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4014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石桥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A.隋文帝 B.隋炀帝 C.梁武帝 D.晋惠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的开凿着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控制,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隋唐时期,青年李进贤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能够百步穿杨。一天,他告别父母,

2、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答案】D【解析】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 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隋文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开元全盛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

3、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4.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经济繁荣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茶叶生产在江南经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5.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大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丁.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丁波面,终夜有声。”他描绘的是唐代的一种灌溉工具,被称为A.翻车 B.筒车 C.桔槔 D.水排【答案】

4、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灌溉工具筒车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大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它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地处到高处,便于灌溉。筒车是唐代的一种能自动实现灌溉的工具。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三彩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黄、绿、青三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

5、是唐朝生产的一种彩陶制品。这些彩陶造型优美,光彩夺目。这类彩陶以黄、绿、青三色为基本颜色,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7.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唐朝时西行到天竺舍身求法的高僧是A.鉴真 B.玄奘 C.慧能 D.法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所做贡献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唐朝时西行到天竺舍身求法的高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他的经历被编成了大唐西域记。

6、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8.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B.到四川经商时使用交子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 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答案】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9.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志 D.汉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我

7、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0.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创作了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这幅作品是A.清明上河图 B.女史箴图 C.步辇图 D.送子天王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作品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出现。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画面的人物、街市、村野

8、等,安排的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作品。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1.以下哪一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A.造纸术 B .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所起作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航路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12.中国古代文化繁荣,成就显著。“婉约新词晏柳倡,清真漱玉竞芬芳。苏

9、辛豪气今犹在,铁马秋风更激昂。”这几句诗称赞的是( )A.金刚经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这期间出现了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杨万里、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著名诗人、词人。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秦”,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以“苏辛”并称。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体现出风格委婉、感情趁势、清新

10、自然的词风。这位女词人是宋代的A.陆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女词人李清照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体现了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4.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 D、朝廷大兴“文字狱”【答案】D

11、【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历史史实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宋代的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市民可以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宋朝时,南方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太湖流域有“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可以吃到从江南运来的大米;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由此可以看出ABC属于宋元时期的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而D项明清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属于宋元时期,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

12、南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功绩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落混战不已,又受到金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成吉思汗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6.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伊犁将军

13、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管理西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后来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进一步加强,凡西藏的官吏、行政、财政、军事及涉外事务等权力均归驻藏大臣。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7.中央电视台的中华医药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大型健康栏目。该栏目的编导们经常会参考以下哪部著作?A.史记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本草纲目的相

14、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用了27年的时间访采四方,考察辩证,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著成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AB两项是历史著作,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宋应星的代表作,是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18.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是根据北宋宋江

15、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林冲是“逼上梁山”的典型,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19.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在 :A、明清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城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新的北京城。清朝在入关后继续定都北京。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