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3274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经合办述职述廉报告文本(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经合办述职报告文本述职报告是述职者本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素质的一个途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1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2017年,我办(局)围绕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共建”新要求,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 “一号工程”工作主线,全面深化国经济合作交流,以五大千亿产业为重点,精准发力补短板,务效抓落实,力促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经合和招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实现全年红2017年,全年浙(婺)商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31.59亿元,完成245亿元考核目标的135.34%,增长27.1%;资本项目到位资金124.8亿元,完成40亿元考核目标的

2、312%,增长71.4%。实际利用外资3.5174亿美元,完成3.3亿美元考核目标的106.59%;实际引进资415.52亿,完成400亿元考核目标的103.88%;央企合作到位资金15.57亿元,完成13.76亿元考核目标的113.15%。当年新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招商工作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浙商回归“全年红”。主要工作亮点:(一)坚持“一号工程”,弹好精准招引“前奏曲”。一是早谋划,全面贯彻省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年初,由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签订了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目标责任书,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到招商主体平台。

3、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召开的全省浙商回归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制定下发2017年市浙(婺)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并提出了5大举措15条具体工作要求;全面贯彻5月25日省主要领导参加的全省浙商回归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形成五大贯彻落实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在实现“开门红”的同时确保实现浙(婺)商回归“季季红”、“全年红”。二是快行动,全面落实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坚持浙(婺)商回归“一把手工程”,建立落实主要领导领衔责任制,在市级层面,光君书记、暨军民市长高度重视,多次对浙(婺)商回归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暨军民市长亲自挂帅联系商会,联系浙(婺)商回归重点企业

4、华科汽车,服务推进腾讯众创空间等3个重大项目,全面落实1+2+3省级目标责任。在县级层面,建立了主要领导“1+2+X”目标责任制,共联系省外商会12家、浙(婺)商回归重点企业11家、重大项目40个。实现高层推动,引领全市上下融入到浙(婺)商回归工作。暨军民市长联系服务的3个重大项目均在上半年就实现落地、开工,目前已投产运营。全市各级领导联系服务的40个重大项目已落地开工32个。三是压任务,全面科学分解下达考核指标。根据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各地支持浙(婺)商创业创新促进赶超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和目标责任,加压分解考核目标与工作目标。明确在总量上,产业项目考核目标245亿元(省

5、考核目标235亿),工作目标257亿元,资本项目考核目标40亿元,工作目标45亿元;在质量上,要求新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以上。9月份,全市开展了“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三百”竞赛活动,在回归总量和质量要求上再次自我加压,明确百日攻坚期要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90亿元,确保完成全年到位资金300亿元,新引进总投资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二)实施“一号行动”,弹好精准招引“交响曲”。一是领导挂帅上门齐招商。针对大企业、大项目招引短板,围绕重点区域,搭建产业平台,主动出击,精准对接,突出招大引强选优。市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地点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围绕500强企业、央

6、省企、上市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大院大所开展招商引智。新签约了腾讯、零跑科技新能源、大族激光、吉孚动力、科兴医疗、君华双语学校等一批重大项目,中科院信息技术股份、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项目,对接洽谈了中科院医工所、光机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各县(市、区)领导也主动出击,积极盯引、洽谈项目,开展了“千招万引”行动,新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以上的吉利新能源汽车、华灿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照明、德昱汽车零部件、自立环保科技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森山健康小镇、花田小镇、温泉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项目。二是集中签约开工掀热潮。2017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集中签约活动和重大项目

7、开工仪式。在浙洽会上集中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316亿元;在市区“百日招商”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上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154亿;开发区举办了2017年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27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义乌举办世界义商大会签约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23亿元;兰溪举行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127亿元;浦江在水晶博览会上集中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69亿元。全市开展了三次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有150多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金义都市新区举行了传化物流、捷孚传动、网仓科技等5个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38.2亿元,投资强度达到每亩623万元;磐安县举行重大

8、浙(婺)商回归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等。三是定点定向招引效。紧盯、等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4个重点招商区域,利用市政府驻外机构、回归引进办、在外商会平台,在外浙(婺)商与知名人士信息库、盯引项目库、推介项目库“三库”找准人脉,组织各类形式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对接会、恳谈会,走出去主动开展以商引商、亲情招商、上门敲门招商,助推全市招商专项行动。加强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海外浙(婺)商及商会、联谊会、同乡会的联系沟通,强化、等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中西部城市的驻点招商,实现蹲点招商、活动招商常态化。以五大千亿产业和“2+3+5”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导,实施产业链招引,精准发力,务实招引,并与楼宇经济、基

9、金运作、“双龙计划”等相结合,狠抓重点,定向出招,突出招引“大好高”项目。四是项目精准推介出实招。全市收集筛选了146个重大招商项目,推出开展精准推介、精准招商。参加了浙洽会、省京浙产业合作对接会、智慧城市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开展了市投资环境推介会。开展了天下浙商家乡行系列活动,先后邀请商会女企业家联谊会40余位会长和40余位来自海外的浙(婺)商代表来投资考察、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15个。深化与复星集团郭广昌、量子通讯建伟、加拿大首席科学家忠伟等重点婺商企业的战略合作,加紧对接步伐。如东阳市组建了工业、木雕红木、文化旅游、建筑业等4个复星集团专项对接小组,谋划项目合作。截至目前,复星集团已安排

10、5批不同领域团队来金考察、洽谈项目。(三)打造“一号机制”,弹好精准推进“进行曲”。一是“四一”联挂,力求项目“个个有人抓”。建立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平台和重要商会制度。省级浙(婺)商回归重大项目、重点在谈的浙(婺)商回归项目,均由市领导和项目所在县(市、区)主要领导分头联系,进行重点破难。建立“双百”项目推进服务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地把重点项目列入领导联系,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和牵头部门加强工作对接,有力推动了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投产达效。二是“三百”落实,力争项目“个个有着落”。以“三百竞赛”活动为载体,召开全市百日招商动员大会,开展了在

11、谈项目盯引行动、签约项目推进行动、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谋划推介行动等三大行动。在市机关大楼一楼设置“三百”竞赛擂台,定期将“三百”竞赛活动成果进行“比一比、晒一晒”,设立“百日攻坚”“百日招商”“百日服务”等攻坚目标完成进度表和形象图,及时公布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工作氛围。同时,借助微政务系统,建立百日竞赛活动“比学赶超”微擂台,将各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微政务上晒一晒。市领导对竞赛情况进行点赞、点评,促进各地各部门在进度上竞相赶超。制定114个重点盯引项目促签约、107个重点签约项目促落地作战图,挂图上墙,实行对标作战,清单销号管理。将计划逐月分解,明确每个项目工作目标进

12、度、形象进度、时间节点、联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同时,要求每个县(市、区)及投资落地平台攻坚项目全部挂图上墙、对外公示、接受监督。对挂图作战项目建设进度,每月通过“听、看、查、访”等形式进行跟踪通报。使项目推进成为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常态工作、竞赛指标和重点任务。截至12月,已推进75个重点盯引项目成功签约,94个重点签约项目落地开工。三是“双线”跟踪,力促问题“个个有回音”。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浙(婺)商回归工作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策马鞭”作用。实行进度跟踪考核制度,每季度工作进度考核成绩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容,既算平时小账,也算年度总账。按照“督评、协调、督办”要

13、求,每季有重点开展督评工作,及时反馈各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指标未达到时间进度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有关情况直接反馈给县(市、区)主要领导,并把督评成绩计入年度考核。同时,推进县级层面建立按月开展问题协调办理机制。目前,已经推动各地协调解决项目供水供电供地、融资贷款等困难问题60余个。(四)秉持“一号标准”,弹好精准服务“和谐曲”。一是“一对一”查找短板,确保服务“零缺位”。市政府开展了“实体经济专题调研”,重点调研浙(婺)商回归工作服务保障方面的问题。由市政协成立“促进浙(婺)商回归”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调研了市经合办、商会等,倾听在外浙(婺)商对我市发展环境以及开展浙(婺)商回归工作的

14、意见建议,形成促进市浙(婺)商回归工作的建议案,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同时,针对项目落地慢、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开展市县联动找短板活动,及时补齐工作短板,确保项目服务体制健全、人员到位。二是“面对面”入企走访,体现服务“零距离”。着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县上下联动。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工作机制,建立攻坚班子加以推进。按照“四个一”的要求,积极开展“双服务”“四员四心”“百名干部服务重大项目”活动,抽调机关干部深入一线,蹲点项目,配合项目单位协调推进难题解决。重新梳理汇编招商引资政策,并主动开展涉企政策宣讲,指导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当好“店小二”。累计走访企业300多家次、浙(

15、婺)商代表等100多人次。三是“心连心”政策帮扶,做到服务“零懈怠”。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完善配套政策,推动用地指标、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政策向重点浙(婺)商回归项目倾斜。利用“微政务”平台,实时发布重点招商项目投资平台、产业资料等信息。开通8890招商政策咨询、投资环境介绍等服务功能,及时整改受理的投诉、反映等。推动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设,延长服务链条,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实行“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二、国经济合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效(一)积极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根据中央、省委引导企业参与西部

16、大开发,引导我市有关企业到西部地区建立能源、原材料开发和初加工基地的要求,配合省发改委开展全国浙商营销网络建设工作,拓展我市企业产品在国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协助我市相关企业与全国各地的产品营销中心开展产品的对接活动。根据西部地区的产业特点,我办(局)积极引导我市有向外扩意向的企业参与合作交流,按有关要求组织县(市)经合(协作)办和有关企业随省经贸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十届“西洽会”、第十九届“渝洽会”、第二十二届“兰洽会”和第十六届“西博会”。兰溪、东阳、浦江、磐安等县(市、区)和市外商会的14家企业32个展位参加展示展销,产品涉及红木家具、特色农产品、清真调味品、水晶工艺品、机电产品、五金模具、节能灯具、门锁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展企业共接待各类客商3000余人,达成产品购销合作意向和贸易合同共20多个,金额300多万元,展会直接销售70多万元。(二)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7132号)文件精神,为不断加强市域合作交流,我办(局)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