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824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

2、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3.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这说明A绅士权威的衰弱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绅权是皇权的重要补充 D绅权与皇权相互依存4. 张居正

3、成为首辅后,“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他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 B拥有了独断之权 C具有了宰相之实 D正式统领了六部5. (2016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7)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6(2016

4、湖南永州一模9)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7. (2016安徽部分示范高中高三9月联考20)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说:“如果我们去看一下最古老、最强有力的民主政治就会发现,它们早已把公众舆论搞成了一个谜。那些老到的舆论组织者几乎可以说参透了这个谜,因而能够在选举日制造出多数来。”这主要表明 A最古老的民主政治就是利用公众舆论 B西方的多党制能让人民直接参与政治互动C老到

5、的舆论组织者善于玩弄政治权术 D近代西方国家选举结果往往被舆论所左右8. (2016重庆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28)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9. (2016安徽蚌埠一模20)虽然詹姆斯二世在威廉率军登陆后逃离了英国,并未与其正面交战,但英国民众主动发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斯二世的反叛浪潮,在英格兰开始爆发并迅速波及到英伦三岛,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而且相当持久。由此可以看出 A民众斗争推动英国革命胜利B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C民众成为英国革命的

6、领导者D政治变革离不开武装斗争10. (2014天津)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和重要性11. 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单位产量低 B农民赋税重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土地兼并严重12. 明史食货五记载,

7、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1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

8、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4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依据A到过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B到过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C没有到过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D待考证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15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

9、则超过50%。钱乘旦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16(2016湖北荆门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2)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5年2月3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事情。这主要说明 A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B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C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D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172014年8月,南京大学副教授黄诚在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兴盛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讲座中指出:“董仲舒的儒家很杂,包括孟子与荀子的

10、思想、先秦各家思想、巫盅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黄诚强调A董仲舒儒学思想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 B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儒学处于独尊地位 D“天人感应”学说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18. 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材料意在说明明朝A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B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C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

11、想D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19. 明代龚信认为“明医”和“庸医”的差别在于:“明医”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庸医”不学经书、希图微利。龚信区分“明医”“庸医”的标准是A医术 B收费 C仁爱 D口碑20.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21.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

12、、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2.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23(2016湖南永州二模18)从11世纪起,欧洲一些城市的

13、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世俗学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有利于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B推动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C成为神学和宗教改革的发祥地D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24(2016安徽蚌埠一模19)近代欧洲某思想家认为君主应该:维护社会的安宁;富足的经济实力;亲民,不骄傲轻慢;不随便发动战争;富有政治智慧;能够解决贫困问题。该思想家 A推崇君主立宪B提倡主权在民C反对君权神授D宣扬人文主义25. (2016江苏泰州一模15)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B两者相互推动C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D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26. (2016安徽江南十校高三摸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