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64784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谈骨气》教案北京课改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骨气教案吴晗教学目的1学习我国伟大先人的榜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3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4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1重点:(l)学习编写阅读提纲。(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2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哈喝(y5o)拘囚(qM高官厚禄(刚拍案而起(on)嗟来之食(陌)富贵不能淫(yin)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折磨:使在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屈辱:受到的压迫和侮辱。本课指蒙受屈辱。嗟:象声词,不客气的招呼声。哈喝:大声喊m【。本课指大声的不客气的招呼。痛斥:严厉斥责。

2、痛:深刻而切实。隐蔽:藏起来不让发现。拘囚:拘捕囚禁。高官厚禄:官职高,薪水多。厚:丰富。禄:旧时官员的薪水。拍案而起:形容强烈的愤怒。拍案:拍桌子(表示强烈的愤怒)。淫:诱惑。移:动摇。屈:屈服。3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二、导入同学们可能经常听到社会上所谓“江湖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该出手时就出乎,以为这就是男子汉大丈夫的骨气。其实错了。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骨气呢?怎样才算是有骨气的人呢?我们今天学习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的(谈会气),我想同学们一走会对骨气有正确的认识。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读出感情,不念错音。2讨论阅读提纲。提示: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属议论文。它有典型的议

3、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现在,我们也按这样三段式结构学习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14段)提出问题并加以解释,侧重从历史传统方面 突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第二部分:(59段)分析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列举文天祥、古代穷人、闻一多三个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第三部分:(1段)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3提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把高度概括的题目扩充成中心论点。4提问:第2段为什么要引用孟子的话?讨论并归纳:引用孟子的话,解释“骨气”的含义c孟子的话是作为道理

4、论据,论证中心论点。5提问:“淫”、“移”。“屈”、“大丈夫”的含意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淫”是“诱惑”,“移”是“动摇”,“屈”是“屈服”,“大丈夫”指有志气或者有作为的男子。6提问:第3段谈到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这是从什么角度谈?谈什么?讨论并归纳: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提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7提问:第4段谈到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里有没有一个原则呢?这一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谈,谈什么?讨论并归纳:有一个原则,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 务。这一段从继承的角度,指出学习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穷迹的意义。8提问:课文举了

5、三个具体事例后,在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无产阶级的骨气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四、小结课文对“骨气”的分析逐层深入,贯串始终。第一段开篇点题提出论点后,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骨气”的具体含义,第三段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第四段进一步从继承的角度指出不同时代“骨气”的含义也不同。经过举三个事例证明中心论点之后,最后段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本质特征。在这样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

6、出号召,说理透彻,理由充分,说服力强。五、作业租完成课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解释下面加点的字。l大声疾呼:2拍案而起:。3高官厚禄:4富贵不能淫:。5贫贱不能移:6威武不能屈:(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辱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

7、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 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上文的中心论点是_2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1)_ (2)_。3“此之谓大丈夫”加点的“此”指的是_4上文第3段的主要意思是()A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B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C我们就是这样有骨气的人的子孙。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i“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这一点”指_.第二课时一、预习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准备复述三个事例。二、正课提示:复述

8、有三种形式:一是概要复述,即简述文章梗概;二是详细复述,即在复述文章基本内容时,尽量运用原文的关键性词语进行具体描述;三是创造性复述,即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可以改变原文结构、人称,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复述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如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理清文章思路,找出关键性词语等,熟悉文章后再进行复述。今天要求同学们复述的三个事例比较简短,大家可采用详细复述 的方法。1请一个学生复述文天祥的事例。2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讨论并归纳:文天祥拒绝降元。3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相对应。4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富

9、贵”,哪句话写“不能淫”?讨论并归纳:“可以做大官”写“富贵”,“坚决拒绝”写“不能淫”。5请一个学生复述古代穷人的事例。6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讨论并归纳: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7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贫贱不能移”相对应。8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贫贱”,哪句话写“不能移”?讨论并归纳:“饿得快死了”写喷贱”,“拒绝嗟来之食”写“不能移”。9提问:为什么说“不食嗟来之食”有积极意义?讨论并归纳:因为嗟来之食的味道不好受,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个穷人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表现出他的骨

10、气。10请一个学生复述闻一多的事例。11提问:这个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讨论并归纳:闻一多横眉冷对敌人暗杀的故事。12提问: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讨论并归纳:与孟子的话“威武不能屈”相对应。13提问:这个故事中哪句话写“威武”,哪句话写“不能屈”?讨论并归纳:“明知敌人要杀他”写“威武”,“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写出“不能屈”。14提问:这个故事中引用毛主席对闻一多的评价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引用毛主席的评价做为道理论据,有权威性,有说服力。15提问:这三个事例是什么论据?讨论并归纳:事实论据16这三个事例的选取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这三个事例分别与孟

11、子的三句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同时,这三个人物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士大夫阶层、有平民百姓、有现代知识分子。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三、小结这篇议论文的说理脉络清晰: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部分的论述,符合议论文的结构规律。本文的三个事例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三个事例分别与孟子的三句话相照应,从三个角度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同时,这三个人物代表了从古到今,从土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到现代知识分子中有骨气的范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很广,有很强的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本文的三个事例又是经过

12、精心安排的。三个事例的顺序,与孟子三句话的顺序一致,显得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先举古代的,再举现代的,既顺理成章,又表现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四、作业至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夭祥组织武装力量坚持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_。”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困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投降,()可以做大官,()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的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1在上文第段中的债线上填入原诗句,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第段中“他选取了后者”中的“后者”是指3从表达方式看,上文第节侧重于_,第节侧重于_.4.联系第段中具体内容,指出文天祥的“这片忠心具体表现是:(l)_(2)_(3)_。5第段中孟子说的“几句话”是“。”第段中“做大官”是印证“_”“他坚决拒绝”印证“_”。6这两节文字的论证论点是_作为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