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4013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册教学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9册,求平均数,北京市丰台区分钟寺小学杨颖,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经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可能性”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简言之,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

2、,充分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生成”知识。,教学背景分析1、内容分析:纵向比较:在京版教材中,学生初步接触平均数的知识是在第五册第九单元统计和可能性中。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会求算数平均数、初步理解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问题。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小节,即继续学习统计中的常用数据类型加权平均数。,本节素材:本节课采用了十一放假前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这个素材,展开加权平均数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会求

3、算数平均数。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统计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2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3.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交流合作探究新知,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全课畅谈收获,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图片欣赏,五年级平均每班跳多少下?,1、五年级三个班单摇成绩统计表2011年10月,(1)这道题求什么?怎样求五年级三个班平均每班跳多少下?,(2)指名列式:(612+630+

4、535)3,(3)板书公式: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求平均数,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1、出示五年级三个班单摇成绩统计表(加入参加人数一栏),2、五年级三个班单摇成绩统计表2011年10月,(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3)第2题和第3题比较,有什么不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五年级平均每班跳多少下?,参加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2、五年级三个班单摇成绩统计表2011年10月,(4)怎样求出参加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6)对比第2题和第3题你能发现解

5、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5)指名汇报:(612+630+535)(6+6+5),2、引出新知,独立探究,(1)观察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学生口头解答,结果填入表格中,(3)隐去统计表中跳绳总个数一项,3、五年级三个班单摇成绩统计表2011年10月,参加的同学平均每人跳多少下?,(4)怎样求参加的同学平均每人跳绳多少呢?请你先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再把你的想法和组内的小伙伴交流。,(5)指名汇报:(1026+1056+1075)(6+6+5),(6)比较第3题和第2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总数量给你了吗?没给你怎么办?份数给你了吗?没给怎么办?,

6、3、回到公式,总结方法,问:怎样求平均数呢?,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1、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表2011年10月,五年级平均每班捐书多少本?,五年级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2、,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A(2836)(32)();B(282363)(32)();C(2836)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行168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A(6056)(53)();B(6056)2();C(605563)(53)()D(605+168)(5+3)(),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求加权平均数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哪些价值?对于统计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设计特点,本节课在设计上,把情境改为学校前不久组织的跳绳比赛,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利用素材,将跳绳比赛这个情况用透,由一个统计表引出所有问题,使课堂连贯完整。练习形式多样,条件的表述方式各不相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