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478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解析)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C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正确;B、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正确;C、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至少有一组分为金属)混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错误;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泛的合金是钢,正确。考点:考查合金及其

2、性质。2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相对分子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种类。考点:有机物结构的确定3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C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完全相同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都是C12H22O11,B正确;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只生成

3、葡萄糖,C错误;D、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二糖的性质4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 B KNO3的溶解度SC 化学平衡常数K D 水的离子积常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A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错误;C、升高温度不能确定平衡的移动方向,则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C正确;D、水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5中科院用CO2合成了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

4、是(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是O=C=O,由于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聚二氧化碳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取的,合理;B干冰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混合物,也不是单质,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不合理;C干冰是二氧化碳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高聚物,是混合物,不合理;D由题给信息,聚二氧化碳可降解生成二氧化碳,不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合理。故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高聚物的性质的知识。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

5、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纯碱因为水解溶液呈碱性而具有去污能力,B选项中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是因为铁在有水空气存在下发生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C选项中因温度升高促进氯化铁水解液体颜色加深,D选项中因水解产生了硫化氢气体而出现臭味。考点:盐类水解基础知识7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D与B同主族,A、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B、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

6、顺序:ABCCA=D=E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增大,温度相同,Kw就相等,所以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从A点到D点,溶液的温度不变,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所以可采用的方法是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正确;C从A点到C点,溶液中c(H+)=c(OH-),但是Kw增大,所以可采用的措施是升高温度,错误;D若处在B点时,Kw=10-12;pH=2的硫酸,c(H+)=10-2mol/L; pH=10的KOH溶液,c(OH-)=10-2mol/L,若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显中性,正确。【考点定位】考查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与Kw及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措施的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OH-,当达到平衡时,c(H+)c(OH-)=Kw,Kw不仅存在于纯水,也存在于任何物质的稀溶液中,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