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95107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爆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在施工前应摸清被爆介质的情况,详尽掌握有关资料优化爆破参数,慎重选择炮位,精心施工。2、所有钻爆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脚穿防滑绝缘鞋,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作业。爆破员、安全员、施工负责人不到场严禁起爆。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必须做到精确定位,谨慎操作。4、所有爆破孔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药。5、所有堵塞必须选用磨擦系数大、密度大的材料作炮泥,堵塞要求必须密实、连续,严格避免堵塞物夹杂碎石。6、要求防护的部位,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重量、富有弹性和韧性以及透气性和便于搬运联

2、接的篱笆竹排、车胎帘、砂袋等加强防护。7、在装药堵塞和防护过程中,严禁振拉、踩压传爆线。要求必须谨慎小心,防止损坏起爆线路。8、所有电雷管的检测均在指定的地点。所有火工品的搬运存放必须遵守民爆器材管理规定,轻拿轻放,分放分拿。9、对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现场存放,并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爆炸物品管理,要做到随用随取,对每次爆破所用器材数量进行登记,剩余爆炸物品归还炸药库,不得私藏,并且作好记录。10、使用电雷管系统起爆时,起爆器在起爆前应由专人看管。禁止所有携带手机、手电等射频器材人员进场。所有施工人员均须佩戴安全帽。11、火工品进入施工场地后,严禁携带烟火进入作业区。12、在装药前,设立警戒区并插红

3、旗标示,严格实行“三员一长”制度,做到万无一失。13、指定专人核对装炮、点炮、响炮记数,检查网路,敷设起爆主线。14、在爆破前15分钟必须进行安全警戒,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吹警报信号,通知所有的机械、人员撤到安全地点。15、在每次放炮前应告知附近作业的各单位、居民知晓。起爆时,用警报器三长声鸣叫;起爆后,警报器长声解除信号。转下页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爆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接上页16、起爆后确认炮数响完,并由爆破作业人员检查结束后,方可发出解除信号,撤除防护人员。如不能确认炮数响完,须待最后一炮响过20分钟后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方可解除

4、警戒。如发生瞎炮要设立防护标志,禁止在其附近作业,做到未经处理不得拆除防护标志。17、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所有人员必须撤出警戒线外,并在警戒线处专人防护,防止行人误入爆破作业区。18、在确定的爆破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警戒信号,在危险区入口或附近道路设置标志并派专人看守,防止人、畜等受到危害和损失。在施工中加强对边坡坡度的检测,随着开挖进度及时修整边坡,以免因边坡坡度控制不严而造成路基断面的偏差。19、在浓雾、闪电雷雨和黑夜时,不得进行爆破作业。20、严禁边打眼、边装药,边放炮。21、装药只准许使用木、竹制的炮棍。严禁使用金属器械。22、装有雷管的起爆药包禁止冲击和猛力挤压,禁止

5、从起爆药包中拔出或拉动导火索、电雷管脚线及导爆索。23、在一个地区同时有几个场地进行爆破作业时,应统一指挥,统一行动。24、爆破后,不论眼底有无残药品,不得打残眼。25、对于有电力通讯线路的山头,爆破前应与电力通讯主管部门联系,经同意后,在采取可靠安全保证措施的情况下方能实施爆破。26、使用潜孔钻机或风动工具打孔时,操作者使用前应对机械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机械不得使用。潜孔钻启动后,应先空转1min,再开始钻孔。随时观察机械运转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先停机再检查原因。钻孔过程中如发现卡钻等现象,停机后,再用扳手边转边向外拔。操作时应配有助手兼监护。27、人工打孔时打孔人和扶钎人形成90度,不得对面打孔,扶钎人戴好安全帽佩戴防护手套。机械打孔要由熟练的技工担任。28、每日施工班组负责人均应对班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警惕。交底人签名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名交底时间作业人员签名本表一式两份,班组自存一份,资料室归档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