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96154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填空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考试结束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Ag-108第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B. 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C. 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

2、源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答案】B【解析】【详解】A.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光合作用,和太阳能有关,故A正确;B. 柴草燃烧是柴草内部的生物能转化为热能和少量光能的过程,所以释放的主要是由生物能转换而来的热能,生物质能也来自于太阳,故B错误;C. 能源按形成分,可分为:地球以外的能量、地球内部的能量。其中像水能、地热能、化石能、生物质能等为地球自身拥有的,而太阳辐射能等是来自太阳的,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 月球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水位升高,潮汐能来自于月球引力,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柴草属于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也来自于太阳。2.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 )A. 1molCH3COOH与1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B. 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 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D. 1mol/L盐酸与某强碱稀溶液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 CH3COOH是弱酸,电离时吸热,故1molCH3COOH与1mol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比中和热数

4、值小,故A错误;B. 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不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故B错误;C. 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故C错误;D.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不会随着酸碱的量的增加而变化,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燃烧热指是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如用浓硫

5、酸或浓氢氧化钠,得到数值会偏大,弱酸或弱碱得到的中和热会偏小。3.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腐蚀指不纯金属与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B.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 将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而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以防止金属被腐蚀D. 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答案】B【解析】【详解】A.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接触到的空气或液体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所以金属的腐蚀不一定接触到电解质溶液,故A错误;B. 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属于有毒物质,会污染环境,回收废

6、电池的首要原因是防止废电池中渗漏出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故B正确;C. 在电解池中,金属做阴极时被保护,若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则金属为阳极,易被腐蚀,故C错误;D. 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是因为它们连在一起,在空气中会形成原电池,加速铝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故D错误;答案选B。4.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molAB(g)吸收bkJ热量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反应热H=+(a-b)kJ/molD. 形成1molA-A键和1mo1B

7、-B键,吸收akJ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H 0,a为正反应的活化能,b为逆反应的活化能,H=(a-b) kJ/mol。【详解】A. 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 A2和1mol 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A错误;B. 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B错误; C. 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C正确;D. 断裂1molAA和1molBB键,吸收akJ能量,故D错误;答案选C。5.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A. 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B.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C. 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是2H+2e=H2D. 取出盐桥后,电流表仍会偏转,铜电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材料中,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盐桥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据此判断。【详解】A. 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铜电极,故A正确;B. 原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9、,故B错误;C. 原电池放电时,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铜极上析出,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C错误;D. 取出盐桥后,不是闭合回路,没有电流产生,电流计不发生偏转,铜电极质量增加,故D错误;答案选A。6.A2(g)B2(g)=2AB(g),H 0。下列因素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A. 降温B. 使用催化剂C. 增大反应物浓度D. 增大气体的压强【答案】B【解析】【详解】A.降低温度,体系的能量减小,活化分子数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A不符合题意;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符合题意;C.增大反应物浓

10、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条件只有两种,一是升高温度,二是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有气体参与反应的体系压强,可以增大单位体积空间内的活化分子数,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1+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C. 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O2+4H+2e=Pb2+2H2OD. 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

11、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答案】D【解析】【详解】A. 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B. 铜的精炼工业,粗铜做阳极失电子变为Cu2+进入电解质溶液,Cu2+再在阴极上得到电子析出,故电解质溶液均选用含铜离子的溶液,精铜做阴极,故B错误;C. 负极是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故C错误;D. 锌置换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答案选D。8.已知:Mn(s)+O2(g)=MnO2(s) H1 S(s)+O2(g)=SO

12、2(g) H2 Mn(s)+S(s)+2O2(g)=MnSO4(s) H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H20B. Mn+SO2 =MnO2 +S H=H1-H2C. H3H1D. MnO2(s)+SO2(g)=MnSO4(s) H=H3-H2-H1【答案】D【解析】A、硫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即H20,故A错误;B、物质没有指明状态,故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H3=H1H2,因为H10,H20,因此H30,且H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0.la kJ热量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v正(NH3):v逆(N2)=2:1C. n( N2):n(H2):n(NH3)=l:3:2

13、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D. 缩小容器体积,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N2)增大,v逆(N2)减小【答案】B【解析】反应可逆,0.1molN2(g)与0.3molH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生成氨气小于0.2mol,反应放出热量小于0.la kJ,故A错误;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故B正确;n( N2):n(H2):n(NH3)=l:3:2时,浓度不一定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故B错误;n( N2):n(H2):n(NH3)=l:3:2时,浓度不一定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故C错误;缩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D

14、错误。10.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A. 电子方向:电极IVA电极B.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氧C. 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D. 电极的电极反应:Cu2+2e-=Cu【答案】A【解析】【分析】电极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是负极、是阴极,是阳极、是正极,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电极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是负极、是阴极,是阳极、是正极,A. 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阳极,阴极流向负极,即电极A电极,故A正确;B. 电极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反应为Cu2+2e=Cu,所以电极质量逐渐增大,故B错误;C. 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 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需分析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和电解池串联,判断好正负极,阴阳极,氧化还原反应。11.一定条件下,反应室(容积恒定为2L)中有反应: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