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227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世界地理全部和中国地理总论) 2017.10.17一、单项选择题(50分)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12题: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

2、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图1)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34题:3.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高 B.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4.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冬季降水多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A. B. C. D.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国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人力资源充足

3、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科学技术先进A. B. C. D.6.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A. B. C. D.下面为四国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四国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地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荒漠广布B.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C.国地形以平原为主,气温低,森林广布 D.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

4、,森林广布8.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 B.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C.影响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D.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读“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9.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

5、热带雨林气候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11.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读“四国轮廓图”,

6、回答1214题:12.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14.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下面是南亚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示区域旱涝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7、 A.纬度低,蒸发量大 B.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D.湖泊少,对径流量调节能力差16.图中甲所在国家的水稻主要分布在()A.德干高原西北部 B.半岛沿海地区及东北部平原C.德干高原中部 D.西北部印度河流域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三条山脉()A.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分界线 B.两侧的气候类型明显不同C.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D.大致走向与雪峰山基本一致18.关于图中山脉附近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两侧农业地域类型明显不同 B.山脉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C.山脉是我国主要的林区 D.山脉两侧的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不同的温度带与不同的干湿地区相互组合

8、,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区。读下表,回答19-21题:寒温带abcd中温带efgh暖温带ijkl亚热带mnop热带qrst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9.下列气候区中在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是() A.m、p B.f、o C.d、s D.m、q20.r气候区在我国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有()A.海拔高,降水少 B.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C.冬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少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21.对于l气候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绿洲农业是重要特色 B.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并已得到大规模开发C.地形平坦,河流水形成的灌溉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呈片状、带状分布D

9、.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数字序号所对应的河流分别是()A.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 B.松花江、黄河、珠江、长江C.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D.珠江、松花江、长江、黄河23.下列对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长度最短,但水能最丰富 B.河流形成的三角洲不是最大的C.河流流经了干旱、半干旱地区 D.河流落差最大,所以航运条件差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

10、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24-25题:24.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B.苏、皖、鄂C.京、辽、鲁D.沪、浙、赣25.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A.自然条件B.旅游资源C.城市建筑D.矿产资源一单项选择题:(50分) 姓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50分)26.(2012四川二模)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8分)(1)(2分)乙国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2)(5分)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3)(6分)试简述

11、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5分)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2分)R河的主要补给是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2)(2分)描述A区域降水情况,并分析原因。(3)(4分)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4)(4分)图中B地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5)(4分)R河入海口处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请分析发生洪涝灾害原因。28

12、.(2013成都月考)阅读日本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1) (3分)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 (2分)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 (3分)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29.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所示)”,回答问题:(8分)(1) (2分)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2) (4分)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3)(4分)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