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611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Fe 56 Cu 64 Ne 20 Na 23 Mg 24 K 39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00多年前,一艘载着天然苏打晶体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近的沙滩上用几块苏打晶体支锅煮饭。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锅下苏打与沙粒接触处出现了许多晶莹发亮的珠子。请你们分析一下,这种珠子可

2、能是A水晶颗粒 B无水碳酸钠 C玻璃珠 D晶体硅【答案】C考点:考查碳酸钠与二氧化硅的性质2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煤燃烧时应加入适量的石灰石,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和它们反应生成硫酸钙或亚硫酸钙等物质,故A正确;B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较大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故B错误;CpH小于5.6的降水属于酸雨,故C错误;D含磷合成洗涤剂中磷元素是植

3、物的营养元素,会造成浮游植物的疯长导致水体缺氧,动植物植物大量死亡,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名师点晴】本题要理解酸雨的含义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较大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含磷合成洗涤剂中磷元素是植物的营养元素,会造成浮游植物的疯长导致水体缺氧,动植物植物大量死亡。3下列有关几种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BNa、Mg、Al、Fe、Cu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CC

4、O2、NO、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CaCO3+SiO2CaSiO3+CO2的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答案】B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原理等。4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药品是KMnO4溶液 H2S溶液 FeSO4溶液 Cu(NO3)2溶液 Na2SO3溶液A和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故错误;H2S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变质,正确;FeSO4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变质,正确;Cu(NO3)2溶液具有较强氧化性,不会因氧化而变质,错误; 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变质,正确;故

5、答案为C。考点:考查实验室药品的保存与变质原因。5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3mol铁与足量的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8NA个电子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体积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名师点晴】解题关键是浓硫酸岁反应进行浓度变稀不与铜反应,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解答本类题目要审清选项

6、中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审清所求粒子的种类,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涉及物质的体积时要审清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强,涉及中子数和化学键的计算,要审清相关物质的结构和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涉及化学反应要明确相关反应的特点和电子转移;涉及溶液中的微粒要关注电离和水解;要注意审清运算公式。6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Fe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B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 C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2CO3 D制备FeCl3、CuCl2固体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答案】C【

7、解析】试题分析:A浓硝酸、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和铁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无剧烈现象,铁和稀硝酸能发生剧烈反应,故A错误;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NaAlO2中+3价,只作还原剂;Cl2+2NaOHNaCl+NaClO+H2O,氯元素从0价,变为NaCl中的-1价为氧化剂,变为NaClO中的+1价为还原剂,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故B错误;C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反应为4Na+O2=

8、2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反应为Na2O+H2O=2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故C正确;D由于FeCl3、CuCl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铜,以至于得不到FeCl3、CuCl2,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浓硝酸、浓硫酸强氧化性,Al、Cl2和NaOH溶液原理、钠的性质、FeCl3、CuCl2水解等。7“酸化”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确认溶液中是否舍有Ag+时

9、-先加硝酸酸化,再加Cl-检验 C抑制硫酸铁的水解-用稀硫酸酸化 D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2+检验 【答案】A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盐类水解等。8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NaOH和H2O为氧化剂 D硅能与氢氟酸反应,则硅可以与盐酸反应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来制造太阳能材料,故A正确;B粗硅制备单晶硅的反应为:SiO2+2CSi+2CO,为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0、,故B错误;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故C错误;D、硅只与HF反应,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9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的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e-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

11、原反应【名师点晴】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溶液呈棕色,说明有I2生成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硫酸根只有在浓硫酸中有氧化性,所以化合价能够降低的只有Cu2+,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于Cu为红色,所以Cu2+不能还原为Cu,应还原为Cu+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并加热,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反应,发现白色沉淀显著增多,故I2与SO2反应生成I-,SO2被氧为化H2SO4,白色沉淀是CuI。10下列各组离子在通入SO2前后均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Al3+、Br-、SO42-BNa+、K+、OH-、SiO32-CCa2+、K+、Br-、Cl-DLi+、H+、NO

12、3-、SO4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本题题干“通入SO2前后均能大量共存”。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先通入CO2再通入氨气,溶液变浑浊CaCl2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

13、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aCl2溶液不与CO2反应,但通入NH3后溶液变为(NH4)2CO3可产生浑浊,故A正确;BNa2Si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不消失,故B错误;CCa(ClO)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DCa(OH)2溶液通入CO2,生成碳酸钙沉淀,继续通CO2至过量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与NaOH反应又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12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五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五种不同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分别取样加入足量1molL-1盐酸,看有无气泡产生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现象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浑浊现象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A B C D 【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把握钠的化合物性质、发生的反应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 CFeSO4 DFe3O4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假设质量都为mg;AFeO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72mol;BFe2O3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为0;CFeSO4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152mol;D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有+2、+3价,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232mol,由以上分析可知,失电子最多的是FeO,则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故选A。【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