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8093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教案 北师大版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二)能力训练要求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

2、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具准备有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刀.投影片两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2.1.1 A);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2.1.1 B).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

3、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讲授新课1.问题的提出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拼的图展示一下. 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 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下面再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生甲a是

4、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肯定是正数.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生丙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12=1,22=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生乙因为,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2.做一做:投影片2.1.

5、1 A(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b应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为c,则有a2+b2=c2.师在这个题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斜边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12+22,即b2=5,则b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生甲因为22=4,32=9,459,所以b不可能是整数.生乙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生丙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5不是有理数.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关

6、于无理数的发现是发现者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应积极地学习这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死搬教条,要大胆质疑,如不这样科学

7、就会永远停留在某处而不前进,要向古希腊的希伯索斯学习,学习他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课堂练习(一)课本P25随堂练习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课时小结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经历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课后作业课本P49习题2.1解:设长、宽分别为3、2的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a,得a2=32+22,a2=13a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活动与探究下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

8、成的,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试分别找出两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和三条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解:如图,AB=2,BE=1,AB、BE是有理数.AD2=AB2+BD2=22+32=13,AC2112.AE2=AB2+BE2=22+12=5.AC、AD、AE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不是有理数.教学反思:无理数的引入是比较重要的,也渗透着估计数的大小的问题,为后面教学内容做一个好的铺垫。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二)能力训练要求1.借助计

9、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以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教学重点:1.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2.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3.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教学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2.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

10、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了解到有理数又不够用了,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的真面目.讲授新课1.导入师请看图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4,而面积又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大的正方形边长就大.师大家能不能判断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的大致范围呢?生因为a2大于1且a2小于4,所以a大致为1点几.师很好.a肯定比1大而比2小,可以表示为1a2.那么a究竟是1点几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十分位,十分位究竟是几呢?如1

1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而a2=2,故a应比1.4大且比1.5小,可以写成1.4a1.5,所以a是1点4几,即十分位上是4,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请一位同学把自己的探索过程整理一下,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生我的探索过程如下.边长a面积S1a21S41.4a1.51.96S2.251.41a1.421.9881S2.01641.414a1.4151.999396S2.0022251.4142a1.41431.99996164S2.00024449师还可以继续下去吗?生可以.师请大家继续探索,并判断a

12、是有限小数吗?生a=1.41421356,还可以再继续进行,且a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师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边长b会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请大家分组合作后回答.(约4分钟)生b=2.236067978,还可以再继续进行,b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2.无理数的定义请大家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3,并看它们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还是不循环小数.大家可以每个小组计算一个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生3=3.0,=0.8,=,生3,是有限小数,是无限循环小数.师上面这些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

13、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像上面研究过的a2=2,b2=5中的a,b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除上面的a,b外,圆周率=3.14159265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0.585885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都是无理数.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的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4.例题讲解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0.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课堂练习(一)随

14、堂练习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0.4583,18. (二)补充练习:、判断题(1)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4)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0.351,3.14159,5.2323332,123456789101112(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在下列每一个圈里,至少填入三个适当的数.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2.无理数的定义.3.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或有理数.课后作业1.P30习题2.2.探究与活动设面积为5的圆的半径为a.(1)a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a的值(精确到十分位,并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估计).(3)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解:a2=5a2=5(1)a不是有理数,因为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而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估计a2.2.(3)a2.24.板书设计: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一、导入二、新课1.无理数的定义2.举例三、练习四、补充练习五、课时小节六、课后作业教学反思:这节内容是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是数的范围的又一次扩充。是很重要的一节。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的思想。但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一些同学还是不很好。只能在以后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