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6178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题猜想】2012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套题(15)四、(18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8分)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斤。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子不可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韩诗外传)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春宿左省杜 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

2、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别君去兮何时还?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念高危, ;惧满溢,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帘外雨潺潺,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环境成本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有人认为,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当他们根据缜密的研究预测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成为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3、”之时,这种悲观的预测,恰恰成为对社会的“预警”,促使社会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今天,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正是正确应对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同样是学者们悲观的“预警”,却未能动用政府部门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做出正确的应对,防患于未然,直至20世纪末,生态破坏以灾难的形式总爆发,才想起“亡羊补牢”呢?环境问题之复杂与难以解决的症结何在?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体制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行政系统的分割性的矛盾,由于地区利益与部门利益之争,也由于现行经济政绩的攀比机制而加剧;而且还在于政策在各项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和经济政策之中,尚未考虑环境因素,体现环境成本,杜绝破坏性的开发建设,甚至

4、将环境因素排斥在经济发展之外,因此,使得关系民族兴衰的生态安全,每每为之付出代价,甚至抵消了经济增长做出的努力。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英国著名经济学教授沃夫德提出:某个国家要维持持续发展必须以国家的总体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不枯竭为前提。可持续发展就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但是,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可能是零或者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根据这个重要思想,目前世界上逐渐采用了绿色GDP的计量方法。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的成分,把不宜作为国民财富的那一部分也统计了进去。例如,不仅把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纳入GDP,而且将

5、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损失而去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也作为“财富”统统纳入GDP。由此可见,不考虑环境资本,不减去“损失成本”,GDP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当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正是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毫无疑问,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与高度复杂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经济。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正是以往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学者们要求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将生态安全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6、(选自科技文萃,有删改)4对“绿色GDP”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指通过治理环境而得到的国民财富。B指偿还以往经济建设造成的部分生态欠账后的国民财富。C指扣除用在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之外的国民财富。D指扣除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及治理环境与治疗疾病所消耗的成本后的国民财富。5下列对“从今天的现实看15年前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可能恰恰在于他们当年的正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学者们对经济问题预测的“失误”,是由于他们过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预测,而忽略或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预测。B15年前学者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阻碍国民经

7、济发展的预测虽然是悲观的,但对社会产生了“预警”的作用。C学者们悲观的预测,促使政府高层决策做出正确的应对,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D学者们当年对生态环境的悲观“预警”,并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以致出现生态灾难,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6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总体资本增加的基础上,如果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减少,总资本就会减少,影响可持续发展。B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不仅体制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政策方面也存在问题,使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受挫。C以往各国GDP增长实际上都有虚假成分,这些虚假成分是“损失成本”和“借用成本”。D以往中国环境问

8、题解决不力,关键在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缺乏一致的政策体系和决策体系。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成本是经济开发建设的基本点,因此,在经济开发建设中,只有体现环境成本,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因此,环境因素要有机地融入和体现到经济决策中去,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C我国是用生态赤字换取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只要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就能偿还全部生态欠账。D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经济发展计划与环境保护规划要协调一致,才能有效保护环境,遏止生态灾难。答案:1做晚辈

9、的不可不孝顺,你还是走吧。田子感到非常惭愧,赶快出去了,到朝廷上退还钱物,退下后请求入狱。大王认为田子的母亲很贤明,对她的高尚德行很高兴,就免除了田子的罪过。2诗眼分别是“动”、“多”。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特别多。这两句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而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储蓄双关。因这两字,全联境界全出。3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江海下百川; 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4D(A绿色GDP应扣除治理环境所消耗的成本。B“部分生态欠账”不准确。 C不完整。)5A(对生态环境问题,学者们有过悲观的“预警”。)6B(A“总资本就可能是零或者甚至是负值”而不是“总资本就会减少”。C“虚假成分”还包括“过度利用资源、损坏环境创造的财富”。D不是没有制定政策,而是“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7C(说法绝对化,且与原文不符。)-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