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2451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体(药学)(.11)(1)讲义资料(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杨致邦,第八节支原体(P222),(mycoplasma),概念: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类多(139种),少数致病。,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结构特点无细胞壁,形态多形性,有分枝长丝。革蓝染色阴性,但不易作色。细胞膜富含胆固醇,有的有特殊的顶端结构。,3.抵抗力弱,对常用消毒剂、脂溶剂、广谱抗生素敏感。,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1.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并发支气管炎。

2、飞沫传播,夏末秋初,5-15岁青少年多发。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咳嗽、发热、头痛、咽喉痛,三、主要致病性支原体,间质性肺炎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2.解脲脲原体和人型、生殖支原体,性传播疾病: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男),盆腔炎(女)等,不育症。,尿素分解试验:分解尿素产碱使尿素培养基变红。,解脲脲原体尿素酶,本章要点:,支原体形态结构特点和引起的主要疾病。,第九节立克次体(P223),(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革蓝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概念:,HowardTaylorRicketts,常见的立克次体

3、,二.生物学性状,1.特点,(1)革兰染色阴性;,(2)有细胞壁,但多形性(球杆状或杆状);,(3)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繁殖;,(4)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人畜共患病。,(5)磺胺类药促进其生长。,细胞内立克次体(Gimenza染色),1.抗原结构(两类),群特异性抗原细胞壁表面的脂多糖成分,耐热;,种特异性抗原与外膜蛋白有关,不耐热;,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可发生交叉反应。,OX19、OX2普氏R、斑疹伤寒ROXK恙虫病R,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用变形杆菌(OX19、OXK、OX2株)代替相应的立

4、克次体作为抗原进行凝集反应,以检测病人或动物血清中相应的抗体,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3.抵抗力,耐干燥在干虱粪中可保持传染性达6个月,耐磺胺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不能杀灭立克次体,反而可促进其生长,对其它多种抗生素敏感。,三.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内毒素,磷脂酶A,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病理损伤。,症状: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红色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1)普氏立克次体,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源和储存宿主病人,传播媒介人虱,传播方式

5、:损伤的皮肤,又称为虱传斑疹伤寒,(2)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疾病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传染源和储存宿主鼠,传播媒介鼠蚤和鼠虱在鼠间传播,又称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叮咬入血,(3)恙虫病,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恙螨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恙虫病立克次体天然寄生于恙螨体内并可经卵传代,恙螨幼虫叮咬人后引起人的感染。,病原体传播媒介所致疾病普氏R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虱传斑疹伤寒)斑疹伤寒(莫氏)R鼠蚤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小结:,本章重点:,立克次体生物学特点、所致主要疾病及其传播途径。,第十章节衣原体(P224),(chlamydia),概念,是一类能通过滤菌器

6、,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兽类衣原体,主要特征:,有细胞壁(脂多糖),革蓝阴性;,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染色,原体(elementarybody,EB):衣原体感染型,小而致密的颗粒结构,有感染性,无繁殖能力,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始体(initialbody)网状体:衣原体繁殖型,大而疏松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无感染性,有繁殖能力的衣原体。,(二)独特的发育周期,原体感染易感细胞始体子代原体,衣原体包涵体:,指在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成熟

7、的包涵体含大量的原体。,二.主要病原性衣原体,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汤飞凡(1897-1985),1.沙眼,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眼手眼,沙眼是人后天致盲的第一位原因,沙眼衣原体致病性不同分为三种生物型及多种血清型,眼结膜上皮细胞局部炎症:流泪、脓性分泌物、充血、滤泡增生瘢痕、结膜内翻、倒睫角膜损伤,2.包涵体结膜炎,婴儿:产道感染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可自愈。成人:手眼、游泳池水接触滤泡性结膜炎(游泳池结膜炎),似沙眼,症状轻。,3.泌尿生殖道感染,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男性:非淋菌

8、性尿道炎附睾炎、前例腺炎女性: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4.性病淋巴肉芽肿,淋巴结炎、慢性淋巴肉芽肿,5.婴幼儿肺炎,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本章要点:,衣原体形态结构特点,发育周期所致疾病和传播途径。,第十一章螺旋体,(spirochetes),(P226),概述,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螺旋体(国内):,密螺旋体属梅毒螺旋体,疏螺旋体属奋森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问号钩端螺旋体,一.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螺旋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呈钩状,使菌体呈C、S形。运动活泼。,常用暗视

9、野显微镜观察活钩体的运动:,镀银染色法,观察形态:,染成棕褐色的钩体,暗视野显微镜,光学原理,2.培养特性,钩体为需氧或微需氧微生物,营养要求复杂,(1)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常用柯氏培养基(Korthof培养基),(2)二分裂方式繁殖,速度慢,12h/代,需培养1-2W才见其在液体基中呈去雾状生长,液体基中生长的钩体,3.抵抗力,弱,对干燥、热、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及青霉素敏感。,钩体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流行环节(人畜共患病),传染源感染钩体的多种动物:鼠(黑线姬鼠)猪、牛,传播途径接触疫水(水中长期存活),易感人群无特异免疫力的人,职业特点(农民、鱼民、

10、屠宰工人,洪水、地震流行,2.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寒热身痛一身“Pa”(软),眼红腿痛淋巴大。入血: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3.免疫性,抗钩体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对同一血清型的钩体有牢固免疫力,(三)防治原则,1消灭传染源,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2切除传播途径,保护水源,避免与疫水接触,3易感人群接种当地流行血清型的多价疫苗,首选青霉素,4.抗生素治疗,二、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TP柔软、细长,螺旋细密而规则,两端尖直。,俗称梅毒螺旋体(TP),属于密螺旋体属。人是TP的唯一宿主,引起梅毒。,暗视野显微镜(400

11、0)下运动活泼。,镀银染色(4000),2.培养,不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接种兔睾丸或眼前房内繁殖并保持毒力,用于保存菌种。,3.抵抗力,非常弱,对热、寒冷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敏感。,(二)所致疾病梅毒,只感染人类,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梅毒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1)先天性梅毒,经母体垂直传播给胎儿的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先天畸形: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2)获得性梅毒,性接触传播,期(初期)梅毒,梅毒,期(晚期)梅毒,期(初期)梅毒,感染后2-10周,外生殖器硬结、溃疡硬性下疳。溃疡渗出液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

12、极强。,期梅毒,感染后3周-3月后,皮肤黏膜梅毒疹,淋巴结肿大,内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期(晚期)梅毒,感染后2年后,皮肤黏膜溃疡性坏死病灶,内赃多器官慢性肉芽肿病变(神经和心血管)。病灶内螺旋体少,传染性性小,破坏性大。,2.免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属于传染性免疫,体内有TP时才有免疫力,TP被杀灭,免疫力即消失,血清中出现两类抗体:1)梅毒螺旋体抗体2)反应素(IgM+IgA)抗磷脂的自身抗体,可与牛心肌反应,无保护作用。,(三)微生物学检查,1.检测梅毒螺旋体,期和期梅毒的渗出液,暗视野显微镜、镀银染色检查。,2.血清学诊断,非螺旋体抗原试验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通常只适用于初筛,常用间接凝集试验RPR(碳)和TRUST(甲苯胺红)。,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采用螺旋体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可用作梅毒的确诊。,(四)防治原则,梅毒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梅毒是一种性病,应加强性卫生宣传和提倡性卫生。,首选青霉素,本章重点:,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点,传播途径、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及意义。,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