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288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地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2130题每题1分,共计50分)读下图,完成14题 1甲、乙海域分别是A.大西洋和加勒比海 B.太平洋和加勒比海 C.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墨西哥湾2运河大大缩短了A.北美西海岸和南美西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 B.北美东海岸和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C.北美西海岸和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 D.北美西海岸和亚洲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3若尼加拉瓜运河建成通航,则经济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的国家是A.墨西哥 B.埃及 C.新加坡 D.巴拿马4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可能遇到自然障碍有A.沿线湖泊众多 B.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2、C.高寒冻土广布 D.溶洞、暗河众多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据此完成下列56题。5. 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地形阻挡 受盛行风控制 寒流降温 受海洋影响大A B C D6. 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是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空气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回答78题7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

3、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8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太阳光照充足 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A B C D读图“欧洲7月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hpa)”。据此回答911题。9.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A. 1018 1014 B.1014 1016 C.1016 1016 D.1016 101410.对M所在半岛中部地区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描述,较为准确的是A.温和湿润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11.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季节移动

4、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区内岛屿众多 D.大规模污染物排放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多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受暖流影响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受寒流影响 D受信风影响13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海边迎着气流来向支起一张吸水性较好的大网,下方再安设导流管就可以收集淡水。下列国家最适宜安装该装置的是A中国 B新加坡C沙特阿拉伯 D智利下图为某岛屿某地理要素等值线(虚线)分布图,图中abcd。完成1415题14图中等值线反映的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A人口密度大小 B地租水平高低C七月平均气温 D全年降水总量15下列与该地理要素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关联度最高的地理因素是A产业活动

5、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17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6、据此回答1819题18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19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读俄罗斯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021题。20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月份及气温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1月, B.1月, C.7月, D.7月,2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A.甲地大牧场放牧业 B.乙地乳畜业 C.丙地水稻种植业 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

7、案之一。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 尚处在实验阶段中。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根据材料完成2224题。22与荷兰的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的优势在于A受天气影响小 B占地面积大C造价低 D清洁可再生23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主要原因是A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 B地势低洼C海岸线平直 D河流多且流量稳定24在实际实验中,“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原因可能是A河流含沙量大 B

8、海水盐度大C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D海上风力大麦麦高铁是我国海外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km/h的海外高铁,也是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工程主要包括: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座,地下通道座,涵洞135座,全长450千米。下图为麦麦高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下列有关麦麦高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对该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B技术是制约该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C该工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D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石油输出26沿麦麦高铁一线可见 A大片茂密林地 B河网密布 C冰雪高原 D沙地广布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

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27.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高 地形 B高 洋流 C低 地形 D低 洋流28.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 D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回答2930题。29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B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30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

10、主要优势最可能有A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 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二.综合题(3题共计50分)31(20分)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内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丙是图甲区域内西雅图、丹佛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甲中A、B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2)分析西雅图和丹佛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6分)(3)说出图乙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8分)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秘鲁的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产品出口国。秘鲁的“东水

11、西调”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材料二:下图为秘鲁的区域和该国伊基托斯、利马两城市气候统计图(1)首都利马气候温和,终年如春,分析其原因。(4分)(2)简述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3)简述在秘鲁境内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完整的原因。(4分)(4)说明秘鲁修建“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6分)33.(10分)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

12、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系统示意图,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影响最明显是哪一环节?简述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2018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答案1-5 BCDBB 6-10 DACCB 11-15 BCDCB 16-20 CDBDA 21-25 DADCC 26-30 DBCDA31.(1)径流季节变化B河大于A河,B河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2分);含沙量B河大于A河(2分);B河有结冰期,A河没有结冰期(2分)。(共6分)(2)丹佛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大于西雅图(1分),冬季(冬半年)差值更大(1分)。原因: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阴雨天气多,丹佛受山地阻挡,阴雨天气少,丹佛冬季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