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3937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程文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本单位安全科应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部位,结合季节变化开展季节性检查、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各车间每周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检查机器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状况,排查事项隐患。班组每日进行了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主要检查职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是否按规定佩带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纠正违章现象。单位专职、兼职安全员定时巡检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所有检查结果要有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或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及时上报,立即排除。,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编制检查制度中,应列出工作现场的检查重点内容,以

2、及谁去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后怎么消除等内容。,为确保安全生产,增强本单位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各部门要结合中心工作,应用广播、版报、安全课等形式,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凡新入厂的管理人员和职工,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班级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后方可上岗,有关部门做好三级教育卡的备案记录工作。转岗职工、重新上岗职工的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持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方可上岗。所有授课人员应作好教育记录,保证教育内容和时间符合法律规定,受教育人接受教育后应签字确认。凡发生工伤事故后,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原因对职工进行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后,由安全科或主管领导将

3、授课及考试资料归档。,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会议内容:,1、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2、研究、制定企业安全工作的发展战略。3、讨论、通过企业安全管理岗位职责。4、制定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5、总结当前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制定下一步安全工作重点。各级单位必须坚持使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化,经常化,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确保使每次会议都有一定的实质内容,都能解决一定的实质问题。,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编制应结合本单位不同岗位而定,应找出各岗位易发生的违反规定、违反标准、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找出各部门及单位领导在岗位责任制中易发生违反规定的范围。根据情节轻重制定出单位的处罚标准,奖励

4、的有关条款。可依照以下内容确定奖励标准:,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突出贡献的。发现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的。拒绝或举报违章作业的。在发生事故中抢险救灾做出突出贡献的奖惩制度的奖励、惩处的实施由谁来决定,在制度中应予以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立即上报上级安全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事故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部门或个人要保护好现场,不得将事故现场随意变动或恢复。发生事故部门或事故当事人要积极协助调查分析,不得隐瞒事故真相。对发生事故的各类工伤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接受教育,提出处理意见,建立防范措施。另外应将对违反操作规程、违

5、章作业、违章指挥所造成的事故,按照事故大小对责任人的行政、经济处罚标准作为条款编入制度中。对职工的工伤保险、休假等规定条款编入制度中。,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一、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要求1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根据劳动条件,需要保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2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型号、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3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使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可靠、有效,严防误用,或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护具,禁止违章使用或擅自代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4特殊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还应经培训、实际操作考核合格。5职工进入生产岗位、检修现场,必须按规

6、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否则,按违章论处。6不许穿戴(或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许滥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明火作业的工人,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防护服装的式佯,应当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为主,做到适用美观、大方。7劳动防护用品应妥加保护,不得拆改,应经常保持整洁、完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如有缺损应及时处理。,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发放周期,由企业的安全技术部门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根据各工种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配备具有相应安全、卫生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安全用电制度,1、用电人员必须坚

7、守工作岗位,遵守厂规厂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离职守。2、严禁乱拉、私接电线,安电需请电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3、用电设备的关键部位,按上触电保安器和防触电设施。4、保险丝选用适当,禁止用金属丝代用。5、电线应按电量的多少,按规定选用,不能以细代粗。6、所有的电器设备及线路符合防火、防爆规定。7、定期对全厂电器设备及线路进行检修。8、仓库内的照明灯,按规定配备,不能超出规定的瓦数,应按防爆灯。9、对一切路线、设备抢修前必须先停电进行。10、一旦发生电器设备或线路起火,立即切断电源。11、“安全用电、人人有责”,应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的选购要满足安全技术要求

8、。设备的维护、保养、时限和方法。设备应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明确设备的危险部位和维修措施。对设备的安全检查的时限和内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持证要求。设备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置措施。不同的设备应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在编制设备管理制度时应结合单位设备状况,在制度中做出具体要求。,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作业一般包括:吊装作业、动土作业、拆除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焊接与切割作业、电器设备使用、厂内机动车辆作业、手持电动工具作业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应明确以下内容:本单位危险作业的批准部门和批准程序。现场保护措施。明确责任人、现场指挥员、现场操作人员、现场救护(防护)人员。明确操作

9、人员需持有的特种作业证件。明确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明确要做好的现场记录。,文明生产、卫生管理制度,1、文明生产的好坏标志着企业的养成教育的好坏,必须人人讲文明生产,人人做文明生产者。2、领导关心职工,职工尊重领导,职工之间互相团结,形成好厂风。3、不准打人,不准骂人,讲文明讲礼貌。4、对外来客人,做到“三个热情”。即:问来意,语言热情;办公事态度热情;送客人招呼热情。5、各科室、车间,东西堆放整齐,生产工具放在指定的地方,保持厂容厂规好。6、各车间(科室)建立轮流卫生值班制度,负责打扫卫生。7、全厂每月一次大扫除,厂部每月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评比清洁卫生好坏与奖金挂钩。8、不准随地吐痰和乱

10、丢废物,违者罚款,以保证厂内清洁卫生。,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本单位实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消防管理制度,厂长兼本厂防火责任人,车间主任为车间防火责任人,班组长为班组防火责任人,分别负责所辖内的消防工作,并将消防纳入生产管理中去。2、本厂各级防火责任人,在厂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进行防火、灭火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技术训练、防火知识宣传及落实防火措施。3、定期不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火险隐患,发动全厂职工,做好防火工作。4、电器设备安装,必须由电工进行,配电室(发电间),严禁吸烟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保管员要做好包装箱的保管工作,保持室内干燥卫生,防止霉烂、生锈,并当心火烛

11、,消防事故隐患,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油库(房)严禁烟火,使用防爆灯泡,将汽油、油漆、化工原料等应有专人存放,远离生产区储备。在禁火区和要害部位应写有“严禁烟火”字样。5、对消防器材应严加保管,严禁任意挪用和损坏,并经常维修保养,确保完好,以备急用。6、发现火警,立即组织扑灭,同时迅速报警(119)。,(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为了加强对本企业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指挥,提高事故抢救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水平,把员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快速出动,分工负责”的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定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应急救援

12、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一)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及设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企业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及安全环保、调度、消防、技术、设备等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分管副总经理;成员:安全环保、调度、消防、技术、设备等部门负责人,(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1、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训练和演习,并检查各项工作实施情况;3、发布和解除在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命令;4、负责向上级报告和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5、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处理事故及总结经验教训;,(三)应急救援指挥成员职责及分工,1、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全企业的应急救援;2、副总指挥

13、:具体负责抢险、抢修、医疗、抢救物质、供应、运输及事故通报、安置工作的指挥;3、安全环保处长: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及扩散区域监测工作的指挥;4、消防队负责人:负责灭火、警戒、疏散工作的指挥;5、医务负责人: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组织;6、调度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的指挥;7、技术处长:负责事故的分析、事故处置工作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四)应急救援专业队的组成和分工,1、通讯联络队:安全环保处、调度处,负责人:调度处长,负责各队联络对外联络;2、抢险队:由事故发生所属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所属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当班人员,就近

14、区域人员控制事故蔓延;3、消防队:由企业消防队组成,负责人:消防队长,负责灭火方案的确定、灭火人员的组织、火势控制直到火灾完全被扑灭以及抢救任务;4、抢修队:工程部,负责人:工程部部长,担负抢修任务;5、医疗救护队:由本村医务室人员组成,负责人:该医务室负责人,担负抢救受伤、中毒人员责任。,二、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方案,(一)事故发生现场(二)应急救援部门(三)、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组织两个专门小组,(一)事故发生现场,1、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

15、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消,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边向消防队、调度处报警,边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工处理。初起火的扑救方法见附录A。2、发生爆炸事故时,当班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调度处、消防队报警。,(二)应急救援部门,

16、1、调度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故事发生部门负责人查明事故情况(着火部位、着火物质及其来源),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的指令,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医疗救护队、抢险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2、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应边灭火,边与部门抢险队查明现场中毒及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使其脱离现场,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3、指挥部成员到现场后,根据事故情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另请救援。4、调度、安全到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部门确定,事故范围,作出局部或全部停工决定,若需紧急停工则按紧急停工程序通过企业调度网迅速执行。5、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立即抢救伤员和中毒人员,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就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应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三)、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组织两个专门小组,1、在总经理指挥下,组织安全环保、技术、设备和发生事件的部门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原因和落实防范措施,并对责任者进行处罚。2、在总经理指挥下,组织由技术和发生事故的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三、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