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92435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恬静(tin) 栖息(x) 汲取(j) 书声琅琅(lng)B.皎洁(jio) 曙光(sh) 叩拜(ku) 目光灼伤(zhu)C.巫婆(w) 施舍(sh) 荆棘(c) 匍匐前进(f)D.瑟瑟(s) 汤渍(z) 蜕壳(tu) 津津有味(j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皱眉解释富饶小心翼翼B.甜密花瓣营养水落石出C.孤单舒服喇叭水泻不通D.衣裳香甜慢步七零八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组是( )。 A.“当,当,当”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进入教

2、室,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课。B.刚开始读书时,不一定要深入地研究它的意思,多读几遍就会懂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C.如果你做事能一心一意,那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D.王小红练琴已经有五年时间了,现在她弹起琴来总是断断续续的。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A.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读的。B.小刘老师说着,走出教室主去敲钟。“钟”是一截碗口粗的铁管,挂在场院前边的一棵柳树上。C.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D.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5.下列表述与课文意思不相符的一组是( )。A.金黄的树叶一文

3、中,那片金黄的树叶能在黑夜里发光,能在阴冷中发热,陪伴着小姑娘度过冬天。B.金波写的背课文一文告诉我们: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里,对人的一生都有好处。C.雨天的歌一文中描写的是秋天的雨后的美丽景色。D.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一路上派了许多用场,最后一次用场是白菜小姐用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0分)1.巴坡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于景颇族。()2.月亮为何有圆缺中告诉我们小时候的祖冲之既善于思考,又善于观察,既乐于向长辈请教,还贪婪地阅读书本。难怪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呢!( )3.叶圣陶爷爷在略谈学生读书一文中告诉我们:读课本切忌只听老师讲而自己少动脑筋

4、,只顾死记硬背,要自己动脑多想想。( )4.鹿树一文中,鹿扮成的树在回答小鸟的疑问时,都把变化的原因归结给老巫婆。( )5.荒芜了的花园一文中,花园最后在大家的努力讨论下,重新变得美丽起来。( )6.慢先生和蜗牛一课中告诉我们,蜗牛嘴里有数万颗牙齿。( )7.失踪的森林王国中,砍掉森林的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客人。( )8.秋天的味道一文中,主要写了红薯的味道。( )9.山雨一课是按照“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顺序来写这场山雨的。( )10.春姑娘一文中,作者主要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写春天事物的美好。( )三、用线连接相对应的内容。(20分)1.请将书名与作者连线。一只蓝鸟和一棵树 贾尼罗大里书本里的蚂蚁

5、 金波云与波 王一梅夏天的雨后 泰戈尔不会叫的狗 叶圣陶2.请将作者与诗句连线。令公桃李满天下 秦观天街小草润如酥 杨万里怎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一山放出一山拦 韩愈夏木阴阴正可人 白居易四、根据图书内容填入恰当的名句。(12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 。2.行到水穷处, 。3.道可道, 。名可名, 。4. ,忽见千帆隐映来。5.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6.最是一年春好处, 。五、阅读能力检测。(33分)(一)古诗阅读(8分)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从诗词的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汉赋2.“昏鸦”在

6、曲中的意思是( )。A.昏头昏脑的乌鸦 B.黄昏时即将归巢的乌鸦 C.被人打昏了的乌鸦 D.睡得迷迷糊糊的乌鸦3.这首曲描写的是( )的景色。A.清晨 B.上午 C.中午 D.傍晚4.以下关于这首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是这首曲的名字。B.在一座小桥旁,有一户孤独的人家。C.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者独自一人流浪在天涯。D.一棵枯败的藤上,停歇着一只乌鸦。(二)文言文阅读(8分)老子节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徼”中的读音是( )。A. o B. x

7、C. jio D. jio2.“道可道”中第一个“道”的意思是( )。A.自然规律 B.说出来 C.道路 D.道理3.“非常道”一词的正确的停顿方法是( )。A.非常/道 B.非/常道 4.“名可名”中的两个“名”意思是( )。A.一样的 B.不一样 (三)现代文阅读(17分)北大荒的秋天严涛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dun)。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

8、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yng)起了一道道波纹。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1.给短文第5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2.读了“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2分)A.一扫而光B.一叶知秋C.天高云淡D.

9、金风送爽3.下面()句话概括短文第2自然段的意思最合适。(2分)A.天空一碧如洗。B.天上有几缕流云。C.天上的流云很美。D.仙女们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4.“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A.比喻B.反问C.拟人D.夸张5.“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词,在基本颜色词的前面加一个事物名称,就把颜色表现得更准确了。你能学着上面的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吗?(3分)_、_、_6.作者写原野热闹非凡,举了_、_、_三种植物的例子。(3分)答案一、二、三、1.请将书名与作者连线。一只蓝鸟和一棵树 贾尼罗大里书本里的蚂蚁 金波云与波 王

10、一梅夏天的雨后 泰戈尔不会叫的狗 叶圣陶2.请将作者与诗句连线。令公桃李满天下 秦观天街小草润如酥 杨万里怎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一山放出一山拦 韩愈夏木阴阴正可人 白居易四、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4.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6.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五、(一) (二)(三)1.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2.3.4.5.答案不唯一,如梨黄、桔红、草绿、天蓝、茄紫6.豆荚、高粱、榛树叶子部编版语文三

11、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读拼音,写词语。p yun c在( )着红毯的( )子里,大青树枝干( )壮,j dn yn l 绿叶如茵,( )花飘着( )雅的香气,孩子们穿着( ) f zhung q lu w的( ),随着乐( )起( ),一起跳( )、欢唱。二、根据拼音写同音字组成词。1、jng 干( ) ( )争 石( ) ( )静2、l 分( ) ( )树 ( )开 ( )笆3、dng ( )结 山( ) ( )梁 ( )作 4、bn 伙( ) ( )嘴 花( ) 打( )三、比一比,组词。粗( ) 赠( ) 扬( ) 停( )组( ) 增( ) 杨( ) 婷( )飘( ) 壁( ) 诱( ) 访( )漂( ) 璧( ) 锈( ) 仿( )四、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熨帖:贴切,妥帖;心里平静;舒服;(事情)完全妥当。1. 这件事情不办熨帖,我不能走。( )2.“一丝不苟”这个词语用在这句话里熨帖极了。( )3.老师和东东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得他心里十分熨帖。( )4.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五、想一想,填一填。1.“涂”“流”“泥”“洼”,这些字都有_,意思多与_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