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2785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1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析提示生物学是一门年轻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但它又是一门发展迅猛的科学。“生物学”一词是在19世纪才有的,在此之前并没有提到生物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进化理论,给神创论以沉重打击,对生物学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到20世纪初,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生物科学的研究只停留在描述性阶段。之后,随孟德尔、艾弗里、沃森和克里克等科学家的探索研究,使生物科学跨过了实验生物学阶段,迈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纵观科学家们所走过的道路,每一条原理、每一条定律、每一个发现无不闪耀着科学家们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将重温科

2、学家们曾经的探索历程,来找寻这些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有关生物学学习的启示。一、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1.雷迪的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欧洲中世纪盛行“自然发生说”。该学说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都是在自然界发生发展的。这个学说的根据仅仅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认识。如青蛙是从泥里生长出来的,鱼虾是从水里生长出来的,蛆是从腐肉里钻出来的等等。当时,意大利的医生雷迪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怀疑,并亲自设计实验以探个究竟。实验中,他考察单一变量,即苍蝇是否与肉接触,并设计对照实验。结果发现,蛆虫不是从腐肉中钻出来的,而是与苍蝇接触后苍蝇在肉上产卵而来。于是他相信,地球上自从有了原始生命,所有生命都来自生殖。这

3、一说法对于“自然发生说”是非常大胆的否定。并因此被后人称为最早打开“自然发生说”缺口的人。2.尼达姆的实验:问题出在哪里尼达姆是“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他将肉汤煮沸后装入瓶中,塞上木塞。几天后还是长出了微生物。尼达姆的实验使许多生物学家相信,微生物确实可以自然发生。今天我们知道,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那么,现在重温这个实验,你可以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吗?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不够完美再来看一下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扎尼的实验,他对尼达姆的实验持反对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肉汤加热时间是否足以杀死里面原有的微生物?(2)微生物是否可以通过软木塞进入瓶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斯巴兰扎尼再次设计了一组实验,

4、结果证明了如果加热时间足够长,并保持容器密封就不会有生命发生了。很快有人提出,斯巴兰扎尼实验设计存在问题:密封容器由于缺乏足够空气才使得生命无法发生。4.巴斯德的实验:无可争议的信服争论在继续,科学家的实验也在继续。巴斯德坚信只要不受污染,生命不会发生。在分析前人实验的基础上,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装有浸液的容器消毒,瓶颈拉成曲颈状,外面的尘埃不能进入瓶内,但是瓶内未密封。结果瓶中依然保持无菌。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生物不能自然发生。二、像科学家一样的实验:科学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实验设计。只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我们才会透过生命现象看本质。大体过程如下:实

5、验设计实验观察收集、分析数据并讨论得出结论。三、边做边学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1.步骤解析用滴管取1滴水,不用染色,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由于水滴中微小生物体可移动,因此不必着色。2.显微镜的使用一般使用低倍镜即可看到生物体。按照课本所列的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通过轻轻移动装片查找。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2.实验生物学阶段。3.分子生物学阶段。思给拓展自然发生说,是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在生命起源问题上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说。单一变量是在实验设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巴斯德,德国科学家。重要贡献有:发现酵母菌、发现乳酸菌、研发出炭疽病及狂犬病等疫苗。全析提示科学实验中,观察、测量、实验设计都要保证真实、准确;记录科学测量结果时应使用标准计量单位。要点提炼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富含有机质的池水中。第2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