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51228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分享(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的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供新陈代谢的需要,只是有消化系统来完成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食物,其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利用,而蛋白质、脂类和大多数的糖类一般都是大分子的物质、分子结构也极复杂,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使之成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肠壁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而被机体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进行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分解后的物质透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与吸收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不能被吸收的物质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

2、、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均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解,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第一节人体消化系统,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一、消化道消化道是指由口腔至肛门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九米,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等部分。二、消化腺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肠腺等。,小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唾液,口腔,胃液,胃,胆

3、汁,胰液,小肠,肠液,小肠,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消化。,1.消化的概念,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实验:,研碎的方糖与整块方糖哪个溶解得快?为什么?,推测:在人体消化道中等质量的相同类型的食物,形状大小、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有什么影响?为什么?,2.消化的食物与场所,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淀粉,麦芽糖,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是胃腺,它能分泌胃液,主要消化营养物质中的蛋白质。,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胃壁很厚的肌肉层的收缩导致胃的蠕动,有利于食物的物理性消化。,2

4、.消化的食物与场所,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也有吸收功能。,胃的主要功能:,3.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处,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会流入小肠。可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由于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糖的消化酶,故进一步被消化。,2.消化的食物与场所,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淀粉,麦芽糖,淀粉、麦芽糖,葡萄糖,2.消化的食物与场所,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小肠中,由于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蛋白质的酶,故进一步被消化。,蛋白质,氨基酸,为什么胃不会把

5、胃自己消化掉?,因为胃液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叫粘液,它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层粘液膜,能够防止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同时还有润滑作用,保护胃不受食物中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思考:,2.消化的食物与场所,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在小肠中,因为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故脂肪被消化。,脂肪,脂肪微粒,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甘油+脂肪酸,思考: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需要消化吗?,消化腺,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可产生盐酸、粘液、胃蛋白酶。,胰脏: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碘粉和脂肪的

6、酶。,肠腺: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第二节食物的消化,消化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

7、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由消化道的运动完成,它的作用在于磨碎食物,使之与消化液相互混合,并推动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移动和促进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化学消化主要由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酶来完成。,一、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各种消化液含不同的消化酶给予消化有关的一些有机物及无机物。(一)唾液的成分及作用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是无色的、无味的液体,6.67.1,其中水分约占99%,有机物之主要为粘蛋白,它使唾液具有粘稠性质,此外还含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氨基酸、尿素等。经口腔咀嚼的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面团后便于吞咽,并引起气味味觉;唾液

8、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唾液的流动可以冲洗口腔粘膜上的有害物质,溶菌酶有杀菌作用。绝大多数为味觉刺激,尤其是算未能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当一个人嗅到或吃到他特别喜欢的食物时,唾液分泌量远远超过他所厌恶食物的唾液分泌量,狼吞虎咽的进食方法不利于唾液得分泌及食物唾液的充分混合,影响消化。(二)胃液的成分及作用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呈酸性的混合液体(包括盐酸、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PH约为0.90.5。正常人日分泌量为1.52.5L。胃液主要成分包括水、Cl、Na、K等无机盐以及粘蛋白、胃蛋白酶等有机物。,、盐酸胃液中的盐酸也称为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整个机体中只有胃才有这种酸性分泌液,

9、胃液的PH低于。胃中盐酸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胃蛋白酶,以利水解蛋白质;它使食物中蛋白质变形易于消化;盐酸还有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的作用;胃酸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胃酸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胃酸分泌过少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并有饱闷感等,胃酸过多对胃壁和十二指肠壁有损伤作用。,、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是蛋白质水解为、胨、氨基酸。蛋白酶得最适PH为。、粘液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其次是粘多糖等大分子。粘液有润滑作用,又可保护胃粘膜,以减少食物和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内因子正常胃液中含有“内因子”它是分子量为53000的一种

10、糖蛋白。它与维生素结合并促进其吸收。胃粘膜萎缩或胃癌患者因胃液中缺乏“内因子”引起维生素12缺乏,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患恶性贫血。一般混合食物入胃后30分钟以后便开始离胃而入十二指肠,小时完全排空,液体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分钟,碳水化合物类约停留小时,脂肪的完全排空则需小时以上。,(三)胆汁的成分及作用肝除了在中间代谢中有许多重要功能外,它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约重1500g。肝细胞具有分泌胆汁的功能,胆汁沿着肝内胆道系统流出,贮于胆囊并被浓缩胃胆囊胆汁,成人每日约分泌0.81L,胆囊胆汁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胆汁的主要有机物使胆汁酸盐、磷酸、胆固醇、胆色素、粘蛋白等。无机物出水外还有Na、

11、K、Ca、HCO3,胆汁PH7.4左右。胆汁酸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其催化脂肪水解的作用加速;胆盐、胆固醇和磷酸可作乳化脂肪,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还可以与脂肪酸、甘油脂结合形成水性复合物促进这些物质的吸收。此外胆汁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有重要意义。,(四)胰液的成分及作用胰是人体中第二大消化腺,胰腺由许多分泌胰液的腺泡,所分泌的胰液流入肠腔。胰液是无色碱性液体,PH7.88.4,成人每日约分泌,其主要成分有NaHCO3和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以蛋白酶、胰糜蛋白酶等。NaHCO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HCl,为小肠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碱性环境,胰液中

12、的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具有重要的消化作用。(五)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液由小肠粘膜内肠腺所分泌的,PH约为7.8。成人每日分泌,小肠液中除含肠激酶外,还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氨基肽酶、二肽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肠脂酶等。小肠液的作用是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六)大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大肠粘膜有肠腺,分泌少量碱性液体,PH8.38.4主要成分是粘液蛋白,它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大肠液含酶很少,没有明显的消化作用,大肠内有许多细菌,主要来自空气和食物,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湿度对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食物残渣中的糖类经细菌发酵后的产物有如酸、醋酸、CO、CH4等

13、;脂类发酵产物有优质、甘油、胆碱等;蛋白质经细菌发酵分解后产生、胨、氨基酸、氨、硫化氢、组织氨、吲哚等。其中有些成分有毒。正常情况下机体一方面通过肝脏丢这些毒物进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大肠将这些毒物排出体外。细菌代谢产物中有少量维生素K和某些B族维生素,其中一部分可被人体吸收。,二、各类食物的消化,(一)糖类的消化正常人膳食中糖类的主要来源为淀粉,存在所有谷类食物中,其次是蔗糖及牛乳中的乳糖。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各种酶的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二)脂肪的消化膳食中的脂肪主要是中性脂肪,也称甘油三酯,其次为少量的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它们的某些理化特性及代谢特性类似中性质。在胃脂肪酶影

14、响下只有少量的脂肪可以在胃内被消化,绝大部分的脂肪在小肠中被胰脂酶及肠脂肪酶等水解。(三)蛋白质的消化膳食中的蛋白质基本上是在胃和小肠段被消化的。胃蛋白酶是蛋白质水解为、胨和少量氨基酸,此外胃蛋白酶是唯一能消化胶原的酶,胶原是肉中纤维组织的主要成分,它必须先消化才能使肉中其他成分受消化酶的作用,在小肠中蛋白质进一步在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氨基肽酶、二肽酶等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氨基酸。,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可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胃、小肠、大肠。,各器官吸收的物质,1.胃的吸收,2.小肠的吸收,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以及大部分

15、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内表面有环状的皱襞和绒毛状的小肠绒毛,它们大大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3.大肠的吸收,大肠只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和酒精,麦芽糖,水,酒精,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第四节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一、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口腔和食道内,食物实际上不被吸收的。在胃中仅可以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大肠主要吸收部分水分和无机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人小肠的长度为,它的粘膜具有环状皱折并拥有大量指状突起的绒毛,绒毛上的

16、每一上皮细胞可有600条微绒毛,是小肠吸收面积大为扩大,有人估计全部小肠内约有250m2的吸收面积。二、吸收原理胃肠道粘膜进行吸收的方式由被动转运和主动运转转运两种。(一)被动转运被动运转主要包括滤过、渗透和扩散等作用。滤过作用靠膜两边的流体压力差,如果肠腔内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时,水分或其他物质可借压力差滤入毛细血管内,渗透作用则有赖于半透膜两边存在的渗透压差,水分从渗透压较低一侧进入渗透压较高一侧。(二)主动转运某些营养物质可以由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载体协助。物质主动转运中载体是一种脂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载体在运转物质是能量来自ATP。,1.糖类的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成单糖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各种单糖的吸收速度不同,若以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为100,则半乳糖为110,果糖为43,甘露糖为19等,由此可推测单糖的吸收不是简单的扩散而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转运,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肠腔面运入细胞内,再扩散入血。因载体蛋白对各种单糖的结合不同,各种单糖吸收速率也就不同。单糖的主动转运与Na+的转运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