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说明代诗文流派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692333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表说明代诗文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列表说明代诗文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表说明代诗文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表说明代诗文流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列表说明明代诗文流派(20)诗文流派代表人物因何得名主要特点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其倡导人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朝廷重臣主张“宗经”主张师古模拟 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均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间时以大学士辅政,人称“三杨”内容是多歌功颂德,分时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庸茶陵派李东阳 谢锋、张泰及“李门六君子”因地名而得名 改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探索唐诗的声调,试图以雄浑之体改变萎弱诗风。作品平庸,缺乏新意,成为后来拟古主义的先声。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

2、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为区别于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复古贵远贱近由“崇古”而“拟古”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论因在前七子之后,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继续提倡复古,相互呼应,彼此标榜,声势更为浩大,世称后七子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即将那四才子,因生活在江苏苏州(吴中地区)且才华横溢才情奔放、任意挥洒、自写胸次、语浅而意隽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因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的主张得名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要成就散文童心说李贽因主张而得名 在文

3、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以“异端“自居人的自然情性,不依傍他人的独立见解和表现自我的纯真之情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籍贯而得名 三人都是湖北公安人文随时变,反对盲目尊古主要成就散文打破古文的成规,脱尽模拟习气,语言干净流利,不事雕琢竟陵派钟惺、谭元春因籍贯而得名幽情单绪孤行静记,清新隽永把文学引入逃避世俗的虚幻之境复社张溥因社团名字而得名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斗争的组织反清复明,爱国思想几社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因社团的性质而得名既是文学团体,又是政治斗争的组织表达刚烈的民族气节和激越的爱国精神 豫章社艾南英因籍贯而得名反对前后七子,推崇唐宋派散文笔触锋利,语言简淡二、 列表说

4、明清代的诗文流派名称代表人物派别与派名来源主要特点苏州派李玉、毕万后、叶雉斐、朱素臣戏剧流派;因籍贯而得名传奇戏剧流派本色当行反映社会矛盾与生活神韵派王士禛诗歌流派;清淡闲远,别饶佳趣体现“神韵”意趣格调派沈德潜诗歌流派;奉唐诗为圭臬,倡导“格调说”宣扬“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蕴藉含蓄的风格性灵派袁枚诗歌流派;主张作诗要有真性情,要个性直抒性情、纵横奔放、词语清浅、风格灵巧表现了革新精神肌理派翁方纲诗歌流派;倡导“肌理说”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阳羡派万树、蒋景祁、陈维岳词流派;融合南北宋词家的长处,多感叹沧桑、关心民瘼的作品,兼“跋扈”、“清扬”两种

5、特色,而以前者为主浙西派朱彝尊词流派;主张用姜、张之醇雅去矫苏、辛之显露,而归之于温柔敦厚的词教格律精严,字句工丽,清空醇雅,蕴藉空灵常州派张惠言、周济继词流派;因籍贯而得名强调“寄托”之论重形式,轻内容,围绕着艺术形式兜圈子此情隐秀,寄托遥深,语言凝练纳兰派纳兰性德词流派;因作者名字而得名词主情致,反对模仿雕饰以小令见长,婉丽清新,纯任自然颜李学派颜元、李塨学问流派;因作者的姓氏而得名 重考据,学问要实用做小学文章或学问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散文流派;因地名而得名提出著名的“义法”主张提出了“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创作主张阳湖派恽敬、武进人、张惠言散文流派;因地名而得名他的文章讲究辞藻,甚至掺进骈体成分,笔势较为放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