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3286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内容(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交通:城市内部交通,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空间联系的交通,如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及管道运输,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一、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城市交通是:(1)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2)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3)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1、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2、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3、交通枢纽直接影响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1、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

2、市其他组成部分2、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城市干道走向3、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位置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4、城市面貌的反映。对外交通是城市的门户,因此,在沿线(如铁路进入市区沿线、机场入城干道沿线、滨海滨河岸线等)以及车站码头附近,均代表了城市主要景观。5、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1、城市道路交通概念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城市的骨架城市避难的场所交通车流、人流、物流,3、交通系统分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货运、客运(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大巴、中巴、出租、地铁(轻轨),1、城市道路系统规

3、划基本原则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联系各功能用地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路网间距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300500米,支路200300米道路密度道路线密度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道路面密度国标:815%,国外:20%以上,利于环境,美化城市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抵御寒风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对景、借景专题讲结合现状,节约用地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管线综合地下交

4、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方格网式棋盘格式唐长安、纽约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放射式华盛顿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放射环形东京、北京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自由式青岛山区、丘陵地区常用混合式成都人车分行系统,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1、城市道路红线定义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不同于建筑

5、红线红线宽度快速干路60100米主干路4070米次干路3050米一般道路2030米,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一条车道的宽度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人行道的宽度分车带(绿化隔离带)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道路横断面类型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红线宽度的确定性质、流量、形式,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道路纵断面形式波浪式、锯齿式道路坡度机动车最大坡度3%非机动车坡度2%,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交叉口交通分析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左转弯车辆组织环形交叉口改善交叉口交

6、通的其它方法,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4000辆/小时以上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立体交叉的净空4.5米5米立体交叉的间距立交尺寸300500米交叉与交织交织距离150200米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300500米间距11.5公里,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纪念广场,2、停车场库停车场的布置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1、城市交通调查交通量调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交通量调查的对象机动车、自行车

7、、人行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交通流量调查分析概念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双向车辆数高峰小时交通流量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交通量的时间分布交通量的空间分布交通量的种类分布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交通出行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人流、车流、物流出行目的交通预测,2、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的种类公共汽车、中巴、出租汽车、地下铁道(轻轨)各类交通工具技术经济指标比较,2、公共交通规划公交系统规划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满足市民出行要求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线路平均长度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公交场站规划公交车场公交枢纽站地下

8、铁道规划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过于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使交通复杂化和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单位以公里平方公里(kmkm2)表示,即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干道网密度越大,交通联系也越方便,但密度过大,会造成城市用地不经济,增加建设投资。一般认为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规划中,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部分城市的道路都按三级划分,采取下述的规划指标:

9、,(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统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并结合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各自道路系统。交通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其特点为行车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

10、行驶的要求,对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需要。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为主,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窄一些,两旁可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在交通运输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对车辆噪声的防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在道路规划时可采取的措施如:过境车辆不穿越市区;控制货运车辆和有轨车辆穿越居住区;在道路宽度上考虑必要的防护绿地来吸收部分噪声。沿街布置建筑物时,在建筑设计中应作特殊处理;一般可采取建筑物后退红线;房屋山墙对道路;临街布置有专用绿地的公共建筑,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道路和横断面,避免在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

11、布置人流集中的公共建筑等。,城市道路特别是干道反映着城市面貌。因此,沿街建筑和道路宽度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并配置恰当的树丛和绿带,同时还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把自然景色(山峰,湖泊、公共绿地)、历史文物(宝塔、桥梁、古建筑)、重要现代建筑(电视塔、展览馆)贯通起来,在不妨碍道路的主要功能前提下,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使城市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五)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城市中各种管线一般都沿着道路敷设,各种管线工程的用途不同,性能和要求也不一样。如电信管道,本身占地不大,但它要很大的检修人孔;排水管道埋设较深,施工开槽用地就较多;煤气管道要防爆,须远离建筑物;有些管道如采用架空

12、敷设,尚需考虑管道净空高度,以便车辆通行。当几种管道平行敷设时,他们相互之间要求一定的水平距离,以便在施工养护时不致影响相邻管线的工作和安全。因此,规划道路时要考虑有足够的用地。一般管线不多时,应根据交通运输等要求来确定道路的宽度。,在规划道路中的纵断面和确定路面标高时,对于给水管、煤气管等有压力的管道影响不大,因为它们可以随着道路纵坡度的起伏而变化。雨水管、污水管是重力自流管,排水管道要有纵坡度,道路纵坡设计最好要予以配合。道路规划也应和人防工程规划相结合,以利战备、防灾疏散。城市要有足够数量的对外交通出口,有一个完善的道路系统,以保证平时、战时、受灾时交通通畅无阻。,二、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

13、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可以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等几种形式。各城市不能生搬硬套某种形式,而应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按照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地组织,形成适合自己城市特点的道路系统形式。,城市道路系统可分为主要道路系统和辅助道路系统。前者是由城市干道和交通性的道路所组成。主要解决城市中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系统基本上是城市生活性的道路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中各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这两种不同性质道路应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加以区分,不应把两种类型重叠在一条干道上,以免影响行车速度和行人安全。交通性道路系统的主要任

14、务是把城市的大部分车流,包括货运交通及必须进入市区的市际交通,尽最大可能组织和吸引到交通干道上来,给生活性道路上增加安全、宁静,而使交通性干道上的车流通畅、快速。交通性道路的选线,在小城市,一般可以从城市边缘呈切线而过;在大城市则可在居住区之外、各片用地之间通过,同时,沿线要尽可能减少交叉口(最好两交叉口间距不小于一公里),交叉口应考虑将来有改建为立体交叉的可能,以便提高交通效率。,中心城的快速系统由二环路、三环路、机场专用公路、高速公路联络线和国货路组成,规划快速路和主、次干道总长达402.5公里,干道网密度达到2.91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广场面积达到10.76平方米。,福州交通,交通发

15、展战略:一是加强路网建设,形成具有足够容量、完整的干道网、建设功能明确,多层次、立体化交通体系;二是优先发展公交,建设快速轨道交通;三是控制小汽车发展,严格限制摩托车发展;四是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交通组织与管理相结合;五是逐步实现限制自行车行驶范围;六是加强环线、越江交通、轻轨交通建设及规划工作。,福州交通,路网分期建设目标:2000年,完善市中心区路网,初步形成二环路及仓山、新店、鼓山的干道网,新建约127公里的道路;2010年,初步形成以二环为主的快速道系统,建成国货路高架,金山、建新、盖山的干道网,新建约148公里道路及34公里的轨道网;2020年,按总体规划建成全部道路网,新建143公

16、里道路网和30公里轨道网,增建前横桥,形成外环快速路,达到总体规划要求。,福州交通,规划在城市出入口、主要设施及新建住宅均因地制宜布置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的面积达到0.8-1.0/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设置了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线路,有新店-城门的南北向线路和鼓山-建新的东西向线路,远景再建设环线,并延伸到国际机场。,为完善道路系统,通常采取交通分流的办法,即快、慢的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并采取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辅助措施、以利于城市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1改善旧城道路系统首先要和城市用地布局同时考虑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1)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2)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三)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道路红线boundarylinesof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城市道路宽度的确定应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