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697980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农业保险调研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 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 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 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 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自20XX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 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

2、农业技术专 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 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 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 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20XX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 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 2户,18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 34.15万元。截止20XX年4月 25日,共发生理赔

3、案 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20XX 年17起,赔款83945.68元;20XX年1至4月12起,赔款 108428元,已有54214.65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 在年底全部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 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 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 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二、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 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 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4、。保险险种范围较小。省里试点起步阶段规定保险产品目录为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西瓜、柑桔、林木、 淡水养殖等9个品种,根据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抗风险 需要,按省定1+4x模式,参保险种原则上不超过5个,我县只能从中选择确定水稻、生猪、鸡、鸭、蔬菜大棚等5个险种,其他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却无 法参保,群众对开设这些险种呼声很高。保险条款不尽完善。一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现有保险 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 如要求水稻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 5亩以上、生猪50头 以上、肉鸡鸭 8000羽以上,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 户失去参保机会。二是事故绝

5、对免赔额偏高。如生猪,规定 饲养1000头以下的绝对免赔额是5头,使得养殖规模在几百头的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三是产量减少没有列入赔偿范 围。根据保险条款,水稻只有在植株死亡绝收的情况下才能 获得赔偿,而对遭遇病虫害、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 失却不在赔偿之列,如去年我县水稻扬花期,突遇低温,致 使621亩协优水稻减产5成以上,投保农户至今未能得到理 赔。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一是宣传发动不到位。政策性农 业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有些乡镇、村对这项工作还没有引 起足够重视,政策宣传、动员力度不够,农户对政策性农业 保险了解不多,造成投保面较小。二是农户参保意识不强。 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

6、加上近年来我县没有发生 较大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不大,造成的损失也不多,对 农业灾害心存侥幸心理而不愿投保。三是农户收入普遍不 高。虽然我县从财政拿出资金对保费给予一定补助,如水稻 保费补助80%,其他50%,但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农户, 仍认为保费过高,难以承受。理赔定损难操作。一是责任划分确定难。政策性农业保 险标的主要是农作物和牲畜产品,具有不匀称性特征,一旦 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责任的划分相当困难。二是专业技术人 才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懂保险的业务知 识,又要懂农技的相关知识,给理赔带来许多困难。三是道 德风险和逆选择难防范。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的控制下,受 被保险人的行为

7、影响很大,农业损失中的主观道德因素难以 分辨。三、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 决策,上合中央的决策部署,下遂农民群众多年来的心愿, 是一项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 一件大事。应针对XX实际,以加大“四个力度”为着力点, 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加大领导力度,在理顺工作体制上下功夫是提咼思想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重 要议事日程,从执政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深 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完善实 施意见。

8、结合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实施意见的有关内容,使其更符合我县实际,充分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三是搞好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政府推动和市场 运作的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涉及财政、发改、农业、人保公 司等多个部门,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县、 乡、村三级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政策宣传、 风险防范、现场勘查、定损理赔等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政策、资金扶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多予、少 取、放活”方针,县里要对参保者在财政扶持、贷款等方面 实行优惠、优先,积极争取上级对欠发达县在资金扶持上给 予更多的倾斜。

9、加大各项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适当提高保 费补贴比例。及时出台政策,对多年参保但未发生灾害的农 户给予奖励,或一旦发生灾害提高赔偿标准,进一步调动农 户参保积极性。二是技术信息扶持。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等资 源,通过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服务,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 和疾病的防控,为保险公司和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支持,防止 和降低发生风险的机率。充分依靠乡镇基层的工作力量,动 员广大农户积极参保,引导农户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 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组织等形式整体参保。结合农技推广体 制改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定损理赔专家库,出险后随机 从专家库中选定人员参加技术鉴定、损失评估工作。搞好技 术培训,适应政策性农

10、业保险定损理赔面广量大、技术要求 高的特点,依托乡镇建立一支专业化农险理赔队伍,切实做 好农险现场勘查、责任鉴定和定损理赔工作。三是其他配套 措施扶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同行政事业单位车辆险、企业 财产险等优质险种捆绑经营,以险养险,进一步增强共保体 经营实力。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包括开展保险业 务的营业税和盈利年份所得税等。建立农业大灾自助风险基 金和再保险机制,由政府牵头,保险公司和发改局、农业局 等部门共同管理,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筹集风险基 金,实行单独建帐、单项核算、滚动积累,形成足够的实力 应对农业大灾。加大探索力度,在完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增加保险险种。从农业生产实

11、际出发,根据农民的 保险需求,将本地的支柱、特色产业,如食用菌、蚕桑、茶 叶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二是适当放宽参保条件。如水稻 种植面积参保起点可从原来的20亩以上降到10亩以上,肉鸡肉鸭参保起点可从 8000羽以上降到5000羽以上,种鸡种 鸭参保起点可从 20XX羽以上降到1000羽以上,生猪参保起 点可从50头以上降到30头以上等等。三是适当降低事故绝 对免赔额。可通过分段理赔方式,进一步细化受损绝对免赔 标准,如饲养生猪,1000头一700头的,绝对免赔额为5头; 700头一500头的,绝对免赔额为 4头,500头一300头的, 绝对免赔额为3头;300头以内的,绝对免赔额为 2头。四

12、是补助避险补救费用。对采取必要、合理的补救措施,防止 或减少损失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如疾病诊治费用、误工费等,在条款中明确给予必要的补偿,提高参保农户避险积极性。 五是扩大赔付范围。根据保险条款规定,水稻只有在植株死 亡绝收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赔偿,而据农户反映水稻遭受各 种灾害导致植株死亡绝收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如台风过后, 水稻往往并不会死亡绝收,但产量却大大减少。为此,宜将 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水稻减产列入赔偿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参保面还不够 宽,需要各有关部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发 动,进一步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参保”的良好氛围

13、。一是 政府推动。县里要把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来抓,列入有关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定期进行 督查。同时将宣传工作具体化,对宣传任务进行层层分解, 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二是政策促动。 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正面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宣讲有 关政策,讲透意义作用,讲清险种条款,讲明责任利益,增 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参保意识, 变“要我保”为“我要保” 三是舆论引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简报、文体活动等各 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加深广大农 民群众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农户参保热 情,调动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和覆盖率,推动政策

14、性农 业保险更好更快发展。第二篇:云南省农村云南省农村调研目的:农业保险是农户分散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工 具,对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民收入有着重 要意义。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地处西南边远地区的云南省的农业保险发展亦不尽如人意。本 文通过对云南省相关地市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云南省农业保 险发展困境以及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基于此,同时结 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点的总结,对我国农业 保险发展滞后的深层根源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点农业保险试点在社会各界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 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大多数人所预期的农业保险“

15、回 春”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还 十分低下,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补偿农业灾害损失、稳定农业 生产和保障农民灾后生活的需要,政府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救 灾负担。因此,如何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一 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今后的农村经济发展、城乡 的统筹协调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 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较快,20世纪90年代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很不稳定。其二,农业保险已达到一定规模,农业保险在国内财产保险市场中已占有一定份额,但这个份 额依然过小,有时甚至显得无足轻重。尽管如此,这个衡量 指标依然较低,农业保险在保险业的

16、发展中显得极其弱小,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其三,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保障农民灾后生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保险赔款使被 保险人的农业灾害损失获得了部分补偿,对于农民购买生产 资料,维持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对于保障农民的灾后生活 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对于某些地区、某些时期、某些农民 来说,这种作用还相当大。此外,农业保险范围、保险覆盖 面也在不断扩大,农业保险险种不断增加, 已达到一定数量。 农业保险从无到有,险种呈不断增加之势,养殖业、种植业 保险险种都已达到一定数量,保险标的扩展到粮食作物、经 济作物、林业产品、牲畜、家禽、淡水养殖产品等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还十分低下, 发展很不稳定,承保面还相当小,市场份额小,险种同市场 需求不相适应,所起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使其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补偿农业灾害损失、稳定农业生产和 保障农民灾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