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949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1.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2.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其不同的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C.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相应变化D.各要

2、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答案】1.A 2.C【解析】试题分析:1.自然地理环境是有由地球表面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我国南方地区地貌上是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气候上高温多雨,发育了红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这是南方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故选项A正确。2.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

3、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 C海拔 D土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显示甲的上面为落叶阔叶林,所以甲最可能为常绿阔叶林,而西坡为荒漠草原;我国南方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因而东坡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而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导致两坡自然带有较大差异。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表表示2013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读表完成下列问题。4.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A城市到农村 B城市到城市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5.表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因素

4、B政治因素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答案】4.C 5.A【解析】试题分析:4.图中流出省市主要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入省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可见我国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中西部内陆落后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故选项C正确。5.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导致人口大量流入,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6.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7.该

5、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 B C D【答案】6.B 7.D【解析】试题分析:6.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加速增长、增长减缓和低速增长四个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供应稳定增长,某些疾病得到控制,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增高,人口开始加速增长,所以先转变的是死亡率,故选项B正确。7.由图可知在、时期,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根据人口增长数量等于人口基数乘以自然增长率,说明该国人口在前三个时期,人口始终增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达到顶峰时期,此点过后人口出现负增长,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8.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

6、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目要求是“以上材料表明”;材料中显示: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今天的中国养活了13亿人,而且生活水平提高了;从时间发展角度,说明在资源总数变化不大,甚至人均资源减少情况下,环境承载力也可以增加,主

7、要是科技发展间接增加了人类能够利用资源的数量,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9.读下图,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不宜引进该企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推断甲城位于乙城的河流上游,该造纸企业布局在甲城的任何位置都会严重污染乙城的河水,因此甲城不适合布局有污染的企业,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布局。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问

8、题。10.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11.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答案】10.A 11.D【解析】试题分析:10.由图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A处位于两支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吸纳最大消费人群,形成商业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B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C处沿河靠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便

9、于排污,而且处于与季风垂直的郊外,是形成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故选项A正确。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功能区C为工业区;图中显示该功能区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由图可知功能区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人口稠密区应该在城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故选项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布局。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13.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

10、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12.D 13.C【解析】试题分析:12.仔细读图,注意图例中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均用地需要在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对比图中各种人均用地值,可知人均绿地用地符合国家标准,故选项D正确。13.由图可知该城市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区域性的物流基地的建设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所以该城市急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交通建设,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运输。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有()A水稻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

11、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15.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A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单产高 D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答案】14.D 15.A【解析】试题分析:14.根据教材所学“混合农业”相关知识可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以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为主;实行牧草与农作物轮作,以使土壤恢复费力;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是我国的桑基鱼塘农业特点,故选项D正确。15.该种混合农业在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有很

12、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6.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D.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教材所学知识结合四地的生产条件可知,泰国平原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部平原有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

13、令盆地为混合农业,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7.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18.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答案】17.C 18.A【解析】试题分析:17.认真审题,注意关键词“与美国相比”。 鲜切花生产属于农业生产,美国平原广

14、阔,土壤肥沃,降水多,有大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在水源、地形、土壤方面,哥伦比亚并没有优势;由图可知美国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温带地区,哥伦比亚纬度低,有赤道穿过,位于热带;情人节在2月1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美国气温低,哥伦比亚距直射点近,气温较高;是哥伦比亚鲜切花生产比美国具有优势的自然条件,故选项C正确。18.注意题目要求是“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比哥伦比亚高,热量较少,故排除选项B;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技术水平低,品种较为单一,墨西哥并没有优势,故排除选项C、D;墨西哥与美国相邻,比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较近,运费较少,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19.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图中不同工业区位因素所占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