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069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2017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科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I卷一、选择题:

2、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0.1m/s ,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0.5 m/s,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0.3m/s ,0.3 m/s B0.2m/s ,0.2 m/s C0, m/s D0, m/s15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

3、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第15题图第16题图A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B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C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16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1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1、v2、v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

4、时间t1、t2、t3之比分别为( ) 第20题图第19题图第17题图At1t2t31Bt1t2t3Cv1v2v3321Dv1v2v3118(多选)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g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不变 Bg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Cg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贵州的g比北京的小19图中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 B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20. 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图线。 由图可知 ( )第21

5、题图A在时刻,a车追上b车B在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 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 到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21.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D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第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为选考题,考

6、生按要求选题作答。22. (6分)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第22题图(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m/s;(2)已知重力的速度带下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23. (9分)重物与气球一块儿以4m/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离地9m时系重物和气球的绳子断了,求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10 m)24. (12分)一

7、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恰在这时,某人骑一辆自行车以6 m/的速度匀速驶来。 求:()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汽车启动后追上自行车所需的时间。25. (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遇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减少为3/8,B、C间的 动摩擦因数2减少为0.5

8、,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第25题图(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33. 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

9、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10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0=75.0cmHg。 第33题图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20162017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科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4151617181

10、92021CBCBBCDADBCABC二、非选择题:22(1)3.25 1.79 (2)C23解析:以离地9m处为坐标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则重物落回地面时位移x9m,a10 m,v04m/,将其带入x得t11.8(s),t21s(舍去)24解析:()当6 m/时,两者距离最大。 则从自行车超过汽车到两者距离最大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和自行车运动的距离分别为:2;,所以它们间的最大距离为 ();()设汽车追上自行车所需时间为 ,这段时间内汽车和自行车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又因为 汽 ,解得 ()(注:用图象法解更好)33.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理论以及扩散;(2)本题主要考查理想气体

11、状态方程; (1)选项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得越快,选项A正确; 选项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并非化学反应,选项B错误; 选项C,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选项C正确; 选项D,任何物态都有分子热运动,都可以产生扩散现象,选项D正确; 选项E,任何物态的扩散现象都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故选项E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CD.(2)(i)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气柱长度=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cm时,空气柱长度为1,压强为1,由玻意耳定律得: =11. 由力学平衡条件知=0+h 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而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1=0h1.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1=12cm (ii)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长度为2,压强为2, 由玻意耳定律得:=22. 由力学平衡条件知2=0. 联立可得2=10.4cm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h ,则h= (12)+【 h1 +( 12)】=2(12 )+h1. 联立可得h=13.2cm.25解析: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