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8061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生物 冲刺押题训练(填空、选择类)(二)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生物冲刺押题训练(选择、填空类)(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膜折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来增大膜面积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生物膜结构。解题思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的囊状结构来增大膜面积;内质网、线粒体都是通过膜折叠增大膜面积;ABC都正确;高尔基体也是通过形成囊状结构来增大膜面积,高尔基体产生的 小泡与物质运输有关,与增大膜面积无关,D项错误。举一反三: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离不开酶,酶需要附着点,而增大膜面积就可以为酶提供更

2、多的附着点。2将某一经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 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难度中等。解题思路:有丝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减半;子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极;子细胞中染色体都

3、含,说明是有丝分裂。 3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T细胞内通过二分裂迅速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B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而造成D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答案:C解题思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分裂,病毒繁殖是在宿主细胞中合成自己的成分再组装而增殖,最终使宿主细胞裂解释放或胞吐释放,故A错误。艾滋病患者体内会进行体液免疫,即艾滋病患者体内能产生与

4、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这种抗体只能与内环境中的艾滋病病毒结合,而不能与侵染到T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结合,从而导致T细胞大量死亡,艾滋病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几乎完全丧失,故B错误,C正确。D项语言不通顺,应修改。HIV是病毒,它的增殖会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更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故D错误。4下列实验选材恰当的是 A观察线粒体菠菜叶肉细胞 B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豌豆花粉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观察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青霉菌和水绵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材实验。难度中等。解题思路:观察线粒体要用健那绿染色,用植物细胞容易与叶绿体混,应选择动物细胞;植物花粉的

5、产生既存在有丝分裂又存在减数分裂,应选择动物精巢进行观察减数分裂;洋葱根尖分生区分裂能力旺盛,可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加倍;青霉菌和水绵都是真核生物。易错点拨:掌握教材实验材料及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 连接酶能将碱基互补的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B获得目的基因一定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D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可用来筛选含重组DNA 的细胞和转基因植物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涉及DNA 连接酶作用特点、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标记基因的作用等。解题思路:DNA 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DNA片段之间

6、的磷酸二酯键;获得目的基因除了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外,还可以人工合成或使用PCR扩增技术;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是对的;利用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可用来筛选含重组DNA 的细胞但不能筛选转基因植物。6如图表示GA(赤霉素)、ETH(乙烯)和IAA(吲哚乙酸)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GA和IAA均可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 BGA可以通过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IAA浓度 C由图推测,IAA两重性可能与ETH有关 D束缚态IAA可能具有平衡植物体内IAA水平的作用 答案. B命题立意:以图示方式表示植物的激素调节,考察激素调节过程中各种

7、激素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图示表示,GA可以促进IAA的才产生,速进生长,两种属于协同作用,A正确。IAA氧化酶可以降低IAA的浓度,GA抑制了IAA氧化酶的活性,所以是可以增加IAA的浓度,B错误。图示可知,IAA可以促进ETH的产生,而ETH却抑制生长,所以造成了IAA的两重性,C正确。束缚态IAA和IAA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可以相互制约,可以平衡IAA的浓度,D正确。举一反三:图示所显示的知识,是我们很陌生的,这类试题要快速吸收题干信息,从反应中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在解答时,可以简略分析题干,然后对于4个选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去图示中找出判断依据。二、填空题某实验小组以

8、胰岛细胞为对象,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以下列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诱导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因素。请完成有关内容: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低血糖(含5.6mmolL葡萄糖)细胞培养液、高血糖(含16.7mmolL葡萄糖)细胞培养液、普通细胞培养液、胰岛细胞悬浮液、胰岛细胞悬 浮液、培养皿、差速离心器,胰岛素含精测定仪、培养箱。,(说明:培养液中的葡萄糖 浓度在培养过程中基本维持稳定)(二)实验目的:探究诱导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因素(三)实验步骤:(1)胰岛细胞分泌物的制备:取适量 细胞培养液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胰岛细胞悬浮液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差速离心器进行分离,取 备用。(2)胰岛细胞的培养:

9、取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进行如下操作。 (3)将培养皿置于同一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答案:命题立意:本题以实验材料为背景考查探究诱导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因素的相关知识,试题的基础性强,属于理解层次。解题思路:(1)胰岛细胞分泌物的制备,取适量低血糖细胞培养液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胰岛细胞悬浮液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差速离心器进行分离,取上清液备用。(2)四组实验中,甲组是对照组,乙组中加入等量的低血糖细胞培养液,丙组中加入加入等量的胰岛细胞培养液,丁组中加入等量的高血糖细胞培养液,每组中都加入等量的胰岛细胞悬浮液。(3)将培养皿置于同一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胰岛素含量测定仪

10、测出各组中的胰岛素含量。(1)图l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该基因在X的非同源区段,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 ,该变化称为 。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 (2)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图2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 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基因位点,控制腿部有斑纹(H)或腿部无斑纹(h)。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H、h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A段还是B段。实验步骤: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该雌、雄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_ ;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舰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结果。预期结果

11、及结论: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A段。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 则此基因位于B段。答案:命题立意:本题以图示为背景考查果蝇的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涉及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的问题,试题的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解题思路:(1)由图l可知该基因在X的非同源区段,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该变化称为染色体畸变。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Y。(2)选用雌、雄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腿部无斑纹、腿部有斑纹。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 腿部有斑纹,则此基因位于A段。若子代雄果蝇全部表现为腿部无斑纹则此基因位于B段。第一种情况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表现型为雄性腿 部无斑纹,雌性腿部有斑纹,第二种情况,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XBYB。子代腿部都有斑纹。-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