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494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22题1下列式子表示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的是A.C2H6OB.CH4OC.C2H4O2D.C7H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C2H6O 是二甲醚或乙醇,A错误;CH4O 只有甲醇一种结构,B正确;C2H4O2是乙酸或甲酸甲酯,C错误;C7H16有9种同分异构体,D错误。 2下列烷烃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3-甲基丁烷B.2-乙基丁烷C.2,3-二甲基丁烷D.3,4-二甲基丁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烷烃的命名。

2、A项应该是2-甲基丁烷,错误;B项应该是3-甲基戊烷,错误;C项正确;D项应该是3-甲基戊烷,错误。 3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苯和氢气制环己烷与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与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属于同一反应类型C.乙烷和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H2OD.一定条件下,乙醇可发生消去反应,甲醇也可发生消去反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苯和氢气制环己烷是加成反应,而苯的硝化反应是取代反应,A错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是取代反应,而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是加成反应,B错误;乙烷、丙烯的分子式分别是C2

3、H6、C3H6,每个分子中都含6个氢原子,故1 mo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物共有6 mol氢原子,完全燃烧生成3 molH2O,C正确;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分子结构中,连有羟基的碳原子有邻位碳原子且该碳原子含有碳氢键,D错误。 4下列事实不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烧过菜的铁锅加入清水放置,出现红棕色的锈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A项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与原电池原理有关;B项是一个化学反应,不涉及原电池原理;C项中,锌先与CuSO4发生置

4、换反应,置换出的铜与锌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与原电池原理有关;D 项中,烧过菜的铁锅加入清水,铁发生吸氧腐蚀,与原电池原理有关。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a、B.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Ca2+、K、Cl、C.c(H)/c(OH)1012的水溶液中:、Al3+、ClD.c(Fe3+) 0.1 mol/L的溶液中:K、ClO、SCN【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酸性环境中能氧化Fe2,A错误;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碱性中均不能存在,B错误;c

5、(H)/c(OH)1012,溶液呈酸性,酸性环境中、Al3+、Cl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Fe3+能与SCN发生反应,D错误。 6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原电池,某一时刻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B.Cu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由AgNO3溶液通过盐桥移向Cu(NO3)2溶液D.工作一段时间后,AgNO3溶液中c(Ag)减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双液原电池。由题意可知,Cu是负极,Ag 是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K移向AgNO3溶液,A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6、B错误;电子不能在溶液传导,C错误;Ag在正极得到电子变成单质,故AgNO3溶液中c(Ag)减小,D正确。 7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 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中的计算。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生成1.6 mol C,同时生成0.4 m

7、ol D,(D)=0.4 mol 2 L2 min =0.1 mol/(Lmin),A错误;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可知,生成1.6 mol C,同时消耗0.8 mol B,故(B)=0.8 mol2 mol100%=40,B正确;反应物的气体计量数之和大于产物的气体计量数之和,故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增加B物质,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错误。 8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减小B.再加入CH3COONa固体能促进醋酸的电离C.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D.溶液中不变【答案】D【解

8、析】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向10 m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促进了醋酸的电离,溶液中粒子的数目增多,A错误;再加入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稀释醋酸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但是KW=不变,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C错误;=,Ka和KW均为常数,D正确。 9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乙烯 乙烷 乙苯 乙醇 乙酸 聚乙烯 苯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还原性。含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部分苯的同系物(甲苯、乙苯、二甲苯等)、连接羟基的碳原子同时连接氢原子的醇类、醛类、酚类等能使酸性KMnO4溶

9、液褪色故选C。 10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K3Fe(CN)6试液混合溶液的培养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附近溶液pH降低B.附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C.附近产生黄绿色气体D.附近很快生成铁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左图是电解池,是阴极,是阳极,电解食盐水,阴极水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附近溶液pH升高,A错误;上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附近很快出现蓝色沉淀,B正确;右图是原电池,锌作负极被氧化,铁作正极,氧气得到电子,C、D错误。故选B。 11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标准状况

10、)氧气,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辨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阴极析出M单质,阳极析出氧气,n(O2)=b/22.4mol,n(转移电子)=b/22.4mol4=b/5.6mol,M的化合价是+x,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y,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a/yx=b/5.6,解得y=5.6ax/b, C正确。 12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 L溶液,已知溶液中c(CN)c(OH)B.c(HCN)c(CN)C.c(CN)+c(OH-)=0.1 molL-1D.c(HCN)+c(CN)=0

11、.2 molL-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混合溶液中HCN和NaCN的浓度均为0.1 mol/L,而c(CN)c(Na+),根据电荷守恒c(CN)+c(OH-)= c(H+)+ c(Na+),说明c(H+)c(CN),B错误;c(CN)+c(OH-)0.1 mol/L1,C错误;根据碳(或氮)元素守恒,c(HCN)+c(CN)=0.2 mol/L,D正确。 1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pHc(Na+)C.在pH=5的氯化钠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a+)=c(Cl)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答案

12、】C【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质子守恒等。pH7时,温度不一定是常温,故可能呈中性,A错误;常温下,pH=7,c(H+)=c(OH),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 c(OH)= c(H+)+ c(Na+),故c(CH3COO)=c(Na+),B错误;因Na+、Cl均不水解,所以c(Na+)=c(Cl),C正确;硫化钠溶液中,质子守恒为:c(OH)=c(H+)+c(HS)+2c(H2S),D错误。 14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8种C.11种D.15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

13、物就有几种结构。苯环上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支链C3H7有两种结构,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有6种结构,正丙基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异丙基有2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氯原子取代苯环支链上的氢原子有2+3=5种结构,其一氯代物共有6+5=11种,故选C。 15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 mol e-,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体积=B.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C.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OH-4e2H2O+O2,中负极2H+2e H2D.溶液的pH变化:减小增大【答案】D【解

14、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通过0.02 mol e-时,中生成了0.005mol O2,中生成了0.01 mol H2,A错误;通过0.02 mol e-时,中生成0.01 mol铜,而中不生成固体,B错误;中正极为2H+2e H2,C错误;中电解属于放氧生酸型,pH减小,中正极消耗H+,pH增大,D正确。 16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增大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的掌握情况。选项A,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选项B,在溶液中,发生移动的不是电子,B错误;选项C,甲池中c()不变,C错误;选项D,在b电极,OH-放电,溶液显酸性,b点不变色,D错误。 17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金属钠B.氢氧化钠C.溴水D.乙醇【答案】C【解析】无 18某固体酸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