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3258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张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部分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 二、现状分析(一)地理区位与资源特点(二)农业结构调整初步优化,效益初步显现(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所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逐步显现(四)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五)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二)规划的基本思路(三)基本目标(四)主要指标四、区域农业发展规划五、主导业(产品)发展规划(一)优质稻米 (二)牛奶 (三)特色蔬菜(四)优质水果(五)花卉苗木(六)优质瘦肉型猪(七)特色水产六、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一)优质无公害稻米基地项目建设(二)无公害牛奶产业化项目建设

2、(三)优质无公害水蜜桃基地项目建设(四)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建设(五)无公害特种水产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六)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七)优质苗木花卉基地项目建设七、战略保障措施(一)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二)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三)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五)建立和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六)以民营经济、民间资本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促使农产品增值(八)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第二部分家港市专项发展规

3、划第一章家港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第二章家港市农业用地总体规划第三章家港市粮食生产发展规划第四章家港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第五章家港市果品苗木发展规划 第六章家港市优势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第七章家港市水产发展规划附表7个表格附图3幅第一部分 家港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一、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家港市经济增长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5.3%(可比价).2002年全市国生产总值和人均量分别达到365.02亿元和4.28万元,均居省前二位.与此同时,农业和全市城市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家港“勇于拚搏,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改革年代家港的象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4、产业,随着经济总量的巨大增长,其比重越来越小。2002年,农业增加值10.56亿元,仅占国生产总值的2.89%,这符合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在这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人均耕的急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则必将影响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危及人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九五”中期,全国农产品生产实现供给有余,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始实现由传统高产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的历史转变。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给我国带来

5、了促进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使我国农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国外市场分工,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根本要求,是应对国外农产品竞争,有效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有效举措,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根本手段。只有确立以科技为支撑,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家港市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实现“两个率先”的基本目标,南地区200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前

6、,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届时家港市农业必须建成为主导产业发达,质量标准化领先,生态环境优美,农民富裕,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都具国际水平的发达的农业强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家港市农业发展规划。二、现状分析(一)地理区位与资源特点 家港市地处长江之滨,东、北两面临江,东与隔江相望,北与如皋、靖江遥遥相对,西与江阴接壤,南与常熟毗邻。全市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29公里,总面积777.57平方公里。境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南高北低,南部高程在5-5.5米左右,北部高程在2-2.5米上下,全市平均高程大约为4.5米。家港市是一个港口区城

7、市,水陆交通发达。距离、锡、常、沪等大城市均很近,均在1小时半径围,铁路专用支线正规划之中,公路“五横六纵”,其中“二横三纵”为快速公路,于2004年通车的虞一级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均穿而过境,西连江阴,南入常熟,使得交通更加便捷。家港市现有农用地总面积71.47万亩,占市域总面积的60.6 %,其中:耕地61.37万亩,林果1.19万亩,其它8.91万亩分别占农用地的85.8%、1.7%、12.5%。 根据地理位置,家港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33.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平均年太阳辐射能达1144.572千卡/cm2,无霜期228.8天,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

8、量1039.3毫米。总体上,光能、热量资源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对于农业各类作物生产均很有利。但灾害性天气也很频繁,冬季寒潮,春季低温,连绵阴雨,夏秋干旱,台风暴雨,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展,影响作物生长。 全市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大部分为长江三角洲新冲积圩区,地面貌上有小丘陵、高平田、低平田、圩区等几种类型,由于成土母质不同,耕作制度的相异,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增添了多样性。 (二)农业结构调整初步优化,效益初步显现自199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家港市对农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主动调减了部分效益较低的作物,增加了高效作物面积,也适时调整了农林牧渔

9、各业的结构。6年来,水稻面积由60.9万亩调减到26.8万亩,小麦由36.9万亩调减到21万亩,增加了7万亩蔬菜,6万亩花生,1.3万亩林果苗木,粮经面积比由1997年的69.630.4,调整到2002年的60.439.6;养殖业发展迅速,2003年饲养奶牛和出栏羊、禽头(只)数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148%、32.6%、28.3%,水产品产量增长了17.4%,养殖业产值增长了31.3%,种养业结构由1997年的62.837.2调整到2003年的51.548.5。与此同时,林业也有快速发展,2003年林业产值0.44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316% 。以上表明,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正在趋向优化,显

10、现了效益提高。(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所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战略逐步显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家港市在近年推进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支持了一大批无公害稻米、油菜、蔬菜、水果、畜禽、牛奶、水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培育出梁丰集团、金秋公司和神园科技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增强了企业和基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基地+农户”、“合作经济+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全市半数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引进和发展了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神园葡萄、雪山草鸡、梁丰牛奶等

11、一系列品牌应运而生,代表了家港市农业发展的整体形象。(四)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长期以来,全市注重农业科技进步,加强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在种植业中,稻麦油棉等各类作物所用品种大都为“九五”以来全省推广的高产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设施农业稳步推进,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推广率达50%以上,家禽生产趋向专业化、家庭规模化,复合饲料普遍应用,水产生产中,大力推广高价值特种水产鱼虾蟹生产,林业生产大力推广香樟、银杏树,各类高效优质的种植、养殖技术不断的应用于生产中。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左右。(五)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通过二十

12、多年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市耕地得到了全面改造,建设成为高产稳产良田,路渠涵闸配套,农田林网成方,增强了农业抗灾保收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不断提高,稻麦大宗作物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市、镇、村、组农业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优质稻米、林果、蔬菜、畜禽、水产基地广泛建立,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家港农业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未来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发展思路,采取有力的部署,将能促使家港以更快的发展步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1、耕地数量持续下降,人地矛盾尖锐土地是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改革以来,家港市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工矿企业、城镇建设、港口拓展,导致耕地的不断减少。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年均减少耕地8000亩。2002年全市耕地63.8万亩,人均耕地仅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