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2081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黑龙江省甘南县双河农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装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选项开关控制X溶液装置叙述A接通K2,断开K1HClFe极为正极,该极质量减小B接通K2,断开K1CuCl2Fe极为负极,该极质量增加C接通K1,断开K2CuSO4Fe极为阴极,该极有Cu析出D接通K1,断开K2NaClFe极为阳极,该极逐渐溶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接通K2,断开K1,X是HCl,该装置是原电池,铁做负极,A错误;B、接通K2,断开K1,X是CuCl2,该装置

2、是原电池,Fe极为负极,该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大,B错误;C、接通K1,断开K2,X是CuSO4,该装置是电解池,Fe极为阴极,铜离子在该极析出,C正确;D、接通K1,断开K2,X是NaCl,该装置是电解池,Fe极为阴极,不会溶解,D错误。答案选C。考点:原电池、电解池原理2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含有羟基,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3、,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A正确;B苯与溴水不反应,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因溴易溶于苯,可萃取溴,但没有反应,B错误;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己烷为饱和烃,可发生取代反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3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3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C在酸性条件

4、下ClO和ClO3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钾、氯化钾和氯酸钾,根据图象知n(ClO-)=0.06mol,n(ClO3-)=0.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氯离子n(Cl-)=0.06mol(1-0)+0.03mol(5-0)=0.21mol,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1mo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K+)= n(Cl-)+ n(ClO-)+ n(ClO3-)=0.21mol+0.06mol+0.03mol=0.3mol。A通过以上分析知,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0.3mol,故A错误;B根据图象知,

5、氯气和氢氧化钾先生成次氯酸钾,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氯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所以氯酸根离子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故B错误;C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因此两者反应不可能生成Cl2,故C错误;D根据图象知n(ClO-)=0.06mol,n(ClO3-)=0.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氯离子n(Cl-)=0.06mol(1-0)+0.03mol(5-0)=0.21mol,故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1mol,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名师点睛】图像题,就是将变

6、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的形式表示的习题,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溶解度、溶液稀释、溶液导电性、沉淀量、化学反应过程等图像题;从形式上来看,有单线图像题、多线图像题。 图像题的解题技巧:(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 (2)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 B粘有油脂的试管应该用NaOH溶液洗涤C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能水解,酯不能水解 【答案】D【解析】D、不正确,油脂

7、属于酯类,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都能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完全,故A、B、C都正确。5过氧化钾与水的反应类似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K2O2十2H2O=4KOH十O2,当05 mol K18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后,下表对生成物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K218O2的质量O2的叙述A57gO2的质量是9gB57g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56LC57g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D57g生成025mol 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发生反应:2K218O2+4H2O4KOH+2H218O+18O2,生成的氧气为18O2,摩尔质量为36g/mol,K218O2的物质的量为=

8、05mol,由方程式可知,生成18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025mol,故生成18O2的质量为025mol36g/mol=9g,标况下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分析可知,ABD正确,C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碱金属元素和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6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Ca2、CO32、SO42 BFe2、NO3、HCNH4、Cl、HCO3 DK、H、OH【答案】C【解析】A:Ca2和CO32、SO42均可形成沉淀,排除B:NO3在H存在的情况下,可氧化Fe2,排除C:正确D:H与OH可生成水,排除故答案为C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Zn和浓硫酸反应:Zn2

9、H=H2Zn2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C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3+ +4OH=AlO2-+2H2O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H2OCO2=HClOHC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Zn和浓硫酸反应产物应该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错误;B钠与水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C正确;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应该有碳酸钙生成,错误;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8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扑炎痛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扑炎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16NO5B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

10、有9个峰C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最终可以得到3种物质【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项,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7H15NO5;B项,该结构中共有如图所示9种等效氢;C项,该物质结构中没有酚羟基,不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项,该物质水解断键方式如图水解后产物为3种(注意水解生成了两个CH3COOH)。考点:官能团性质。9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关系关系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c(Na)+c(H)=c(H2CO3)+c(HCO3)+c(OH)c(CO32)BNaHSO3溶液:c(H)+c(H2SO3)=c(HSO3)+c(OH)CKAl(SO4)2溶液:c(S

11、O42)c(K)c(Al3)c(H)c(OH)DNH4Cl和CaCl2混合溶液:c(Cl)c(Ca2)c(NH4)c(H)c(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 c(HCO3)+c(OH)2c(CO32),故A项错误;NaHSO3溶液质子守恒:c(H)+c(H2SO3)=c(SO32)+c(OH),故B项错误;KAl(SO4)2溶液存在离子为SO42、K、Al3、H、OH,其中A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大小关系为:c(SO42)c(K)c(Al3)c(H)c(OH),C项正确;NH4Cl和CaCl2混合溶液,但不知两者的相对大小,故不能确定Ca2

12、、NH4的相对大小,D项错误。考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酒精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答案】D【解析】A正确,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置换出醇羟基上的氢生成氢气,而乙醚不与金属钠反应;B正确,3-己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烷属于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溴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沉在水面下;D错,萃取必须满足条件(1)溶剂互不相溶;(2)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由于乙醇与比互

13、溶,不能用作萃取剂;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答案】A【解析】A部分放热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如碳的燃烧等需要点燃,故A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故B正确;C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所以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原因

14、、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较简单12甲、乙、丙、丁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A、B、C、D、E是由其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是由丙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ABDF,ACEF; 0.1 molL1D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丙乙甲B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族C1 mol A与足量B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D1.0 L 0.1 molL1E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25 时0.1molL1D溶液的pH为13,可知D为一元强碱NaOH,结合F为单质,则可知反应ABDF和ACEF分别为2Na2O22H2O=4NaOHO2和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H、C、O、Na,原子半径:NaCOH,A错误;B、乙为第二周期的碳元素,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C正确;Na2CO3溶液中存在平衡CO32H2O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