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106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

2、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

3、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空,构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

4、万象皆从空中采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缥缈的灵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

5、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语言字里行间或之外的内容。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C.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

6、托,相互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D.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倾听那些漂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的。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联系。B.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所以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在于空;就像器皿一样,诗歌的真义在于空白,所以诗的深层结构就是空白结构。C.诗之妙在于不在场语言,在于空白,它突破了在场语言的时空的限制,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读,

7、永远不能领略其精妙。D.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得到的观点,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艺术创作,诗歌也好,绘画也好,皆如此。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油画是写实的,它不留空白,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而油画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切的,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一样。B.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足见中国人对空白理解之深刻。中国画家的用心在空白之处,让画面上的一花一草、一鸟一兽、一山一石被缥缈的灵气环绕的正是空白。中国诗亦然。C.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的是诗歌之空白,空白倾出万境,无言的诉说把倾

8、听者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那空白的地方仿佛就是诗歌远望的故乡,安顿着人类的心愿。D.汉语诗歌的文“意”是不可穷尽的,对诗歌的每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的一次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比如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解读都会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尹直,字正言,泰和人。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十一年迁礼部右侍郎,辞,不许。丁父忧,服除,起南京吏部右侍郎,就改礼部左侍郎。二十二年春,召佐兵部。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

9、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诏从之,命都御史屠滽往。贵州镇巡官奏苗反,请发兵,廷议将从之。直言起衅邀功,不可信。命官往勘,果无警。是年九月改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逾月,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躁于进取。而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直初觊礼部侍郎,而旻荐他人。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旻曰:“公所谓简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属其党万安、彭华谋内召,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列何琮等八人。诏用琮,而直以安、华及李孜省力,中旨召还。至是修怨,与孜省等比。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舆论喧然不平

10、。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于内侍郭闰。勘事浙江,輘轹诸大吏,吏部尚书李裕恶之。比还,即除绍兴知府。清惧,累章求改,裕极论其罪,下诏狱。安、闰以属直,为言于孜省,取中旨赦之,改知郧阳。孝宗立,进士李文祥,御史汤鼐、姜洪、缪樗,庶吉士邹智等连章劾直。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帝于是薄其为人,令致仕。弘治九年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正德中卒,谥文和。 (节选自明史尹直传)【注】輘轹(lnl):车轮碾压。比喻践踏,欺压;出閤:皇子出宫接受和管理封国。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占城王

11、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B.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C.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D.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

12、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D.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尹直入仕以后,建言积极、有实干精神。他上疏请求修纂大明通典,并续写完成宋元纲目,在处理占城王以及贵州镇巡官求援等问题上表现出果决、明察的优点。B.尹直聪敏博学,熟悉朝纲,但求官心切。他一心想要担任礼部侍郎一职,但当尹旻举荐了他人之后,他凭借内宫直接下旨夺得此位,与尹旻之间的怨恨逐步加深

13、了。C.尹直结党营私,在朝廷内部多不得人心。在尹旻等人的阻挠下,尹直在南部为官八年,郁郁不得志,等他回来便开始勾结万安、彭华、李孜省以及袁清等复仇,后他被李裕任命绍兴知府。D.尹直被人弹劾,被皇帝鄙薄,后来借上表为皇帝祝贺生日谋求复出,但是没有成功,死后谥为“文和”。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5分)(2)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舆论喧然不平。(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春日南宋 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14、。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8.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9.“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的赤壁赋中用“ ,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的效果。(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

1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吃完药就幸福了秦德龙 当幸福药片问世的时候,汉斯正在街头荡漾。他看见那么多人正在排队买东西,便忍不住好奇,凑了过去。“原来,你们在买药啊。”汉斯笑了起来。 “笑什么笑!这是好药!吃了它,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对什么事儿都可以淡定如水!” “请问,这是什么药啊?这么神奇!” “这就是传说中的幸福药片!如果你是个好斗分子,经常提意见或者写揭发信,要把谁投入到监狱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