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3409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禹地方铁路三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编制围1.1 编制依据1、至禹州地方铁路改建工程标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资料;2、国家和铁道部颁发的现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程、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相关文件;3、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铁办2008237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办201162号)、铁路局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含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铁办201149号)的有关规定;4、我单位对本标段现场实地勘探、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以及我单位的设备状况、技术能力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5、铁路工程施工

2、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6、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编制的许禹地方铁路改建工程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编制的许禹地方铁路改建工程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版本的完善和优化,主要对工期进行了调整,补充完善了第54跨T梁上跨京广铁路基础墩身及运梁、架梁施工方案。本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后以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本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取代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编制的许禹地方铁路改建工程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围至禹州地方铁路改建工程土建工程标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围为联络线4.06km(L2K1730L2K5790)的路基、桥

3、涵、轨道等工程及大型临时设施工程。1.3 设计概况本次设计起点桥站DK0+000、终点角子山站DK49+989.57,正线全长55.601km(含下行联络线L2K0+000L2K8+558.04线路长度8.558km、上行联络线L1K0+000L1K4+914.07线路长度4.914km)。本线为地方铁路级铁路,采用中型轨道标准,有碴、有缝线路轨道。正线及站线钢轨均采用50kg/m标准长度25m新轨,曲线轨采用标准缩短轨。正线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450m地段采用耐磨钢轨。2 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至禹州铁路位于省中部,为省地方铁路神(后)郸(城)线762mm窄轨铁路改造的一部分。目前该线主要担

4、当角子山矿石与沿线各矿的煤炭外运任务。许禹铁路桥至角子山段改建后将主要承担禹州地区几大集团所开发的煤炭资源经京广线向华南、华东地区的外运任务和角子山石灰石向水泥厂运输任务。本标段为下行联络线L2K1+730L2K5790线路长度4.06km。线路在桥车站与京广铁路接轨,在L2K4+450处跨越既有京广铁路(京广里程K747+900),线路与京广铁路的斜交角度为79,以32m简支梁跨越京广铁路。2.2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地方铁路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东至角子山上行6,下行12;桥至桥西上行6,下行4;桥西至灵井6;牵引种类:桥至桥西:电力;桥西至角子山:燃; 机车类型:桥至桥西HXD3,

5、桥西至角子山DF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米,困难400米;牵引质量:东至角子山单机3000吨、双机6000吨;桥至桥西单机6000吨;桥西至褚河:双机6000吨;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角子山750米);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桥站自动。2.3 主要工程容和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容为桥特大桥下部及上部结构2967m/1座、涵洞48.18m/3座、路基1093m、轨道工程4.06km。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表1-1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数量路基区间土石方土方万断面方1.54(挖方)/9.12(填方)基床表层万断面方0.27路基附属工程土方m31541.28干砌石m3504.1浆砌

6、石m33443.43混凝土m37喷播植草m219068.75土工格栅m243253.18旋喷桩m5366支档结构浆砌石挡墙圬工m31738.29桥涵特大桥座-延米长2967.48涵洞盖板涵座-横米长3/48.18轨道正线铺轨有砟轨道铺轨公里4.06铺道砟万m31.015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材料厂处1混凝土拌合站处1施工便道KM5.2电力线路KM52.4 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本标段施工围多为农田,路基段征地宽度为边脚外1m,桥梁部分征地宽度为12m;为保证正常施工,在线路侧临时征用4m宽做为施工便道,在标段起点处征地40亩作为砼搅拌站、钢筋加工场和砼构件预制场。在京广线两侧各有

7、铁路光缆一道,影响53#和54#墩施工,需要拆除;京广铁路右侧有自闭线一道影响55#墩施工,需要采取防护措施。2.5 工程特点2.5.1路基工程:路基基床分为表层及底层,基床表层厚度为0.3m,底层厚0.9m,总厚度为1.2m。路堤:全线基本为填方,沿线地势平坦,多为农田,填料来源困难。基床表层以下采用C组填料填筑,压实系数K必须达到规要求,同时基床表层顶面采用两布一膜土工布封闭加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软土、松软土路基:本标段基底设计采取翻挖并重型冲击碾压处理。2.5.2桥梁工程桥特大桥: 本桥桥址位于冲洪积平原,属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60100m,地表水系较

8、发达,沟渠纵横,水塘遍布。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钻探成果分析,桥址区构造简单,附近无深大断裂通过,无活动断裂,场地稳定,适宜建桥。桥梁中心里程为L2K4+141,孔跨式样为224m+8732m+224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全长为2967.48m,桥梁围为L2K2+641.15L2K5+608.83。桥梁下部采用T型桥台、圆端形实体墩、直径100cm钻孔桩基础,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2m及24m后法简支T 梁,本线路上跨京广铁路。2.5.3轨道工程本线采用中型轨道标准,有砟、有缝线路轨道,在桥站接轨。正线及站线钢轨均采用50kg/m标准长度25m新轨,新型混凝土普枕1600根/km,混凝土桥枕,50kg

9、/m旧轨做护轮轨,曲线轨采用80mm标准缩短轨。2.5.4满足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标准本工程主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0年,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及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正确维修与例行检测。就本标段而言,重在从施工过程控制的方面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即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作用等级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选配,并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由于耐久性混凝土比常规侧重于满足强度需要的混凝土有更多、更高的施工要求,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本标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

10、题。我项目部将在耐久性混凝土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消化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2.6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本标段的控制工程为:施工准备阶段大桥东头路基、涵洞桥特大桥铺轨架梁大桥西头路基桥面及收尾配套竣工验收。其中,32mT梁从新桥梁厂汽车运输至工地现场及架梁和京广线附近施工钻孔桩、墩身、架梁、铺轨及附属为本项目的重难点工程(在本方案第六章中详述)。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 自然特征(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1、地形条件位于东经11350,北纬34,省中部,北距80km。境75的面积为平原,25的面积为山岗,境较大的河流有北汝河、颍河、双洎河和清泥河。2、

11、自然条件气象特征:线路所在地区属于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气象特征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充沛;秋季天高气爽日照长2300小时,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雨雪,无霜期长217天左右。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3,年平均气温14.6度;年均降水量:695.3mm;最大积雪深度15cm;年平均风速:2.8m/s;历年最大风速及风向:23.7m/s WN;土的最大冻结深度:16cm。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不良地质:地下水较发达,地表以下15m围粉砂、粉土存在液化现象,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DK25

12、+300-DK50+00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2 交通运输情况铁路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本线外购大宗材料主要依靠京广铁路以及与其相联的其他国铁干线铁路运输。公路本工程所经地区公路较为发达,紧邻京珠高速公路、石高速、永登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相互衔接,构成了纵横交织的陆路交通运输网络。(3)施工便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建便道,顺线路长度为4100m;第二部分为机耕道改造,长度为1000m;第三部分为乡村水泥路。3.3 沿线电源、水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施工用水本段线路所经地区属淮河流域水系,位于平原地区,段地下水较为丰富,无河流,施工用水可就近

13、打井取水。施工用电本线所处位置为农田,短距离没有电力供应,根据现场情况,拟在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场各设315KVA变压器一台,在线路沿线设250KVA变压器两台,可满足施工需要。高压部分就近T接地方10KV高压。施工用燃料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采购。3.4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砂本线所经地区较为缺砂,沿线工程用砂料主要来源为市鲁山县,砂质为中粗砂,可用于路基附属工程、桥涵工程等。石料本工程碎石拟采用禹州浅井镇石料场石灰岩,此地交通运输比较方便。片石拟采用县首山境石场红砂岩。道碴本线道床采用长市陉山道碴场的一级碎石道碴。砖、瓦、石灰:均在线路所经市乡镇就近采供,以满足本

14、工程质量要求为目标。4 施工组织安排4.1 工程建设总体目标4.1.1 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4.1.2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控制一般事故。杜绝道路交通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控制一般事故,确保铁路行车安全。4.1.3 工期目标按照本项目总工期的计划安排,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期保证措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以完成阶段性工期来保证建设单位总工期的实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标段计划工期12个月,计划2010年7月1日开工至2011年6月30日竣工

15、。由于受征地拆迁及工程停工等因素影响,实际工期为12.5个月,2011年1月15日开工至 2012年1月31日竣工。4.1.4 环保水保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环、水保规定,符合国家批准的环水保各项要求,落实环、水保措施,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4.1.5文明施工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项目管理程序化、施工行为规化、场区建设标准化。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方,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文明施工、和谐施工在许禹铁路的建设中全面展开。4.1.6文物保护目标施工前要对沿线进行详细勘探,对存在的文物古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