,虚心倾听他们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给他们带 去慰问物资。三是加强村级阵地场所建设。王圩村部严格按照上级要 求,旨在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综合功能,努力使活动场所真 正成为“村民之家、党员之家和村干部之家” 。村部硬件设 施配置齐全, 设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 、电脑、打印机、 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设备齐全,极大的方便了党员、群众开 展各项活动。总之,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王圩

7、村党支部立足“权 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工作理念,紧紧围 绕全面推进王圩经济建设这一工作重心,认真履行了王圩村 党支部指导、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职能,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今后,王圩村党支部将继续带领全村党员干部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 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王圩共 同愿景而努力奋斗。泰山区省庄镇东孙村是一个纯回族村,全村共有274 户, 1010 人,党员 23 名。近年来,村党支部班子团结 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励精图治,真 抓实干,使一个出了名的乱村穷村跨入了全省先进村、文明 村行列。东孙村先后

8、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 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山东省先 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米培莲当选为党的 十八大代表。、倡树正气,顺应民意。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以往东孙村的果园、 耕地等集体资产被个别村民强占、 谋取私利, 乱搭乱建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在村民中造成了恶劣影响,阻 碍了集体发展。针对这些棘手难题,支部一班人坚持敢于碰 硬,坚持公道正派、依法办事,多方协调,团结群众力量, 依靠上级部门,妥善解决了各种难题,刹住了歪风邪气,在 群众中树立起党支部的威信,确保全村迈出了转型发展的关 键一步。二、选准路子,强村富民。党支部一班人走访 致富能人, 到先进

9、地区参观学习,确立了 以奶牛养殖业为主,种 植业、运输业、拆迁业为辅,多业并举,富民强村 的发展路子。多方筹措资金,建成占地 30 亩、设施齐全的规范化 奶牛饲养小区,吸引了本村和外地的养牛户迁入奶牛场,奶 牛存栏量从 XX 年初的不足 300 头猛增到现在的 XX 头,奶牛 养殖业已成为东孙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一班人还 积极拓宽思路,引导群众在发展种植业、拆迁业和运输业上 做文章。通过几年来的发展,村集体不断发展壮大,成了远 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三、排忧解难,凝聚民心。立足群众需求,党支部着力 做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针对村南 70 多亩的耕地通不 上电、无法进行机械化灌溉、基

10、本 靠天吃饭 的问题,支部 一班人亲自动手挖坑竖杆、架起电线,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 土,雨天一身泥 的现状,支部一班人多方筹集资金,日夜 盯靠在施工现场,仅用一个半月就建成了一条长 500 米、宽 6 米的高标准水泥路,先后硬化道路面积达 2 万平方米,解 决了村民 行路难 的问题。针对村内地表水污染严重、群众 难以吃上放心水的问题,党支部多方筹资、新打深井,并铺 设了地下管线,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引到了每家每户,解决 了村民吃水难 的问题。多年的 浇地难 问题。针对村内道路凹凸不平、晴天一身四、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党支部立足民族村实际,充 分发挥清真寺在推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阵地作 用

11、。组织成立寺管会,利用主麻日聚礼,重点讲解穆民如何 爱国爱教,提高穆民们的爱国情操和热情,号召穆民们宽容 处事、行善积德。在良好风气的引领下,村内多年来未发生 一起刑事案件,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下元一村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西南部,天台山 脚下,全村共有 196户, 640口人,党员 36 名。近年来,该 村党支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 保发展、转方式、调结 构、惠民生 的要求,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紧紧围 绕 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 的工作思路,立足山村实际, 积极推行 党群双直通车 机制,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 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着力培育引领发展的领导核心 为建设一支坚强

12、的村级领导班子和过硬的党员干部队 伍,该村党支部把抓好党群 双直通车 机制建设作为农村基 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了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和党 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民情走访、结对帮扶等制度,设立 了集党员服务站、村民接待站于一体的党群直通议事室,并 把每月的 5 号、 15 号和 25 号确定为村党支部、党员、群众 之间相互联系的 党群直通议事日 , 村内大事小情都能面对 面得以协商和解决,通过 党群双直通 , 每年为村民办理事 项 5100 余件。在作风建设上,要求 两委 班子成员以身作 则,率先垂范,凡是村民不赞成的坚决不干,要求村民、党 员做到的 两委 班子成员要首先做到,努力以自身良

13、好形象 取信于民。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充分发挥党员的 模范带头作用,该村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党员 亮身份、亮承 诺 活动,对全村党员设岗定责,制定党员岗位责任书,并 实行党员公开承诺,让每个党员都有岗有位,有岗有为。结 合开展 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成效年 活动,按照 实 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投资 16 万元把远程教育设备从室 内搬到广场上,将培训教育对象从党员延伸到全体村民,实 现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 一网多用 . 同时,持之以恒组 织好党内学习,坚持组织开展 三会一课 、民主生活会,党 员素质得到较大提升,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一步增强。着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该

14、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 该村原村址位于竹山后坡, 占地达 1400 多亩, 地势高低不平,水、电、路、讯十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很 差,是一个典型的小山村,实施整村搬迁成为该村几代人的 梦想。近几年来,该村党支部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借 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上级扶持等 政策,仅用 7 个月零 2 天就完成了整村迁建, 新村仅占地 135 亩,新建了 148 栋二层居民楼、 48 处平房和村民服务中心、 文化中心, 配套完善了便民服务室、 幼儿园、 卫生室、超市、 学校等基础设施。投资 200 余万元硬化了村内道路 14 条共 5000

15、米,铺设供排水管道 7700 米。投资近 60 万元建设了村 文化中心,由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娱活动室等设施组 成,村民在农闲及饭后茶余可以到这里休闲娱乐、 读书学习。 通过迁建,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真正实现了让老 百姓 娱乐、购物、看病、上学、读书、调解、办事 七不出 社区,目前该村已成为了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党支部把民主管理与依法治 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实行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将涉及 群众切身利益的村财务收支、 计划生育、 强农惠农资金落实、 村干部补贴、新农保、低保金发放、宅基地分配等工作都及 时、全面地公开,确保各项村务在阳光下操

16、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村务公 开成为党群、干群的 连心桥, 促进了全村的和谐稳定。着力实现强村富民之路 下元一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农业村,如何在整体 搬迁之后带领群众走致富之路,成为村党支部亟须解决的难 题。村支部结合实际,把强农惠农富农作为根本目的,实施 了农民增收工程,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对村庄整体搬迁 后腾出的土地进行复垦,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了绿茶、蔬菜 等高效生态农业。XX年,全村新发展有机茶园 600多亩,发 展引茶上山面积 400 余亩,年可实现人均增收 6000 余元。 自筹资金 180 万元,结合旧村址地势修建了 三道梁子水库 , 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紧张问题。投资 40 多万元,安装风 车,实施了引水上山工程,修建蓄水池对生态农业观光园实 施高效节水灌溉。积极依托天台山历史文化悠久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