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96148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24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A海外贸易逐渐兴盛B商受到周威胁被迫东迁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D区域文化融合趋势加强25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C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统治者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26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

2、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27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28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前

3、,要“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这一做法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B分化削弱了丞相权力C解决了大臣专权问题D有助于提高理政效率29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A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C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D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30遵义会议上凯丰竟然直接质问毛泽东:“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而已!”这表明A孙子兵法指导中国革命走出困境B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未被普遍认可C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

4、地位遭到质疑D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分歧严重311919年5月,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青年荣耀先积极参与了北京高校学生代表集会,筹划并参与了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学校全体师生还致函北京晨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蒙藏学生,亦国家之份子,爱国热忱彭湃不已。”材料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影响力空前提升B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民众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D社会思想界呈现多元化的格局32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每年5月3日至9日为“雪耻与兵役扩大宣传周”,以“五三济南惨案”、“五四运动”、“五八兵役宣传日”、“五九承认二十一条国耻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对士兵、警察、壮丁,尤其是广大青年

5、学生进行宣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B创新征兵宣传的服务机制C满足战时兵员补充的需要D树立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33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A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B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C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34近代西方一些思想家深受牛顿思想的影响,他们相信不仅物质世界存在控制其运行的自然法则,人类社会同样存在自然法则,他们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由此,西方掀起了一场A文艺复兴运动B

6、宗教改革运动C思想启蒙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35如图是名为老大的位置众人抢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B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萎缩C西欧一体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D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的趋势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就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过“羊毛法案”禁止进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国首相沃波尔以提升制造业为目标,推行明确的重商主义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国产业

7、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是1815年英国仍通过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一直到1846年,当英国产业革命已经完成相当一段时间后,英国才通过取消谷物法,开始了维护其工业绝对领先地位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和老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过去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其手段是构筑高关税壁垒,而现在更侧重非关税壁垒。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

8、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举双手赞成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贸易与关税法案,1988年经里根总统签署,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的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都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摘编自吴学安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英国相比,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新变化,并谈谈你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15分)42阅读材料

9、,完成下列要求。(12分)时间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元素”的记载公元前1世纪凯撒曾穿戴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罗马引起了巨大轰动。4世纪”赛里斯国疆城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1314世纪)大汗统治下的繁荣富有的大帝国,不仅是财富与王权的象征,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世俗精神和政治欲望的一种隐喻性投射。(1517世纪)传教士们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的起点,为其后在欧洲持绘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18世纪

10、初18世纪中叶)1687年,柏应理、殷怿泽等四位神父编译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一书在巴黎出版。此书一出版便风靡一时,因为它第一次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向西方展现了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是停滞的,此时的中国形象,完全演变成了为了映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需要而生的对照物。摘编自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误读中国1000年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1、(15分)材料 清代驿传除传书递信、递运货物、接待官员外,各类政务信息、人事变迁均须经铺递、驿传体系层层上报,以便朝廷对信息来源进行登记、查核及反馈。但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驿传不能对民间开放,新式邮政价格低廉,若有特定目的,寄信者且可以匿名方式投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正式发布上谕,其中“轮船、铁路、电线、邮政,应设专司,着名为邮传部”,但管驿权利依然归属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颁布的邮传部新官制,原设计的邮电司被分为电政司与邮政司,邮政司“司掌全国邮政”,其中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摘编自吴昱

12、权衡与平衡:清末驿弊与改革方案的选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驿传改革的影响。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

13、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摘编自张海峭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做出的努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作用。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

14、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

15、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据郭玮寇准与澶渊之役等(1)根据材料,简述寇准在澶州之战中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澶渊之盟的影响。历史参考答案24-28:DCBAD29-33:DBCCB34-35:CD41(1)特点:持续时间长;范围逐步扩大;政府主导,多以立法形式推行;体现了重商主义理念。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扩张海外市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英国议会改革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善。 (2)变化: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从单边保护转向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帜下,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等特点,不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42示例一:论题: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从物质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