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202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杜尔伯特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2分)A、诠释(qun) 憧憬(chng) 雕镂(lu) 白驹过隙B、霎眼(sh) 镌刻(jun) 惊羡(xin) 半明半味C、迸溅(bng) 锃亮(cng) 嘈杂(co) 瘦骨嶙峋D、翕动(x) 裨益(b) 粗粝(n) 死乞白赖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4分)锱铢必较 潜移墨化 眼花潦乱 摇摇欲坠 镇定自若走头无路 惊慌失措 小心翼翼 千恣百态 井然有序 错误正确3、下列

2、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2分)A、经过小明同学的谆谆教导,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C、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D、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老师的指引下,使我们意识到亲近文学对于我们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B、能否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提升我们学习成绩的关键。C、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油田乐园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D、秋天的野人谷,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

3、的好季节。5、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语言连贯,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2分)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A、 B、 C、 D、6、“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出下列诗文名句。(11分)(1)潮平两岸阔, _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梅须逊雪三分白,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5)郑人买履中郑人最可笑的“行”是 , 最可笑的“言”是 ,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

4、句是 , 。(7)写出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_, 。7、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2分)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微笑 。微笑 。8、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7分)汤姆奚落了他一番,给他兜头泼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现在站在了汤姆一边。于是那个动摇分子马上为自己“辩护”,极力开脱自己,不想被胆小、想家的毛病损害了自家形象。叛乱总算暂时平定了下来。 夜色渐深,哈克打起盹来,不久便鼾声大作。乔也跟着进入了梦乡。汤姆用胳膊肘支着头,定睛看着他俩,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他双膝撑地小翼

5、翼地站起来,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闪亮处搜寻。他捡起几块半圆形的梧桐树的白色薄皮,仔细看了看,最后选中两块中意的。然后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块红砚石在树皮上吃力地写了几个字;他把一块卷起来,放到上衣口袋里,另一块放在乔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远了一点后又在里面放了些被小学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东西一截粉笔;一个橡皮球;三个钓鱼钩和一块叫做“纯水晶球”的石头。然后他就踮着脚尖,非常谨慎地从树林中溜出去,直到后来他认为别人已经听不见他的脚步,就立刻飞脚向沙滩那边直跑过去。(1)以上文段选自美国作家_的小说 。(2分)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_ 、_ 酣

6、畅心境。(2分)(3)联系洞中历险相关情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汤姆。(3分) 二、古诗词鉴赏(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浣 溪 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9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易安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B、“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可以看做是这首词的小序。C、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

7、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D、“唱黄鸡”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感叹世事匆促、人生易老。苏轼反用其意。10这首词体现了作者 、 的性格。(2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6分)【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遽契其舟 (2)不亦惑乎 (3)兔走触株 (4)冀复得兔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8、是( )(2 分)A、遽契其舟 因释其耒而守株B、是吾剑之所从坠 至之市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D、楚人有涉江者 宋人有耕者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2分)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分) 14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那种人?(4分) 15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寓言故事,列出两个。(2分)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17分)父 爱 陷 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

9、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

10、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

11、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

12、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